儒家回歸

儒家回歸

《儒家回歸》是2012年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重,劉明。

內容介紹

《儒家回歸(建言與聲辯)》內容介紹:儘管儒家在今天的中國已呈回歸之勢,但人們對他們的所作所為知之甚少。本書對“大陸新儒家”參與當代文化建設的一些事件,如五十四位學者聯署發布《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建議書》、十名青年博士生《我們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五十多個儒家團體《致電影 劇組人員公開函》、十學者《關於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見書》,以及參與討論讀經、國學、教師節、通識教育、國服、禮儀、節日等熱點問題,予以集中展示和說明,必將對當代文化建設和國民道德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儒家回歸(建言與聲辯)》的作者是任重、劉明。

作品目錄

總序
主要作者簡介
2004讀經大討論
讀經、儒教與中國文化的復興——2004年蔣慶先生訪談錄
現代化外衣下的蒙昧主義
蒙昧的教育理念與傳統觀——評薛涌先生的反讀經觀點
為什麼不能讀經
中國正步入“讀經時代——陳四益《讀經啟蒙》讀後
再辯讀經
我看“讀經”
大陸讀經十年回顧
2005國學大討論
“國學院”成立的期待與疑慮
“國學”名義簡論
關於“國學”:超越“1840”以來的“集體無意識”
有效邏輯與文化意識——回應薛涌博士於紀寶成校長的回應
糟蹋國學 用意何在?——評薛涌氏《中國文化的邊界》一文
2005中國人文關鍵字之國學、祭孔、儒教
國學建設的中道
2006教師節改期建議書
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建議書
思想界緣何因孔子和教師節集體嗆聲?
關於定孔子誕辰為教師節的提議
理應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
教師節改期不僅僅是個文化問題
以孔誕為教師節:文化和意義生成
孔子:現代中國人的文化焦慮——兼評《以孔子誕辰為教師節建議書》
孔子誕辰應當為“中國文化節”
孔子誕辰最好為“中國教師節”
2006洋節“十博士”倡議書
走出文化集體無意識 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我們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
關於十博士牛聯署的《我們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的最終說明
對十位博士生聯署《我們對“耶誕節”問題的看法》評點
慎對耶誕節——我署名的原因及希望
“十博士生”的“文化本能”與“聖誕節”的商業化
我為什麼要支持十博士生抵制基督教”聖誕節
警惕和防範中國耶教化是中國文化的最後底線——答香港商業電台主持人潘小濤先生問
關於把“聖誕節”正名為“耶誕節”的思考和建議
從韓愈諫迎佛骨到博士反對過聖誕節
十位博士對在哪兒 錯在哪兒
洋節在中國
為中國情人節辯護兼及其他
拒絕香蕉化,過我中國節
2008教育改革與通識教育討論
2008北京大學立孔子像爭論
2009電影《孔子》爭論
2010曲阜建教堂爭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