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通說叢書:說易

基本信息

作 者:錢世明
出 版 社:京華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9-7-1
版 次:1
頁 數:240
字 數:126000
印刷時間:1999-7-1
開 本: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
I S B N:9787806004005
包 裝:平裝

儒學通說叢書:說易儒學通說叢書:說易

編輯推薦

《隋書·經籍志》也把《易》方面的書籍列為經學之首,共“六十九部,五百五十一卷”,除去一部十三卷的《歸藏》外,都是關於《周易》的。對於這部《歸藏》收入《經籍志》的原因,也僅僅是為了“備缺”:“《歸藏》,漢初已亡。案:晉中經(晉朝內府所藏的經書)有之,惟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以本卦(指晉內府所存的《歸藏》中的卦)尚存故(指尚存於這部十三卷本《歸藏》里),取貫於《周易》之首,以備殷易之缺。”《經籍志》也認為《連山易》是夏朝的《易》,《歸藏易》是殷朝的《易》,《周易》是周朝的《易》。

內容簡介

漢武帝建元五年春,置“五經博士”,任通曉其中一經的人擔任其職。五經,《白虎通·五經》解釋為:“《易》、《尚書》、《詩》、《禮》、《春秋》也。”自西漢,《易》就被尊為經書,稱《易經》——也就是《周易》,而且列為儒家五經(算上《樂》即是六經)之首。《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載述“凡〈易〉十三家,二百九十四篇。”《史記·儒林列傳》說:“言〈易〉自菑川田生。”田生名田何,漢武帝時儒學振興,田何是開講傳授《易》的第一位學者。又述:“自魯商翟受〈易〉孔子,孔子卒,商瞿傳〈易〉,六世至齊人田何,字子莊,而漢興。田何傳東武人王同子仲,子仲傳菑川人楊何。何以〈易〉,元光元年征,官至中大夫……然要言〈易〉者,本於楊何之家。”《漢書·藝文志》也述西漢時《易》的講傳情況:“漢興,田何傳之,訖於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於學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在西漢初,由田何傳講《易》開始,發展出數家對《易》各立一說,足見當時《易》學之盛行。漢宣帝、漢元帝時代,把施讎、孟喜、梁丘(複姓)賀、京房四家《易》學列在學官,費氏、高氏兩家《易》學流行在民間,足見當時朝廷對《易》學的重視和民間對《易》學的愛好和講習。

目錄

一 “易”與《易》
二 《周易》的經和傳
(一)卦是怎樣畫出來的
(二)爻與卦的關係
(三)卦象
(四)卦序
(五)卦性
(六)卦辭和爻辭
(七)《文言》與《彖傳》
(八)象傳的修、治思想
(九)《繫辭》對《易》的闡發
三 卦例詳析
(一)《國語》筮例
(二)《左傳》筮例
四 《周易》的啟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