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瘤胸蛛

僧帽瘤胸蛛

雌蛛:體長2.20-2.40毫米。背甲褐色,中窩縱向。前眼列微後曲,各眼間距相等;後眼列微前曲並長於前眼列,後中眼間距大於後中側眼間距。雄蛛:體長1.70毫米左右。自背甲的中段開始逐漸向前方隆起。後中眼後方正中有一突出物,頂端生短硬的毛,此突起與中窩中間的部位的中線兩側各有一黑色弧形凹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僧帽瘤胸蛛
僧帽瘤胸蛛僧帽瘤胸蛛

拉丁學名:Oedothoraxapicatus(Black,1850)
綱:蛛形綱
目:蛛形目
科:皿蛛科
屬:瘤胸蛛屬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0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小麥、青稞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2.20-2.40毫米。背甲褐色,中窩縱向。前眼列微後曲,各眼間距相等;後眼列微前曲並長於前眼列,後中眼間距大於後中側眼間距。螯肢前齒堤5齒,其中遠一端的1齒較小;後齒堤4-5齒。顎葉粗短。胸板呈短三角形。腹部黑灰色,背面前半部有幾對白斑,後半部有“山”形紋,並延伸到腹部兩側。外雌器中部有一鼻狀片。
雄蛛:體長1.70毫米左右。自背甲的中段開始逐漸向前方隆起。後中眼後方正中有一突出物,頂端生短硬的毛,此突起與中窩中間的部位的中線兩側各有一黑色弧形凹陷。中窩前端的兩側前方有一紋,形成叉狀。螯肢前齒堤4齒,3大1小;後齒堤4個小齒。觸肢器的副跗舟呈鉤狀,脛節外側有3個突起,其中2個突起末端較尖。

地理分布

新疆、四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