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英街道

僑英街道

僑英街道是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僑英街道成立於2001年05月16日,轄區東起東安村魚池與同安後田社區交界,西至杏林灣海田與部隊農場、天馬華僑農場交界,南至12號規劃路與集美街道毗鄰,北抵大帽山連線美人山山脊與同安區交界。街道下轄滸井、葉厝、鳳林美、孫厝、東安、兌山等6個社區,轄區還包括省天馬種豬場。轄區總面積18.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35萬人,常住人口1.2萬人,外來人口2.6萬人。街道辦事處的辦公地點設在僑英路688號大慶大廈。

建制沿革

僑英街道 僑英街道

2000年,設立僑英街道,從後溪鎮劃出滸井、孫厝、葉厝、鳳林美4個居委會和東安、兌山2個村歸僑英街道。

2004年,轄滸井、孫厝、鳳林美、葉厝、兌山、東安、樂海7個社區。

行政區劃

僑英街道下轄7個社區,分別是:

滸井社區、孫厝社區、鳳林美社區、葉厝社區、兌山社區、東安社區、樂海社區。

政治體制

僑英街道 僑英街道

在全市上下合力推進海灣型城市的新一輪發展機遇下,僑英街道黨政領導班子將緊抓海灣型城市建設的發展機遇,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始終把握髮展第一要務,全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配合文教區、工業區和新城區建設,努力扶持發展社區經濟,深入推進城區綜合管理和社區各項建設,努力打造經濟發展、文明富裕、安居樂業的現代化新型城區。我們相信,有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有街道全體幹部的齊心協力,有轄區民眾和企事業單位的支持,僑英街道將把握海灣型城市建設的機遇,迎來轄區全面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黃金髮展期,並為構建生態型文教旅遊區和環保型高新技術工業區的目標做出貢獻。

組織機構

中共僑英街道工作委員會

書記:石揚

副書記:蘇群明

副書記:李實全

副書記:劉光忠

宣傳統戰委員:林雲建

組織委員:郭守新

委員:陳友建

僑英街道辦事處

主任:蘇群明

調研員:陳友建

調研員:李實全

副主任:林雲建

副主任:郭守新

中共僑英街道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

書記:李實全

副書記:林慶奎

僑英街道人武部

部長:劉光忠

街道下屬機構

黨政辦主任:陳各輝

街政辦主任:黃小達

綜治辦主任:陳真傑

計生辦主任:林幼治

財經辦負責人:吳其峰

社區經濟管理中心主任:洪偉達

社區計生服務中心主任:李秋惠副主任:王藝良

社區事務管理中心副主任:洪淑姿、王星致

村(居)

樂海居委會書記:孫梅真 主任:孫梅真

滸井社區書記:張子安主任:張啟濱

葉厝社區書記:張武財主任:張朱華

孫厝社區書記:孫立志主任:孫順新

鳳林美社區書記:王清岱主任:王維強

兌山社區書記:李芳禮主任:李慶熔

東安社區書記:張總志主任:張亞義

經濟概況

僑英街道地處同集經濟帶的咽喉鏈節,區位優勢明顯,蘊含無限商機。經過幾年開發建設,轄區各項投資軟硬環境配套齊全,同集路、孫坂路和福廈高速公路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配套,還有自來水廠、變電站、污水處理廠,區間道路、水、電、郵、雨污水管網等公共設施建設較為完善 ,派出所、消防站、公交、城監、環衛服務等社會事業配套均已到位。轄區經濟建設同樣蒸蒸日上,集美北部新區經過四期建設已成片開發了5.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區為主發展機電、輕工、冶金等輕型、無污染項目,已落戶的有TDK電子、林德氣體等內、外資項目100多家,僅轄區企業的工業生產值、銷售值和出口交貨值三項主要指標即占全區半壁江山。商住區內也有大唐房地產、嘉庚體育館、大學灣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落戶。隨著海灣型城市建設的啟動,文教區大學城的征地拆遷、引校引資和校區建設進展順利;海灣大道、集美大道等基礎配套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可以說,依託工業區、文教區和新城區三大平台,一個以高新技術工業為主,集商住、文教、旅遊為一體的新興城區已初具雛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