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到期收益率

債券到期收益率

債券到期收益率是指買入債券後持有至期滿得到的收益,包括利息收入和資本損益與買入債券的實際價格之比率。這個收益率是指按複利計算的收益率,它是能使未來現金流入現值等於債券買入價格的貼現率。

計算簡介

近階段受國有股減持、查違規資金、銀廣廈等事件的影響,股票市場處於極端底迷狀態。很多投資者逐漸將目光轉向債市,國債雖然相對於“牛市”收益比較低,但在“熊市”中,其“金邊債券”的優勢就凸現出來。正因如此,多個國債品種走勢強勁,不斷創出新高,更令市場歡欣鼓舞,堅定了投資者進入債券市場的信心。國債投資的主要參考指標是市場利率和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然而債券的到期收益率的計算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投資者從不同的信息渠道得到的收益率可能不同,有時甚至相差很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妨礙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甚至會導致錯誤決策。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六月專門針對銀行間市場發布通知,公布了統一的債券收益率公式。通知中根據三種情形給出國債到期收益率的計算方法。

注意信息

我們知道,對於國債的收益率有名義收益率實際收益率之分,當一年付息一次時,名義收益率等於實際收益率,而當一年付息次數超過一次以上時,名義收益率要小於實際收益率。央行公布的收益率公式(1)求出的是名義收益率,實際收益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δ=D/365,其餘符號的含義與公式(1)同。

主要方法

(1)對處於最後付息周期的附息債券(包括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貼現債券和剩餘流通期限在一年以內(含一年)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到期收益率採取單利計算。計算公式為:

式中:y為到期收益率,PV為債券全價(包括成交價格應計利息,下同);D為債券交割日至債券兌付日的實際天數;FV為到期本息和,其中:貼現債券FV=100,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FV=M+N×C,附息債券FV-M+C/f;M為債券面值;N為債券償還期限(年);C為債券票面年利息;f為債券每年的利息支付頻率。 (2)剩餘流通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採取複利計算。計算公式為:

債券到期收益率債券到期收益率

式中:y為到期收益率;PV為債券全價;C為債券票面年利息;N為債券償還期限(年);M為債券面值;L為債券的剩餘流通期限(年),等於債券交割日至到期兌付日的實際天數除以365。

(3)不處於最後付息周期的固定利率附息債券浮動利率債券的到期效益率採取複利計算。計算公式為:

式中:y為到期收益率;PV為債券全價;f為債券每年的利息支付頻率; W=D/(365÷f);M為債券面值;D為從債券交割日距下一次付息日的實際天數;n為剩餘的付息次數,n-1為剩餘的付息周期數;C為當期債券票面年利息在計算浮動利率債券時,每期需要根據參數C的變化對公式進行調整。

浮動利率債券的收益率是按當期收益計算的到期收益率,它更側重於對即期收益水平的反映。 既然央行已有上述通知,交易所市場的債券到期收益率計算也可利用上述收益率公式計算,以便於兩債券市場中收益率計算的統一。儘管對第一、第二種情況沒有疑義,但是,第三種情形下的計算公式,市場人士卻存在一些疑問。

特殊情況

債券到期收益率的特殊情況說明:

如果債券每年付息多次時,按照流入現值和流出現值計算出的收益率為期間利率。如期間為半年,得出的結果為5%,則該債券的名義到期收益率為10%。如無特殊要求,可以計算名義到期收益率,如果有明確要求計算實際到期收益率,則需要按照換算公式進行。

相關套用

債券到期收益率的套用:

當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必要報酬率時,應購買債券;反之,應出售債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