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奶

催奶

催奶(催乳)就是當母乳達不到小兒需求時,通過專業人士科學的手法按摩,刺激母乳量的分泌。按摩催奶的原理是理氣活血,舒筋通絡。多採用點、按、揉、拿等基本手法,但在實際套用時須多種手法相互配合。按摩催奶治療,可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乳汁的分泌和排出。同時,通過按摩而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安神補氣,通經行氣以調節人體臟腑功能,達到促進組織器官新陳代謝,促進乳汁分泌的目的,以滿足嬰兒的需求。催奶另外常用的方式是食用可促進奶汁分泌的食物。

基本信息

方法

中藥催奶

通草促乳方有祛風濕、益肝腎、安胎之效。用於產後乳汁少、乳汁不暢、或乳房脹痛。
玉米須當食用成熟之玉米須,秋後剝取玉米時可獲得。民間喜用其治療腎炎、水腫、有利水消腫、利濕退黃之效。《滇南本草》認為其“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暢,可與豬腳燉服1日2次。

按摩催奶

按摩催奶按摩催奶
按摩催奶的原則是理氣活血,舒筋通絡。多採用點、按、揉、拿等基本手法,但在實際套用時須多種手法相互配合。
按摩催奶治療,可促進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利於乳汁的分泌和排出。同時,通過按摩而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安神補氣,通經行氣以調節人體臟腑功能,達到促進組織器官新陳代謝,促進乳汁分泌的目的,以滿足嬰兒的需求。
同時,按摩催奶與我們傳統的手掌蠻揉,梳子梳理等有本質區別,能減除產婦不必要的痛苦,避免因用力不當引發的炎症;與機器按摩所不同的是:因皮膚直接接觸,能準確找到乳腺管位置,能感受到乳腺管受阻程度,做到力度均勻,輕重適度,可一次性基本解決問題。
在日本,韓國等地,乳房保健按摩是每一個產婦在生產後72小時內必需要做的一項護理工作,因為這不但能促進產婦加速泌乳,同時,用按摩的手法能有效疏通乳腺管,預防乳腺炎等乳房疾病。
開奶
有的產婦產後3天雙乳脹滿,出現硬結、疼痛,甚至延至腋窩部的副乳腺,有奶不出、乳腺炎等這些現象的發生大多數是因為乳腺管不通!
在下奶初期幾天(產後24小時內按摩效果最佳),我們採用中醫按摩手法使本來粘連、閉合、扭曲的奶管打開,達到奶管通暢,預防了產後乳房脹痛、有奶不出、乳房硬塊、乳腺炎等情況的發生,使日後哺乳能順利進行。

專業

催奶催奶
催奶、揉奶是民間說法,實際叫做乳房護理。乳房淤積、乳腺堵塞的地方,民間叫“奶核”。有些農村婦女,對乳房護理的知識根本不懂,認為只要用勁兒揉,就能將“奶核”揉開其。其實產後乳房護理不能亂做,必須是經過專業培訓的人員才能做。
首先,乳房是個非常嬌氣的地方。
對乳房護理知識不了解、沒經過正規培訓的人,無法掌握好手法的輕重,多用蠻勁對乳房進行暴力擠壓。暴力擠壓,不僅不能將乳汁淤積的乳腺管通開,反而還會使乳汁淤積更嚴重,從而引發乳腺炎。
其次,對於乳頭髮生皸裂的產婦,如果按摩者不衛生,會大大增加感染的機會,細菌可從乳頭皸裂處進入乳腺組織,從而引發乳腺炎。
乳汁的分泌,與人的神經系統有很大關係,一些刺激利於乳汁分泌。如產婦生產後,就應與寶寶有皮膚的接觸,如貼貼臉,或者產婦能坐起時,抱抱寶寶,增進母子感情,這些都對產婦是一個刺激。另外,自然生產的產婦,半小時後即可讓寶寶吸吮乳頭。剖宮產的產婦在麻醉清醒後,也應在寶寶每次飢餓時,讓寶寶吸吮乳頭。寶寶吸吮的刺激,能加快乳汁分泌。
最後,營養、心情對乳汁分泌也有很大的影響。
有的產婦產後心情憂鬱,會影響乳汁的分泌。進食少、偏食,也不利於下奶。所以,產後要加強營養,如多喝排骨湯、豬手黃豆湯、公雞湯(千萬不能喝母雞湯,母雞湯有回奶作用)、烏雞湯、魚湯等湯類,能加快乳汁分泌。

途徑

誰都知道母乳餵養好,可奶水不夠卻讓大人、寶貝都跟著著急。小傢伙沒飯吃,嘬著乳頭不放,讓媽咪痛得眼淚直流;媽咪們是越急越上火,喝了不少豬蹄湯鯽魚湯,奶水還是稀稀拉拉的。對此,專家建議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乳汁不足,新媽咪首先都要對母乳餵養充滿信心,即使奶量少也要堅持給寶貝餵奶,媽咪們不要輕易放棄。

催奶途徑一

產後馬上讓嬰兒吸吮乳頭
很多新媽咪沒奶不是真性分泌不足,而是哺餵方法不當。專家指出,媽咪要早下奶,應在產後儘快將嬰兒抱到媽咪身邊,讓嬰兒早吸吮乳頭。寶貝的吸吮會刺激新媽咪體內的催乳素和催產素分泌,繼而增加母乳分泌。吸吮得越早、越勤、吸吮的時間越長,乳汁分泌得越旺盛。最理想的情況是按需哺乳,媽咪和寶貝待在一起,隨時觀察寶貝的需求,只要寶貝一哭、或有吃奶的意思,就可以把寶貝抱到懷裡餵奶。
建議
● 新手媽咪們,一定不要因為剛開始沒有乳汁就不讓寶貝吸吮奶頭,應該讓TA多接觸乳頭,有效吸吮能促進乳管暢通,增加乳汁分泌。由於寶貝的這種吮吸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新媽咪的乳頭皮膚又很敏感,可能會很疼,媽咪可不要因為怕疼而不餵寶貝母乳。
● 寶貝生下來後,媽咪的乳腺會在兩三天內開始分泌乳汁,但這時的母乳比較黏稠、略帶黃色,分泌量也不是很多,好像無乳。其實,此時的乳汁稱為初乳,非常珍貴,其富含抗體,能增強嬰兒的抵抗力。
● 大約在產後的3~4天,乳腺就開始分泌真正的乳汁,每次哺乳應讓寶貝吸空一側乳房後再吸另一側乳房,夜間也要堅持哺乳,這樣可使母乳分泌增多。
● 其實,媽咪的奶水越少,越要增加寶貝吮吸的次數。如果必須添奶粉則一定要先吸吮母乳,再用奶粉補足。寶貝吮吸的力量較大,正好可藉助寶貝的嘴巴來按摩乳暈,刺激乳汁分泌。

催奶途徑二

催奶催奶
多吃傳統食療“催乳湯”
民間常在分娩後的第3~4天開始給產婦喝鯽魚湯豬蹄湯之類,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什麼時間喝、喝多少以及喝湯時注意的問題卻另有學問。
推薦:傳統催乳湯—豬蹄湯、鯽魚湯。
豬蹄湯: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這正是產婦所需要的,其製作方法是將5~6個豬蹄、7~8個雞蛋一同燉煮數個小時,直到豬蹄軟嫩即可。但在製作過程中一定不要加鹹鹽,因為寶貝很可能通過媽咪的乳汁攝入到鹽,對腎臟發育有影響。在燉豬蹄時也可根據產婦的口味加入黃豆、花生仁等。
鯽魚湯:製作相對簡單,將鯽魚一尾去鱗、去內臟,加水燉至熟透,肉湯同吃即可。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新媽咪容易消化吸收。在熬燉時應撇去湯中浮油,不可過於油膩,以免增加乳汁中的脂肪含量,傷害寶貝尚未發育成熟的消化功能。
提醒
湯中別加鹽、撇去湯中浮油、產後三天后將湯當主食。無論是豬蹄湯還是鯽魚湯,最好是產後三天再喝,原因是新媽咪大多乳腺管還未完全通暢,不要太急著喝催奶的湯,不然在產後前2~3天的漲奶期可能會痛得你直想哭。另外,初生嬰兒吃得比較少,如果馬上喝催奶湯,反而會導致乳汁分泌不暢。
不推薦:產後“素食”
蔬菜中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素,不僅能防止產後便秘,也利於產婦的營養補充,這是沒有錯的。但產後的飲食還是要以蛋白質高的湯類為主,特別是長期素食媽咪的乳汁,營養本來就比正常飲食者的少,所以不提倡在哺乳期吃素。
但也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產後大補也可能造成奶水不好。其實哺乳期媽咪不需要特別補充營養,只要不挑食、不偏食,保證營養均衡,就能保障奶水充足。
月子期間的進食可以採用每天5~6餐,少食多餐的形式,逐步添加含有豐富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蛋、雞、魚、瘦肉、肉湯及豆製品等。
特別提醒
“催乳湯”中是否加補藥?
需事先徵得醫生同意。
俗話說藥食同源,有的人喜歡在催乳湯中加點兒人參、黃芪、枸杞等,認為這樣的滋補品既有利於產婦恢復體力,又能幫助下奶。事實上,一般不主張用參芪、當歸之類的補品,相對而言,桂圓、栗子枸杞、山藥等更為溫和。

催奶途徑三

有些產婦產後乳汁甚少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感(無乳可下),容易造成嬰兒厭吮,又怕嬰兒吃不飽,很多產婦因此就放棄了母乳餵養。甚至大部分的產婦請催乳師催乳之後,仍然不下奶,更加大了產婦的心理負擔。
據醫生普遍反映,目前以80後為主體的新一代產婦母乳餵養的比率越來越低,奶粉消耗量在逐年增加,原因就是因為新一代產婦缺乏鍛鍊,體質不過關,還有就是催乳缺乏耐心。
如果嫌食補過於繁瑣,又見效慢的產婦,通草促乳方是目前比較流行的選擇,以食代補,替代了藥材因此非常安全可靠。一般的話可以用米赤豆、九孔子、道拉基、懷山、米仁等熬成粥服用,這種催乳羹營養易流失且口味比較苦,雖然難以下咽,但還是具有一定的效果。
目前比較流行的各類催乳湯,催乳顆粒並非無效果,醫生建議謹慎食用,但食用後如果出現腹瀉、乳房腫塊等症狀應立即停服,及時去醫院就診。

注意事項

清潔與按摩

用乾淨的毛巾蘸些溫開水,由乳頭中心往乳暈方向成環形擦拭,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15分鐘。

哺乳姿勢

避免乳頭髮炎,新媽咪要採用正確的餵奶姿勢,乳頭吃破並不是吸吮時間長造成的,而是吸吮姿勢不正確導致的。正確的方法是:應該含住乳頭和乳暈的大部分,吸吮乳房可以獲得充足的乳汁,乳頭還不疼,乳汁越吃越多。

保持心情

充足休息,分娩後,媽咪在生理因素及環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緒波動較大,常常會出現情緒低迷的狀態,這也會減少乳汁分泌。因此,哺乳期間的媽咪要特別注意調節自己的情緒,保證充足的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焦慮會妨礙乳汁的泌出,最好在產前取得家人對母乳餵養的理解和支持,在產後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努力。儘量放鬆心情,保持愉快。

加強營養

乳汁中的各種營養素都來源於媽咪的體內。餵奶時,媽咪每天大約要消耗2100~4200焦耳的熱量。產後催奶注意事項是什麼呢?媽咪所攝取的食物種類,也會直接影響到乳汁的分泌與質量。因此,均衡攝取各種營養是很重要的,它們包括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5大營養元素。哺乳媽咪要特別注意鈣質與鐵質的吸收,這方面可從奶類、魚、禽、蛋、瘦肉或豆製品中攝取,蔬菜及水果也應適當攝入,哺乳期的營養與妊娠晚期的營養一樣。哺乳期的日常飲食注意多樣化,菜譜花樣種類多一些,沒有必要大補各種營養湯水,比如豬蹄湯、雞湯等等,這些都是以滋補為原則的,效果一般不說,還容易長胖,產婦會有厭服心理,太油膩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做到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哺乳期內儘量不要食用寒性、辛辣、過鹹、油膩、酸的食物,儘量避免回奶食物,比如辣椒、桂皮、韭菜、芹菜、芥末、大蒜、花椒、丁香、梅子、螃蟹、苦瓜、西瓜、咖啡、冷飲等。建議食用“通草促乳方”催乳營養食品,中醫科學配比,宣絡通乳,提升奶量改善乳汁質量,口碑和效果非常不錯。

拒絕奶瓶

添加物會滿足孩子的胃口及吸吮要求,使孩子更想睡覺而不是吃媽媽的奶。吸吮母乳比較費勁,吸吮奶嘴卻會很容易地吃到東西。一旦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就不再願意花費力氣吸吮媽媽的奶頭,並會發生錯覺。吸吮頻率的降低、吸吮時間的減少,都會導致乳汁分泌不順暢。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必須餵添加物,讓寶寶先吸吮媽媽的奶頭,然後再用小勺或者針管哺餵。

避免服藥

作為新媽咪一定記得不能亂服藥。因為有些藥物和食物會影響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狀腺藥物(如果合併有甲狀腺功能亢進需要治療用藥,哺乳期應該繼續用藥,應徵求醫生意見,根據用藥量決定哺乳問題)、山楂等。生病時,最好去看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加強寶貝吮吸

有些媽咪分娩後,由於開始脹奶時沒有及時讓寶貝吸吮,後來再脹時,奶水就無法流出來了。產後催奶注意事項有哪些?寶貝吃奶後,媽咪血液中的催乳素會成倍增長。這是因為寶貝吮吸乳頭,可促進媽咪腦下垂體分泌催乳激素,從而增加乳汁的分泌。乳汁分泌的首要原理是按需分泌,寶寶吃得越多,媽媽分泌的越旺盛,所以成功泌乳的首要原則就是讓寶寶頻繁吸吮。母乳餵養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按需餵養,新生兒每天吃奶10—12次,新手媽媽要準備好,一開始會比較辛苦。信心和堅持是成功的兩大重要因素。

和寶寶同室相處

無論你喝多少湯,如果寶寶不頻繁地吸吮你的奶頭,還是於事無濟。媽媽和寶寶同室相處,保證孩子吸吮的只是母乳,
不是其他添加物。

食譜

燉豆腐豬蹄香菇此菜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等,能益氣生血、養筋健骨,通絡下乳,行氣散結,清熱解毒。特別適合婦女產後食用,對於乳汁分泌不足者,具有良好的生乳作用,對於乳絡不通,脹乳汁少或乳脹生結,疼痛乳少,乳房微熱者,有通絡行乳,散結止痛,清熱除瘀的作用,能促進乳汁通利,防止乳腺炎的發生。
燉豆腐豬蹄香菇燉豆腐豬蹄香菇
原料: 豆腐、絲瓜各200克,香菇50克,豬前蹄1個(約1000克左右),鹽10克,薑絲5克,味素3克。
製作:
1、淨豬蹄去淨毛,清水洗淨,用刀斬成小塊,待用。
2、把豆腐放入鹽水中浸泡10-15分鐘,用清水洗淨,切成小塊。
3、將絲瓜削去外皮,清水沖洗淨,切成薄片。
4、把香菇先切去老蒂頭,清水浸軟後,洗淨。
5、將豬蹄置於洗淨的鍋中,加水約2500克,於爐火上煎煮,煮至肉爛時,放入香菇、豆腐及絲瓜,並加入鹽、薑絲、味素,再煮幾分鐘後即可離火,分數次食之。
蔥燒鯽魚

此菜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鈣、磷等礦物質。鯽魚溫中補虛、健脾利水,小蔥發汗,通二便,下乳汁,是乳母的一種營養菜餚。原料:
鯽魚400克,小蔥125克,醬油30克,精鹽2克,白糖、姜、蒜各10克,料酒15克,味素少許,花生油300克(約耗50克)。
製作:
1、鯽魚去鱗、鰓、內臟,洗淨;小蔥擇洗乾淨,每三四根打成一個結子,放進魚腹內。
2、炒鍋上火,放入花生油,燒至九成熱,放入鯽魚煎透,撈出瀝油。
3、炒鍋置火上,放入花生油燒熱,下薑末、蒜片,加醬油、料酒、白糖、精鹽和適量清水,把魚放入鍋中,用文火燉30分鐘,撒入味素,即成。肉丁香乾炒青豆
此菜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及胡蘿蔔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有利下奶。
原料:
豬瘦肉、豆腐乾、青豆各50克,胡蘿蔔100克,植物油15克,醬油10克,甜麵醬、白糖各5克,薑片2克。
製作:
1、豬肉洗淨,切成小丁;青豆洗淨;胡蘿蔔、豆腐乾洗淨,均分別切小丁。
2、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薑片稍煸,再下肉丁,炒至變色,加青豆、胡蘿蔔丁,炒至快熟時,放豆腐乾,加甜麵醬、醬油、白糖,旺火快炒,炒熟即成。
3、旺火快炒菜時,如嫌太乾,可略加水炒至熟。
沙鍋鯽魚
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質、多種無機鹽和維生素,能促進乳汁的分泌。
原料:
鮮鯽魚2條(約600克),豬肥膘肉30克,粉條30克,鹽、料酒、醋、白糖、姜、味素各適量。
製作:
1、將鯽魚刮鱗去鰓,取出內臟,洗淨,在魚身兩側斜切成十字花刀,放入沸水鍋內燙一下,撈出,控乾水。
2、將豬肥膘肉洗淨,切成小丁;香菜擇洗淨,切成末;粉條用溫水泡軟;蔥去皮洗淨,切成絲;姜洗淨,切絲。
3、洗淨沙鍋,放入鯽魚、肥肉丁、粉條,添湯,加鹽、料酒、醋、白糖、薑絲,蓋上蓋,將鍋置於火上,燒開後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燉30分鐘,加味素即成。
鯽魚通乳湯
鯽魚歷來被民間用作通乳的食物,配以通氣上達、下乳汁的通草和補血通乳的豬蹄,具有補中益氣、通乳的功效。適於產後乳汁不下、乳少者食用。
原料:

三鮮湯
鯽魚500克,通草20克,豬前蹄200克,料酒10克,精鹽3克,味素2克,薑片10克,胡椒粉2克。
製作:
1、將豬蹄弄乾淨,放沸水鍋中焯一下,去掉血水,洗淨;通草洗淨。
2、將鯽魚去鱗、鰓、內臟,收拾乾淨,洗淨。
3、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放進豬蹄煮一段時間,加入鯽魚、通草、料酒、鹽、胡椒粉、薑片,煮至豬蹄、魚肉熟爛、撈出姜,用味素調味後即成。
4、豬蹄一定要收拾乾淨,去掉毛,刮洗乾淨,可先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鐘,去除血水等。三鮮湯此湯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具有滋補、催乳作用。原料:水發海參50克,雞脯肉(公雞)50克,大蝦1個,冬筍10克,油菜心10克,醬油、鹽、味素、香油、雞湯各適量。製作:1、將冬筍切成小片;油菜心洗淨,用沸水燙一下;海參、雞脯肉片成小薄片;大蝦去掉頭、皮、沙線,片成薄片。2、鍋中放雞湯燒開,加入海參、雞肉、蝦片、冬筍片、油菜心,再加入鹽、醬油燒開,撇去浮沫,淋入香油,加上味素即可出鍋。豬蹄湯
此湯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鋅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是產婦下奶佳品。
原料:
豬蹄、豬排骨、雞骨架(公雞)共1500克,白菜適量,海米少許,鹽、味素、料酒、薑片各少許。
製作:
1、將豬蹄、排骨、雞骨架用溫水洗淨,放火鍋內,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薑片、料酒,用急火連續煮2-3小時,直至湯汁呈乳白色、濃香撲鼻時撈出骨頭。
2、將浸泡好的海米放入湯鍋內,把白菜切成小塊,也放入鍋內,用旺火翻煮,加鹽、味素,攪勻即成。
木瓜煲鰍魚湯
木瓜煲鰍魚湯木瓜煲鰍魚湯
此湯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蛋白質和礦物質等,具有補虛、通乳的功效。“木瓜煲鰍魚湯”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催乳驗方,有效的發奶劑,專治婦女產後乳汁缺乏等症。原料:
木瓜1個,牛鰍魚2條(約600克),生薑4片,杏仁5克,蜜棗8個,豬油、鹽各少許。
製作:
1、將木瓜颳去外皮,去核,清水洗淨,切成厚塊。
2、把牛鰍魚去鱗、鰓,清除內臟,清水沖洗乾淨;杏仁、蜜棗分別用清水洗淨。
3、將鍋置於火上,下豬油,燒熱,放入牛鰍魚煎香至透,盛出。
4、將清水適量放入煲內煮沸,放人薑片,牛鰍魚、杏仁、蜜棗,煲加蓋,用文火煲1小時。
5、把木瓜放入煲中,再煲半小時,加入少許鹽調味,便可飲食。
其他食譜

1、黑芝麻250克,炒熟研末,用豬蹄湯送服。

2、豬蹄1對,茭白15克,通草10克,煨湯或煮熟吃 。

3、花生米燉豬蹄或燉豬肚或豬舌頭,或用花生米與大米同煮粥。

4、冬瓜皮煮鰱魚。

5、紅小豆煮粥,加紅糖。

6、鮮鯉魚湯或用鯉魚與大米同煮粥吃。

7、黃花菜煨豬蹄或黃花菜燉老母雞湯。

8、鮮蝦、鮮木瓜煮魚湯。

9、黃花菜30克,黃豆200克,豬蹄1隻,清水適量,燉熟後調味服食,每日1次,連用5日。

10、豆腐150克,紅糖50克,米酒50克,先將豆腐、紅糖加適量水煮,待紅糖溶化後,倒入米酒煮片刻,吃豆腐喝湯,1次食完,連食5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