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家三味茶

傣家三味茶

傣家人喜茶,若是你到傣家作客,一定要嘗嘗傣家三味茶——竹筒茶、花茶和檸檬茶。傣家人喜竹子,所到之處皆有竹子。在傣家人眼中,竹子既能給他們帶來福氣,又可以將一節節竹子鋸下來,製成茶具,也就是人們說的綠色的杯盞——竹筒杯。

(圖)傣家三味茶傣家三味茶

傣家人喜茶,若是你到傣家作客,一定要嘗嘗傣家三味茶——竹筒茶花茶檸檬茶。傣家人喜竹子,所到之處皆有竹子。在傣家人眼中,竹子既能給他們帶來福氣,又可以將一節節竹子鋸下來,製成茶具,也就是人們說的綠色的杯盞——竹筒杯。

竹筒茶

(圖)竹筒茶竹筒茶

竹筒香茶產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是用很細嫩原料所製成的,又名“姑娘茶”。

姑娘茶的做法有兩種。製法之一是採摘細嫩的一芽二三葉的茶青,經鐵鍋炒制,揉捻後,裝入生長僅一年的嫩甜竹(又名香竹、金竹)筒內,這樣就製成了既有茶香,又有竹香的竹筒茶了。製法之二是在一個小飯甑中先鋪上6~7厘米厚浸足了水的香糯米,在糯米上鋪一層乾淨的紗布,在紗布上放上一層曬青毛尖茶,然後蓋上飯甑用旺火蒸上15分鐘左右,待茶葉軟化並充分吸收了糯米的香氣之後即可倒出,再裝入竹筒,放在炭火上以文火慢慢烘烤,約5分鐘翻動竹筒一次,待筒內茶葉全部烘乾後,即可以收藏起來,這便是既有茶香、糯米香又有甜竹的清香的竹筒茶。制好的竹筒香茶很耐貯藏,用牛皮紙包好,放在乾燥處貯藏,品質經久不變。

竹筒茶是居家茶,過去一直是傣家人招待進入家門的客人用的。泡茶時,最好是用鮮嫩甜竹的竹筒裝上泉水,放在炭火上燒開,然後放入竹筒香茶再燒5分鐘,待竹筒稍涼後即可慢慢品飲。亦可用壺具沖泡。飲竹筒香茶,幾種香氣相得益彰,既消暑解渴,又解乏提神,別有一番情趣。

花茶

(圖)花茶花茶

花茶是傣族同胞又一味茶,也是到西雙版納的遊人心醉的一個飲品。

傣族同胞製造花茶的桂花主要有金桂丹桂銀桂。桂花香氣淡雅,常常能隨風飄蕩,往往有一樹桂花一村香的說法。桂花香味濃厚而高雅、持久,無論制綠茶紅茶烏龍茶均能取得較好的窨花效果,是一種多適性茶用香花。傣族同胞愛花,小卜肖的名字大多與花相聯,節日里的頭飾不是金銀玉器,而是一束精當的鮮花。就是在喝茶上,男人也把花置入其間,讓花香醉到心上,把花的容顏留在心間。於是隨著桂花的入駐,茉莉玫瑰等花也被人納入茶葉,在民間的杯里,還是高雅的席宴,都會看到花在香茗里的芳蹤,都能聞到春天在水裡的味道。

傣族同胞喝花茶,很有講究,老人喝的是桂花茶,年輕人喝的是茉莉花茶,談戀愛的人喝玫瑰茶,而桂花茶又都分了級別,金桂是上等品,只能年紀大的人喝,銀桂是次品,一定歲數的人就可以喝,丹桂更差一砦些,只要結了婚都可以喝。茉莉是結過婚的女人喝的份,玫瑰茶就只有年輕人用了,不論小卜肖還是小卜冒,初約的地方一定要用玫瑰茶,就是談不到一塊,也要在玫瑰茶與玫瑰茶的交杯里分手。

檸檬茶

(圖)檸檬茶檸檬茶

檸檬茶,其實是愛情茶,是傣家“三味茶”里最浪漫的一味,也是最讓遊客難忘的一味。有一篇小說是寫西雙版納愛情故事的,名字叫做《傷心檸檬茶》。故事講的是一個上海知青,在喝傣家小卜肖泡製的檸檬茶後愛上了泡茶給他喝的小卜肖,後來結婚,再後來卻隨著許多上海知青回到了上海,把當年那個給他泡製檸檬茶的小卜哨丟在版納。日子象瀾滄江水,一刻不停地向東流去,流走了他們的愛,也衝散了一個家庭,當某一天的黃昏,這位已是某公司經理的上海知青來到一家茶樓,喝了一杯檸檬茶之後,竟然哭了,他回到西雙版納,人回來了,最後他竟把他的公司也搬來了,在瀾滄江一步一回頭的地方,他的事業得到發展,他的愛情重又蓬勃生機。

美麗的西雙版納種植著許多檸檬樹,每一個果子都能泡出一對戀人。檸檬茶一般是招待遊客的,一杯檸檬茶想留住那些熱愛象腳鼓的客人。

檸檬茶講究檸檬要鮮,茶葉要精,最好以紅茶為主。茶汁出來時用杯盞盛之,然後再添加時鮮檸檬汁,最好加點糖,這樣喝起來酸甜可口,解渴解讒。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味最上等的飲品,如果茶館裡專項經營檸檬茶,那裡決對是一個情人相會的場所,因為,檸檬的味道酸澀而泛甜,正好與情人的味道一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