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浩[科研員]

傅浩[科研員]

傅浩生於西安。北京大學英語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畢業。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英國學術院駐劍橋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學、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美國富布萊特訪問研究員,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江西師範大學特聘教授。200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獲尤金·奈達翻譯獎、《文化譯叢》譯文獎、台灣梁實秋文學獎、中國社科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社科院優秀科研成果獎。

基本信息

簡介

傅浩圖片 傅浩圖片

祖籍武漢,生於西安。北京大學英語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畢業、文學博士。

作品及榮譽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榮譽客座教授。曾獲尤金·奈達翻譯獎、《文化譯叢》譯文獎、台灣梁實秋文學獎、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優秀科研成果獎等。著有詩集《距離》(漢英雙語,2002)、雜文集《子時》(2002)、武術研究專著《太極拳行知錄》(2002)、武術研究專著《太極拳行知錄》(2002)、文學研究專著《葉芝》(1999)、《葉芝評》(1999)、《英國運動派詩學》(1998)等;譯有《德瑞克·沃爾科特詩選》(2003)、《二十世紀英語詩選》(英漢對照,2000)、《約翰·但恩:艷情詩與神學詩》(1999)、《了解女人》(合譯,歌:耶胡達·阿亥詩選)(1993)《詩歌解剖》(1992)、《英國抒情詩》(1992)《敘事虛構作品》(合譯,1989)等。

主要經歷

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1990)。隨即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現為英美文學研究室研究員、研究生院外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王寬誠獎學金以英國學術院高訪研究員身分赴劍橋大學英語系研修(1993);以高訪研究員身分赴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講學、研究(1997);以高訪研究員身分赴荷蘭國際亞洲研究所(1997)研究;獲國家留學基金資助以高訪研究員身分赴愛爾蘭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1997—1998)研究;獲富布萊特獎學金赴美國北卡萊羅納大學研究(2005—2006);受聘為英國米德爾塞克斯大學現代語言中心榮譽客座教授(1997);江西師範大學外語學院特聘教授(2004)。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愛爾蘭研究中心客座教授(2007)、《外國文學》雜誌匿名評審專家(200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北京市社會科學著作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家學位授權審核通訊評議專家;國家圖書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2007);入選國家級專家庫。曾獲《文化譯叢》譯文獎(1987)、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獎(台灣,1991,1992,1994)、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青年優秀科研成果獎(1999)、中國社會科學院第四、六屆優秀科研成果獎(2002,2007)等。獨立承擔的科研項目成果《英國運動派詩學》曾獲外國文學學會圖書獎(1999)。繪畫作品曾多次參加國際展覽。曾在北京市太極拳比賽中獲獎。

1981—1987年 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習;

1987—199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文系學習;

1990年至今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 科研人員

個人文集

[ 1] 《說詩解譯》,400千字,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 2] 《傅浩文集之一·詩學卷·距離》,14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

[ 3] 《傅浩文集之二·雜文卷·子時》,17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

[ 4] 《傅浩文集之三·武學卷·太極拳行知錄》,140千字,作家出版社2002年9月版

[ 5] 《竊火傳薪:英語詩歌與翻譯教學實錄》,628千字,上海外語教學出版社2011年3月版。

[ 6] 《秘密:我怎樣作詩》,130千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版。

個人專著

[ 1] 《葉芝評傳》,195千字,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 2] 《葉芝》,170千字,四川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 3] 《英國運動派詩學》,155千字,譯林出版社1998年版

主要譯著

[ 1] 《英詩名篇精選:明亮的星》(英漢對照),160千字,哈爾濱出版社2005年1月版。

[ 2] 《德瑞克·沃爾科特詩選》,1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2004年1月版。

[ 3] 《英國玄學詩鼻祖約翰·但恩詩集》(增訂本),246千字,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 4] 《葉芝詩精選》(英漢對照),150千字,華文出版社,2005年版

[ 5] 《我從你逃向你》(合譯),188千字,台灣:皇冠出版社2005年版

[ 6] 《20世紀英語詩選》,8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7] 《葉芝詩集》(修訂本),50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 8] 《喬伊斯詩全集》,15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9] 《阿米亥詩選》(增訂本),220千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 《葉慈詩選》(英漢對照),300千字,台灣: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11] 《約翰·但恩:艷情詩與神學詩》,250千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9年版

[12] 《了解女人》(合譯),188千字,譯林出版社1999年版

[13] 《葉芝抒情詩全集》,500千字,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6年再版

[14] 《耶路撒冷之歌:耶胡達·阿米亥詩選》,190千字,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年版

[15] 《英國抒情詩》,60千字,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16] 《詩歌解剖》,148千字,三聯書店,1992年版

[17] 《敘事虛構作品》(合譯),40千字,三聯書店,1989年版

[18] 《失落的大陸:拿單·扎赫詩選》,44千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7月版。

[19] 《葉芝抒情詩選》,560千字,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0] 《喬伊斯詩歌·劇作·隨筆集》,340千字,雲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1] 《葉芝詩選》,137千字,吉林出版集團時代文藝出版社2012年1月版。

[22] 《葉芝精選集》,800千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版

[23] 《英詩名篇精選:明亮的星》(英漢對照),160千字,哈爾濱出版社2005年1月版

[24] 《英國抒情詩解讀》(電子版),70千字,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發表論文

[ 1] 《現代英詩的運動軌跡:否定之否定》,7千字,載《外國文學評論》1989年第2期。

[ 2] 《論詩之可譯》,6千字,載《詩刊》1990年第2期

[ 3] 《運動派的一個宣言:純潔英詩用語》,10千字,載《外國文學評論》1990年第2期

[ 4] 《運動派的文學愛國主義》,10千字,載《外國文學研究》1990年第4期

[ 5] 《英國運動派的詩歌審美觀形式觀和本體觀》,8千字,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1年第2期

[ 6] 《早期葉芝:夢想仙境的人》,10千字,載《國外文學》1991年第3期

[ 7] 《新詩格律建設之我見》,7千字,載《詩雙月刊》(香港)第二卷第五期(1991)

[ 8] 《崇尚真人真事:論運動派的詩歌題材觀》,10千字,載《國外文學》1993年第1期

[ 9] 《非浪漫時代的普通人:論運動派的詩人觀》,12千字,載《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三十年文選》,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年

[10] 《約翰·但恩的敬神十四行詩》,3千字,載《國外文學》1994年第4期

[11] 《約翰·但恩的艷情詩和神學詩》,9千字,載《外國文學評論》1995年第2期

[12] 《葉芝詩中的東方因素》,10千字,載《外國文學評論》1996年第3期

[13] 《〈荒原〉六種中譯本比較》,15千字,載《外國文學研究》1996年第2期

[14] 《約翰·但恩的玄學詩》,10千字,載《詩雙月刊》總37期,1997年12月

[15] 《葉芝的戲劇實驗》,12千字,載《外國文學》1999年第3期

[16]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etry", in (FIT) Revue BABEL 45:3, 1999年

[17] 《葉芝的象徵主義》,12千字,載《國外文學》1999年第3期

[18] 《葉芝的神秘哲學及與其文學創作的關係》,12千字,載《外圍文學評論》2000年第2期

[19] 《菲利浦·拉金的詩歌語言藝術》,7千字,載《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二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0] 《我的譯詩原則和方法及作為譯者的修養觀》,6千字,載《中華讀書報》2002年6月19日第24版

[21] 《當你年老時:五種讀法》,5千字,載《外國文學》2002年第5期

[22] 《苦難的位置:〈美術館〉和〈給奧登先生的備忘錄,29/8/66〉的對比閱讀》,3千字,載《外國文學》2003年第6期

[23] 《詩歌翻譯對詩歌創作的影響》,6千字,載《中華讀書報》2004年4月21日第19版

[24] 《論英語自由詩的格律化》,9千字,載《外國文學評論》2004年第4期

[25] 《論中國古詩的英譯》(中文本),10千字,載《國外文學》2005年第1期

[26] 《以普拉斯<女拉撒路>為例論非私人化詩歌理論》,10千字,載《外國文學研究》2005年第2期

[27] 《創造自我神話:葉芝作品的互文》,15千字,載《外國文學》2005年第3期

[28] 《從〈臭鼬時辰〉看作者意圖在詩歌評論中的作用》,7千字,載《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六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年9月版

[29] 《我的譯詩原則和方法及作為譯者的修養觀》,6千字,載《中西詩歌翻譯百年論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0] 《從〈臭鼬時辰〉看作者意圖在詩歌評論中的作用》,7千字,載《國外文學》2008年第3期。

[31] 《葉芝作品中的基督教元素》,10千字,載《外國文學》2008年第6期。

[32] 《Ts’ai Chi’h是誰?》,5千字,載《外國文學評論》2010年第2期;《複印報刊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0年第10期。

[33] 《西方文論關鍵字:自由詩》,9千字,載《外國文學》2010年第4期。

[34] 《怎樣譯詩:兼評<英詩漢譯學>》,9.6千字,載《東方翻譯》2011年第1期。

[35] 《葉芝在中國:譯介與研究》,1.2千字,載《外國文學》2012年第4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