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義 (1909~  )

中國現代地球物理學家。 1947年回國後在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7年起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及空間科學系系主任。

傅承義 (1909~)

正文

中國現代地球物理學家。福建閩侯人。1909年10月7日生於北京。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0年赴加拿大留學,1941年獲麥吉爾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美國科羅拉多州礦業學院攻讀地球物理勘探。1944年因地震首波的研究,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1947年回國後在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50年代初,在南京、北京開辦物理探礦訓練班,為產業部門培訓了第一批技術骨幹。隨後在北京地質學院(1953~1956)、北京大學(1956~1961)、中國科技大學(1964~1966)創建了地球物理探礦、地球物理等教研室,並擔任第一任教研室主任,領導教學工作。1977年起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物理及空間科學系系主任。現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1956年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學部委員,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三屆副理事長和二、三屆的秘書長,中國地震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並長期主持《地球物理學報》的編輯工作。
傅承義早年發表的《地震波的研究Ⅰ、Ⅱ、Ⅲ》(1946,1947)由於精闢的首創性,在美國1960年《地球物理學》創刊25周年時,被評為經典論文。他還發表有《地球射線與地震波》(1947)、《振盪地震的能量》(1945)等論文,對地震工作的理論和實踐都有重要意義。70年代又先後出版了《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1972)和《地球十講》(1976)等著作。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