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薄

偷薄即指澆薄;不敦厚。《後漢書·廉范傳》:“建國中,遷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范每厲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說。”

基本信息

詞語信息

tōu báo ㄊㄡ ㄅㄠˊ
偷薄(媮薄)

詞語釋義

澆薄;不敦厚。《後漢書·廉范傳》:“ 建初 中,遷 蜀郡 太守,其俗尚文辯,好相持短長, 范 每厲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說。”《新唐書·韓琬傳》:“ 貞觀 、 永徽 之間,農不勸而耕者眾,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清 薛福成 《庸庵筆記·史料三·庸閒齋筆記褒貶未允》:“嗚呼!世風之偷薄久矣。”
媮薄:澆薄,浮薄。《漢書·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陳請終喪第二表》:“臣聞時方媮薄,勸人以孝;時方趨競,勸人有禮。” 宋 司馬光 《論以公使酒食遺人刑名狀》:“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風遂長,百司庶尹無所措其手足。” 章炳麟 《五朝學》:“濟 江 而東,民有甘節,清劭中倫,無曩時中原媮薄之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