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帽

側帽

北周美男子獨孤信長得很帥,所以常有人以他為模仿的對象,堪稱當代時尚。某天,他出城打獵,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他要趕在宵禁之前奔回家,由於馬騎太快了,頭上的帽子被吹歪了,也來不及扶正。不明就裡的人看了這個樣子,大感驚艷,覺得他看起來非常瀟灑了。第二天起,滿街都是模仿獨孤信側帽的男人。但“側帽”的典故後來被引用為風流自賞的意思。

解釋

側帽側帽
“側帽”一詞的來歷“側帽”一詞,語出北史獨孤信傳: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鹹慕信而側帽焉。

以上這段的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意思是:北周美男子獨孤信長得很帥,所以常有人以他為模仿的對象,堪稱當代時尚。某天,他出城打獵,不知不覺中天色已晚,他要趕在宵禁之前奔回家,由於馬騎太快了,頭上的帽子被吹歪了,也來不及扶正。不明就裡的人看了這個樣子,大感驚艷,覺得他看起來非常瀟灑了。第二天起,滿街都是模仿獨孤信側帽而行的男人。“側帽”的典故後來被引用為風流自賞的意思。

出處

清•納蘭性德《踏莎行》:“倚柳題箋,當花側帽,賞心應比驅馳好。”

唐•李商隱《病中聞河東公樂營置酒口占寄上》。“風長應側帽,路隘豈容車。”

唐•李商隱 《飲席代官妓贈兩從事》:“新人橋上著春衫,舊主江邊側帽檐。”

宋•晏殊《清平樂》:“側帽風前花滿路。冶葉倡條情緒。”

宋•楊億《公子》:“細雨墊巾過柳市,輕風側帽上銅堤。”

宋•陳師道 《南鄉子》詞:“側帽獨行斜照里,颼颼,捲地風前更掉頭。”

宋•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宋•朱敦儒《鷓鴣天》:“尊前忽聽當時曲,側帽停杯淚滿巾。”

劉國鈞(朝代不詳) 《並遊俠行》:“疲驢側帽傲王侯,萬金三卻權門聘。”

清•曹寅《墨蘭歌》:“可憐側帽樓中客,不在薰爐煙外聽。”

漢舒《琵琶仙 秋日游金陵黃氏廢園》“秋士心情,況遇著、客里西風落葉。惆悵側帽行來,隔溪景清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