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業績最棒的員工

做業績最棒的員工

成就卓越人生的基石,邁向事業巔峰的利器。只有將業績做到最棒,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才會不畏經濟的寒冬;才能緊跟時代的步伐;才會創造卓越的人生。激發員工奮鬥精神的最佳讀本,實現企業與員工雙贏的實用指南

基本信息

概述

內容簡介

業績就是硬道理!企業是員工努力證明自己成績的戰場,證明自己的唯一準則就是業績。無論是在金融危機還是在經濟繁榮時期,員工都應以業績作為自己的第一追求。這樣,員工才會在激情中工作、高效中工作,做到業績最棒。

《做業績最棒的員工》: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的傑克·韋爾奇說過,“第一、第二或者出局”。只有“做業績最棒的員工”,我們才能永遠無懼於危機。“做業績最棒的員工”,這是一種自信,更是一種挑戰。只要我們矢志不渝,一心向上,努力奮鬥,我們一定能夠成為業績最棒的員工。

作者簡介

歐俊,社會學碩士,生於荊楚,飲清江水,行巴山路,文筆簡潔,活潑流暢。著作方向職業培訓,曾參與策劃和編輯作品有《業績才是硬道理》、《不找藉口找方法——放棄藉口,贏在方法》等多部暢銷書籍。

黃小林,畢業於東北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普經濟學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曾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數篇文章,曾參與策劃和編輯《責任勝於能力》、《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等多部暢銷書籍。

黃小林,畢業於東北大學,管理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普經濟學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曾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數篇文章,曾參與策劃和編輯《責任勝於能力》、《對工作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等多部暢銷書籍。

圖書目錄

一、做熊市牛人,業績最棒才能夠贏得發展

金融危機來襲,企業遭遇“嚴冬”

企業遇寒,工作“難找”

危機下的“節流開源”之策

業績是最好的“棉被”

只有業績最棒才能贏得發展

二、高業績鑄就職場中的“藍籌毆”

一切憑業績說話,用業績證明你的價值

工作就是要解決問題

樹立結果意識:有結果才叫業績

成為公司最賺錢的員工

三、什麼阻擋了你的業績,清倉垃圾股

因循守舊,讓業績停滯不前

愛找藉口,最棒業績的“攔路虎”

自我設限,沉溺於失敗的陰影中

拖拖拉拉,錯過創造業績的先機

沒有主見,依賴心過重“倚”走了業績

責任淡漠,業績永遠也不會“出彩”

四、業績做到最棒,職場“高開高走

投入更多的汗水,得到更大的收穫

選擇更大的風險,得到更好的機遇

樹立遠大的目標,贏得廣闊的市場

承擔更多的責任,贏得更高的職位

愈能經受住挫折,愈容易磨鍊成才

提升自己的能力,做一個“業績”投資專家

五、及時套現.好心態轉換成商業績

自信,不斷激勵自己

敬業,最完美的工作態度

專注,全力追逐業績

危機意識,時刻準備著迎接挑戰

合作意識,做公司的大股東

創新意識,出新才會出業績

空杯心態,不斷超越自我

六、關注細節,業績行情必然“看漲”

以小見大,“小”事情做出大文章

苛求細節,追求品質零缺陷

小處著手,細微之處見能力

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從小處開始

七、行動風暴,讓業績睃在熊市中穩定增長

工作要實:步步落實,落實才能出績效

出手要快:立即行動,行動中出業績

措施要準: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出拳要重:一旦投入,完成在即

鬥志要高:滿腔熱忱,工作就是你的事

方案要明:越有操作性,執行越到位

思路要對:找對思路和方法,頭腦贏得業績

、“黃金”操盤,讓業績一路升值

溝通,讓你找到低效的病根

協作,共同締造雙贏

管理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持續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主動工作,多做一點點

提前做準備,方能有備無患

九、成功抄底,讓業績逆風飛揚

危機亦是良機,寒冬熱賣冰激凌

思路決定出路,有“智”者事竟成

寒流來了也不怕,做一隻過冬的瘦鵝

沒有破產的行業,只有破產的企

敢於抄底,與危機“對賭協定”

效仿“孤獨之狼”,做駕馭命運的強者

附錄:做業績最棒的員工必備的“工具箱”

……

序言

2008年一場罕見的金融危機開始席捲全球,危機所過之處哀鴻遍野,個人收入減少、企業規模縮減、世界貿易急跌,甚至出現了“國家破產”。如果說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我們尚能以“隔岸觀火”的心態看待,如今的危機已經切切實實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郎鹹平說:這是一場誰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機!職場員工當然也逃不過這場危機。我國是一個人力資源大國,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前幾年,職場競爭已是異常激烈。當金融危機來襲時,外貿、房地產、IT等眾多產業都遭受寒流襲擊,經濟成長放緩,企業“裁員”、“減薪”、“倒閉”之聲一浪高過一浪。

在危機的背景下,很多員工如同驚弓之鳥,生怕自己被裁員,“加班”在此時已成為他們的奢求。縱觀金融危機下的現代職場,總有一些人,他們對自己充滿自信、對工作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信心,其瀟灑與超脫不得不令眾人艷羨,而這些人就是各行各業中將業績做到最棒的員工。

文摘

一、做熊市牛人,業績最棒才能夠贏得發展

金融危機來襲,企業遭遇“嚴冬”

2008年下半年,華爾街風雲突變,所有目光不約而同轉向這裡。擁有85年歷史的華爾街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賤價出售給摩根大通;擁有94年歷史的美林被綜合銀行美國銀行收購;建行158年的雷曼——歷史最悠久的投行宣布破產;擁有139年歷史的高盛和擁有73年歷史的摩根斯坦利同時改旗易幟轉為銀行控股公司,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就這樣轟然倒下,從此變成了歷史。

這場金融風暴以人們始料未及的速度向全球蔓延,轉瞬之間,全球哀鴻遍野,世界各大經濟體同時陷入衰退。據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公布的數據,2008年10月份全球股市集體下挫,共蒸發市值5.79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股市共蒸發市值2.27萬億美元。

作為一種外向型的經濟體,中國在這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中也無法獨善其身。美國金融風暴帶給中國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外界對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出口減少、就業壓力增大等諸多不利形勢的擔心,隨著2008年下半年統計數據的出台而一一得到了驗證。隨著世界各大經濟體的經濟成長放緩,中國國內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外貿出口不暢、資金鍊斷裂等困境,企業紛紛縮減經營規模以求度過寒冬,甚至有不少企業已經宣告破產。

香港合俊控股集團成立於1996年,是玩具業一家知名港資企業。鼎盛時期,在東莞市和清遠市共設有4間生產工廠,廠房生產面積達10萬平方米,集團雇員1萬人左右。年銷售額超過7億港元,在玩具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已是其中3個品牌的製造商。合俊主力生產基地是設在樟木頭鎮的兩家工廠,產品70%以上銷往美國,包括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貼牌加工)業務。

然而,一張落款為“樟木頭鎮人民政府”,時間為“2008年10月15日”的通告對外宣布了合俊旗下的兩家工廠倒閉,工廠被政府接管,約6000餘工人失業。

受金融危機衝擊,全球經濟放緩,儘管該企業技術和規模在業內都處領先地位,但在這場中國出口製造業的危機面前,合俊集團未能躲開金融海嘯的襲擊。

金融風暴已經刮到了我們身邊,這是“一場誰也逃不掉的金融危機”。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題為《冬天的使命》的郵件,號召阿里巴巴全體員工準備“過冬”。信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對全球經濟的基本判斷是經濟將會出現較大的問題,未來幾年經濟有可能進人非常困難的時期。我的看法是,整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接下來的冬天會比大家想像得更長!更寒冷!更複雜!我們準備過冬吧!”

國際金融危機正從局部向全球蔓延,從已開發國家傳導到新興市場國家,從金融領域擴散到實體經濟領域,並將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甚至普遍的經濟蕭條。企業紛紛節省開支,精細運作,尋求自保。全球失業率攀升,裁員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福特、索尼、愛立信、聯想、Google、Yahoo等知名企業也如履薄冰,紛紛裁員和取消招聘計畫,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這是一次真正的寒冬,沒有誰能超然物外。也許企業和員工在此時更應該考慮如何熬過寒冬,不然見不到“春天”溫暖的太陽。

企業遇寒,工作“難找”

楊青所在的外貿公司專門從事小五金進出口貿易。2008年公司業務量明顯不如往年同期,辦公室里氣氛壓抑,大家都忙著在網上尋找新客戶,可是業績依然創下了一個月只出’2個櫃的“虜史新低”。

好幾個月‘訂單嚴重不足,10月份時,工廠將兩條生產線停產一條,但又擔心突然有了訂單一下子招不來工人,因此不願將人立即裁掉,讓兩條生產線上的工人擠在一條線上輪流上班。

有傳言說老闆在斟酌是裁員還是削減工資,楊青一臉的迷茫。

相信迷茫的並不是楊青一個人,金融危機的衝擊面如此之廣,以至於到處都是減薪裁員的聲間。2008年末,武鋼、寶鋼開始降薪,武鋼全體員工工資下調10%,管理層降薪更多;萬科、中原也在醞釀降薪裁員;東航、南航已降薪裁員;波導、夏新被迫削減人力成本。降薪裁員已波及至房地產、航空、石化、電力、IT、證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業。

國際勞工組織(ILO)總幹事胡安·索馬維亞曾作出如下警告: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危機有可能使世界失業人口猛增2000萬,總失業人口將從2007年的1.9億增加到2.1億。這是全球失業人口歷史上第一次突破2.1億關口,也是10年來全球失業人數首次突破2億人。

金融危機帶來了經濟衰退,症狀正一天天明顯,昔日裡一些風光無限的全球知名公司也由於業績大幅下滑等原因,捲入一場全球大幅裁員的狂潮之中。

根據媒體的報導,2008年上半年已裁員1.4萬人的花旗集團計畫在日本的投資銀行部門至少裁員10%。與此同時,美林銀行預計裁減約500個交易部門的職位,而美林的行政總裁說,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美林還需要裁減幾千個職位。

美國最大的報紙發行商gannet,發行包括《今日美國報》在內的85份報紙和900份刊物,並經營32個電視台。2008年因業績下滑,於12月裁減10%報紙部門的員工。

《時代周刊》、《財富》的發行商時代公司也在2008年10月份進行重組,600名員工面臨失業,占員工總數的6%。

摩托羅拉2008年第三季度虧損3.97億美元,裁員3000人,摩托羅拉中國區總經理離職。

中國最大的地產中介公司中原集團主席也表示,如果中國香港和內地樓市成交量低迷的情況仍沒有改善,將需要裁減4000名員工,約占現有員工數的20%。同時,網際網路搜尋引擎服務供應商雅虎由於第三季度贏利大幅下跌64%,裁減至少10%,約1500名員工以減少支出。

中國最大的PC製造商聯想集團也開始自收購IBM以來的第四次全球裁員計畫,裁員行動將有可能持續到2009年底。

美國第二大飲料製造商百事可樂宣布裁員3300人,同時關閉6個工廠以節省成本。

中國的巨頭航空公司國航和東航同時發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東航虧損23.3億元,國航虧損19.4億元。減薪裁員迫在眉睫。

中石油高層也曾明確表示,為降低快速攀升的人工成本,計畫在未來3年內削減5%的員工總量,裁員總數可能超過8萬人。

而這些數據僅僅是來自一些對外圍風險抵抗能力相對較強、實力雄厚的大公司,更多的小企業在這場金融海嘯帶來的危機中,顯得更加不堪一擊,選擇關門大吉的不在少數。大企業裁員、小企業倒閉導致工作崗位進一步減少。

企業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這種壓力已傳導給了求職者。我們可以來看一下深圳市發布的數字,金融危機以前,深圳存在結構性缺工現象,每季度求職缺口約40萬人左右,平均1個求職者對應1.28個工作崗位。但從2008第4季度開始,就業出現拐點,平均1個求職者對應只有0.94.個崗位,直到2009年1月份,這一數字又變成了0.79。也就是說,平均每5個求職者中間,就有1個沒有工作,“招工難”變成了“找工難”。

在深圳市2009年度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大會上,400多家單位進駐“雙選會”現場,提供近2萬個就業崗位供畢業生挑選。當日進場應聘的人數超過了15萬人次,由於人數太多,華南理工大學行銷專業一位姓向的同學排了1個半小時的隊,才有機會把資料遞給中航集團的面試人員。

2008成都冬季大型人才招聘會上也曾出現過類似狀況。並且,更加出人意料的是,這場四川冬季規模最大的招聘會臨時退展單位競達到了62家,取消崗位約1620個,這是成都歷次大型招聘會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儘管如此,約6萬名求職者依然擠爆現場,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很多求職者直搖頭說“工作難找”。

在人才市場上,金融危機所引致的就業壓力盡顯無疑。我們感覺到了隆冬的寒意,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找工作的人和換工作的人都有一個相同的感受——工作太難找了。

在金融海嘯背景下,職場競爭壓力進一步加劇。伴隨著企業招聘需求疲軟,總體就業崗位減少。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要從學校走向工作崗位,就業人口激增;同時國外各類人才搶灘中國,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加盟中國人才市場,職場競爭進一步加劇。不斷上升的未就業人數與企業及行業接納能力之間的矛盾,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有人認為中國所受危機的衝擊相對要小,找工作相對簡單,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幻想。作為職場中的員工,我們已經感受到危機就在我們身邊,“冬天已經來臨”。只有增強自己的硬實力,我們才能安然度過這個寒冬。

危機下的“節流開源”之策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已經在我們身邊,如何扛過這個寒冬已經成為所有企業和員工最為關心的話題。對於企業而言,熬過寒冬所採取的主要措施無外乎兩種:一是節流,二是開源。一般來說,企業會將兩種措施同時並舉。

節流就是企業通過減產、降薪、裁員等方法來降低企業成本,以此來應對傳統市場需求的萎縮和降低金融海嘯帶來的經營風險。

在截至2008年9月28日的這一財季,Sun營業收入29.90億美元,與上一年同期的32.19億美元相比下滑7.1%。Sun第一季度總毛利率為40.2%,與上一年同期相比下滑8-3%。

按照GAAP(美國通用會計準則),Sun第一季度淨虧損16.77億美元,稀釋後每股虧損約0.02美元,這一業績不及上年同期。而Sun公司在2008財年第一季度的淨利潤為8900萬美元,稀釋後每股贏利0.10美元。Sun第一季度GAAP淨虧損中計入了14.45億美元的商譽資產攤銷,以及約6300萬美元的重組費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