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

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

關於父母和孩子的案例集,它告訴父母:好孩子需要好環境,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孩子的成長環境包括家庭環境,看護人等等各方面。如何既要對孩子有權威性,又不要讓孩子懼怕你,如何指導孩子學習,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該怎么做,等等。這本書是親職教育的書籍中最完整、案例最多也最生動的一本書。之所以在網路大熱,是因為只要是做父母的,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

作 者: 黃微 著

出 版 社: 九州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6-1

版 次: 1

印刷時間: 2010-6-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10804656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親職教育

編輯推薦

2010年最熱的金牌家教暢銷書

來自200000個家庭的感謝

蘊含一個母親全部的教子心血,千名家長登門求教,上百場專題報告,十萬家長用心聆聽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做父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職業。

做個好媽媽難嗎?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如果你是第一次做媽媽,請讀讀黃微女士奉獻的新作——《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

親職教育的成功,事關家庭的幸福和民族的興盛,因此,做合格的父母,成功地進行親職教育是每一位家長的心愿。

《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這本書的作者將自己多年的思考、實踐和體會與生活中常見的案例相結合展示給家長們,讓年輕的父母們能在別人的成功和失敗中得到啟示,引發思考,輕鬆應對親職教育中的苦惱。

這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是難得的家教讀本。一個個故事娓娓道來,看似每天都會發生在我們和孩子身上,黃微淡淡的文字,看似淺顯的道理下面,輕輕一點,蘊藏許多的玄機!

作者簡介

黃微,國家一級培訓師,管理碩士,有多年高校工作經驗。對兒童心理學和兒童管理教育有獨到的見解。作者在研究教育體系和親職教育對兒童成長影響的過程中收集了大量的案例,經過幾年的思考,完成了《做個好媽媽其實很容易》這本書。此書的文稿在網路上一經露面,就在很多父母中流傳,在網路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好孩子需要好環境

第一節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

第二節 該給孩子怎樣的家庭環境

第三節 爸爸媽媽的愛不能像母雞

第四節 媽媽的魔棒很神奇

第五節 照顧孩子的人很重要

第二章 親職教育養育好孩子

第一節 讓親子溝通無障礙

第二節 不以成績論成功

第三節 民主的媽媽也要有威信

第四節 快樂教育不是不教育

第五節 寬容對待孩子的錯誤

第六節影響孩子一生的好習慣

第三章 好性格才能有好人生

第一節 父母的寬容讓孩子更自信

第二節 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第三節 讓孩子吃點苦更好

第四節 被欺負時,忍讓還是還擊

第五節 要做孩子壞脾氣的消防員

第四章 高能力成就好前途

第一節 給成功賦予力量

第二節 獨立是一種能力

第三節 動手勞動改變小馬虎

第四節 成功人生需要提前規劃

第五節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第六節 巴菲特要從小培養

圖書書摘

第一章 好孩子需要好環境

第一節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

嚴父慈母VS嚴母慈父

好媽媽要牢記:父母的權威性,不是產生於嚴厲,而是來源於孩子對父母的尊重。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不是要讓孩子懼怕你,而是要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相信你,他才能像朋友一樣對你傾訴。遇到問題,他才會在第一時間,毫無畏懼、非常坦然地向你求助。而只有尊重你,你的話才在他的心中具有權威性,占有分量。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父母和孩子都獨立平等,父母和孩子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共同成長。中國一向主張嚴父慈母,認為父親要嚴厲,要能保證家長的權威性,可以“鎮壓”孩子,而母親要溫柔和善。其實,父母的權威性不是產生於嚴厲,而是來源於孩子對父母的尊重。

尊重來源於溝通和理解,來源於潛移默化,而由於懼怕產生的父母權威並不能保持很久。

隨著孩子青春期的到來,沒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家庭會產生很多問題,孩子會非常叛逆,父母的威信也會瓦解。而且,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會面臨很多的困惑和苦惱,如果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他會傾訴無門,他會對父母封閉自己,而父母也無從了解這時的孩子。

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不是要讓孩子懼怕你,而是要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相信你,他才能像朋友一樣對你傾訴。遇到問題,他才會在第一時間,毫無畏懼、非常坦然地向你求助。而只有尊重你,你的話才在他的心中具有權威性,占有分量。

楊錦峰的爸爸很少管他,他性格嚴肅,好像不太喜歡孩子。

或許,大多數父親對孩子的喜歡都是放在心裡的,表面上很少會表達出來。

楊錦峰的印象中,爸爸很少替他開家長會。偶爾媽媽沒時間需要爸爸出席家長會,爸爸都會在回來後很嚴厲地指出楊錦峰的毛病。他從來沒有誇獎過兒子。

楊錦峰很怕爸爸,對爸爸也沒有親近感,兩人少有交流。

楊錦峰在中學時,他最好的朋友有一次受到體育老師的侵擾。朋友不敢告訴父母,自己內心又很恐懼。這種恐懼折磨得朋友寢食難安,於是吞吞吐吐地向楊錦峰求助。楊錦峰同樣不知道該怎么做,兩個大男孩害怕得要命,想辦法逃學,離開學校。這種痛苦折磨了他們很多年。楊錦峰在成年後才明白,其實,他們可以向父母求助的,但是,當時的他們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對父母透露一點自己的秘密。父母在他們心中就像嚴肅的警察,能躲多遠就躲多遠,而不是心靈停靠的港灣,可以求助,可以獲得安慰的地方。

楊錦峰漸漸長大了,他越來越不喜歡爸爸。他開始覺得爸爸虛偽、好面子,不是一個好爸爸。他同爸爸的關係越來越冷淡。十幾歲的男孩子很叛逆,楊錦峰也一樣,他開始處處跟爸爸作對。爸爸喜歡的東西,他偏要討厭;爸爸不讓幹的事情,他一定要做。生活中,衝突增多了,爸爸對兒子不滿意,兒子對爸爸不喜歡。就這樣,楊錦峰和他的父母跌跌撞撞地生活著。

到了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爸爸說男孩子要學理科,為了表示自己的抗議,楊錦峰執意要學文科。他不顧爸爸的反對,強行遞交了自己的申請。可是楊錦峰自己並不喜歡文科,他討厭歷史地理,然而,有對抗封建家長這個充分的理由,楊錦峰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決定。轉眼間就高考了,對父母和孩子來說,志願是個大事,這甚至能影響孩子的一生。楊錦峰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到底該選什麼樣的學校什麼樣的專業,但是,他秉承自己一貫的原則:只要爸爸堅持的,自己就一定要反對。他希望能離爸爸越遠越好。

若干年後,楊錦峰自己也做了父親,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性格和命運。他發現自己是很渴望父愛的,而爸爸也並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樣不愛自己。年輕人的叛逆以及父親的感情不外露,使他們父子沒有找到合適的相處模式,自己當年的叛逆現在看來也是十分幼稚可笑的。楊錦峰試圖去理解父親,但是,他們都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多話他說不出口,爸爸似乎也羞於接受。

爸爸老了,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百年以後能埋在老家的墳地里。楊錦峰為了表示自己對父親的愛,他早早就做好了棺木。他太太很不理解:這對平時沒有交流的父子,怎么會用棺木來表示自己的愛意呢?可是對楊錦峰來說,除了這個,他想不到還可以怎么做。他內心裡依然同父親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父親的嚴肅,永遠在楊錦峰的生命中定格了。這成了楊錦峰的遺憾。

他覺得自己在最需要父親幫助的青春期,父親的缺席讓他在很多苦惱面前無能為力。他不知道怎么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他不知道怎么處理自己的情竇初開,他不知道怎么面對自己身體和心理的變化,他不知道正常的父子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他不知道怎樣表達男人的感受……他不知道的東西太多太多。這些東西,是需要父親來告訴兒子的。

楊錦峰決心要做孩子的朋友,要保持自己的威嚴,可是也要同孩子親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他們的依靠,是他們的臂膀,是他們有力的靠山,是他們可以尋求依賴的地方。

孩子的成長會面對很多苦惱和麻煩,孩子的生命中會有很多的難題和恐懼。父母是孩子的照顧者,要陪伴孩子一點點長大,看著孩子有能力向這個世界邁出有力的步伐,而不是要像警察一樣,嚴格地約束著孩子,用自己身份的威懾力來壓制孩子。

楊錦峰已經成年了,現在的孩子同楊錦峰的生活背景和條件完全不同,他們會面對更多的問題和思想的掙扎,他們更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幫助。然而,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會有叛逆的心理,會挑戰父母的權威,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是像朋友一樣,能平等地同孩子交流,孩子是拒絕讓你到達他的內心的。那樣,即便你想幫助孩子你都無能為力,找不到孩子心靈的視窗。

所以,在良好的親子關係中,不需要人為地塑造嚴厲或慈祥的角色。做父母的,更需要做孩子的朋友,去體會孩子體會的,去感受孩子感受的。只有這樣你才能了解孩子,也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孩子,而孩子也能理解和了解你。

然而,要做孩子的朋友,並不是要放棄父母的威嚴。孩子對父母的尊重是讓你們友好相處的基礎。尊重不是來自你身為父母的角色,而是你平時的言行。

教育從來都是要把握好度的拿捏,如果沒有掌握好必要的分寸,教育將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很可能達不到我們預想的效果。

所以,在一個家庭中,重要的不是誰扮紅臉,誰扮白臉,而是在保持自己的威嚴時,讓孩子靠近你。

幫你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全國青少年教育研究機構曾經對在校的中小學生做過一項關於親職教育的調查:

小學生調查條目 選擇比例 中學生調查條目 選擇比例

父母愛自己 81.9% 經常在家挨罵 84%

父母相信自己 54.2% 經常在家挨打 60.9%

父母以自己為自豪 28.9% 父母情緒暴躁 56.5%

父母常常鼓勵自己 56.9% 自己有自卑心理 25.7%

父母理解自己 36.6% 自己不會與人交往 22.1%

有離家出走行為和念頭 18.7%

有過自殺傾向 9.2%

有過想和父母拼了的念頭 8.4%

想長大了和父母算賬 6%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重要環節就是溝通。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既不盲目信任,也不是忽視不管;也只有溝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也才能更好地讓孩子理解父母。

作者語錄

教育從來都是在點點滴滴中,悄無聲息地滲透進行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就是環境的產物,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等,都會對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兒童時期是決定人一生成長的最關鍵時期。如何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美好而健康的生活環境,將是我們必須研究,也必須完成的功課。

父母的權威性,不是產生於嚴厲,而是來源於孩子對父母的尊重。

所以良好的親子關係,一定不是要讓孩子懼怕你,而是要讓孩子相信你,尊敬你。只有相信你,他才能像朋友一樣,對你傾訴。遇到問題,他才會第一時間,毫無畏懼,非常坦然地向你求助。而只有尊重你,你的話才在他的心中,具有權威,具有分量。

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夫妻關係,然後才是親子關係。

生活環境並不是讓孩子吃好喝好不受氣,就足夠了。對孩子來說,心理的健康成長,更重要。好的品格會帶來孩子一生的幸福。

沒有限制的愛,很容易就發展成縱容的溺愛

給孩子放縱的愛,會讓孩子不懂得關心別人,而對父母的付出認為理所應當。

對於小孩子來說,家庭就是他全部的世界,爸爸媽媽就是支撐這個世界穩固的大山.

父母沒處理好自己對配偶的情緒和態度,會造成孩子心理的失衡。

婚姻的破滅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孩子感受不到親情.

親職教育包括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包括家長的自我教育.

多擁抱孩子,多親吻孩子,可以把你的愛更好的傳遞給孩子。

作為父母,你的行動,永遠比你的語言,更有說服力。

如果你想培養出龍鳳來,請你一定要先把自己變成龍鳳,至少在孩子面前,請你一定是龍鳳。

父母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自己在言傳身教。父母的性格,處事方式,都會通過行動有所表現,而小孩子會認真觀察你的一舉一動,會向你學習,從而把你的行動、你的性格、你的處事方式演變成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處事方式、自己的行為。

照顧孩子的人很重要

如果自己沒有時間可以親自看護孩子長大,必須要請保姆的家長,應該事先對保姆做好崗前培訓,至少給保姆列出一個工作準則,告訴他們哪些是家長不希望看到的,哪些是保姆要努力做到的。

你說的話孩子能聽懂嗎?

家長的耐心,能換來親子之間長久的良好溝通。有了耐心,家長才能安靜地聽完孩子所有的話;有了耐心,你就能發現童真的樂趣;有了耐心,你才能發現孩子的很多真實的想法,遠遠不是原來你想像的那樣;也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孩子更樂於同你交流。

作為一個媽媽,我們要做孩子的心理醫生,不要做孩子的道德評判者,一個不停的批評孩子的媽媽,除了會讓孩子不自信,還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不要苛求我們的孩子,適當地降低孩子的壓力,帶孩子體會知識的樂趣,而不是讓孩子成為知識的容器.

我們做父母,一定要明白,我們讓孩子學習,不是讓他去贏現在,而是要讓他去贏未來。

孩子的人生是變化的,孩子的世界是豐富的。所以,永遠都不要用孩子人生的一個截面,來試圖推導出孩子的整個人生,也永遠不要要求孩子在他所有人生的截面都是完美無缺的。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永遠要為自己留有“改進”的餘地,不要渴望把事情的形式做到完美,很多時候,在教育的過程中,完美的形式意味著程度的過度,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教育行為,也不一定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教會孩子正確認識權威,我們應該告訴我們的孩子,相信權威,但是不能迷信權威,要有質疑的勇氣。

快樂教育的精髓,是要理解孩子的特性,尊重孩子的生長發育特點,給孩子愛、鼓勵、約束,讓孩子擁有更自信,更快樂的生活,使孩子有能力去面對生活中的磨難,幫助孩子成功。而不僅僅是減輕孩子的壓力,給孩子快樂。

教育不是讓孩子童年不快樂的最主要的原因。讓孩子不快樂的,是成人給的壓力。

好的習慣,能決定孩子投入學習的狀態。人不是由於決心才有毅力的,毅力往往來自於習慣,而好的習慣又有可能決定人一生的命運。

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誤,錯誤就是孩子成長的階梯,不犯錯誤的孩子,長不大!

很多時候,孩子是在自己的錯誤行為和父母不斷的糾正中,明確自己行為的底線的.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我們都有很多的困惑、苦惱、教訓和經驗,但是,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再有一個孩子來彌補我們曾經的失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