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

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

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掌握偏振光的產生原理及檢驗方法。

實驗目的

1.掌握偏振光的產生原理及檢驗方法。

2.學會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搭設實驗光路,獨立完成實驗過程.

實驗原理

從自然光中獲得線偏振光的過程,稱為起偏。獲得線偏振光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反射及折射產生的線偏光。

2.由二向色性產生的線偏光。

3.雙折射晶體產生的線偏光。

線偏振光產生及檢驗的原理 如圖 10 — 1所示:

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

圖 10 — 1

根據馬呂斯定律:

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

(10 — 1)

式中:

— 入射到檢偏器時的光強

I — 透過檢偏器時的光強

θ — 起偏器透光軸與檢偏器透光軸之間的夾角

由上式得出,透射光強的大小隨檢偏器透光軸的變化而改變,最後達到消光。可見,馬呂斯定律只能用於線偏振光的檢驗。

那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如何檢驗?首先討論它們產生的原理。

圓偏振光、橢圓偏振光產生的原理如圖 10— 2所示

圖 10 — 2

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偏振光的產生及檢驗

當一束自然光經起偏器後,得到線偏振光再入射到波片時,被分成E。和Ee兩個振動分量,由於它們在晶體內的傳播速度不同,通過波片後產生一定的位相差 ,出射後兩束光速度相同,合成後一般得到橢圓偏振光,o光相對e光的位相差為

=2π/λ ×(no- ne)d

d — 波片厚度

在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時,出射光是圓片振光:

1.起偏器的透光軸與波片的快(慢)軸夾角α= 45°

2.兩束光在波片中產生位相差

=(2m +1)× π/ 2 (m = 0; ±1; ±2; )

或 Δ= ( no – ne ) d =(m + 1/ 4) λ

可見,該波片是λ/4波片,因此線偏振光只有通過λ/4波片才可能產生圓偏振光。

如何檢驗圓偏振和橢圓偏振光呢?一般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1、讓圓或橢圓偏振光透過檢偏器,通過旋轉檢偏器觀察能量變化,來確定光的偏振態。

2、將圓偏振或橢圓偏振光變換成線偏振光,再通過馬呂斯定律進行檢驗。

實驗儀器與設備

1.半體雷射器 (波長650nm) 一個

2、偏振片 二塊

3、λ/4波片 一塊

4、光電接收器 一個

5、計算機 一台

實驗內容

1.自己設計偏振光產生及檢驗實驗方案。

2.畫出實驗光路圖,根據光路圖搭設實驗光路。

3.分別測出光的三個偏振態實驗曲線並註明各偏振態所對應曲線。

實驗步驟

1.調整雷射器使光束與平台平行。

2.放置接收器使光斑照射在接收器中心。

3.開啟計算機進入偏振光實驗系統。

4.線偏振光的產生與檢驗。

5.圓偏振和橢圓偏振光的產生與檢驗。

注意事項

1.先畫實驗原理簡圖,再搭設實驗光路。

2.調整光路時不能用眼睛正對雷射束,以免傷害眼睛。要用白紙接收光。

3.調整偏振片、λ/4波片使之與雷射束垂直(垂直入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