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的觀眾

假想的觀眾

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一個細微的動作,甚至毫無意識的眼神,到她們那裡,都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緊張和不安,甚至爆發衝突。這種過分關注自我的現象就是“假想的觀眾”,是青少年“生長爆發期”特有的心理,如果不能成功克服,將會導致自卑感,甚至自閉。“假想的觀眾”可以通過建立內心的規則,培養自信和主見來克服。

基本定義

“假想的觀眾”是青少年“生長爆發期”特有的心理,他們認為其他人像自己那樣的關注他們,特別是同伴一直在關注他們、評價他們並且對於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都很感興趣。這樣的信念導致了對自我意識的強調、對他人想法的過度關注和對於現實和想像情境中他人反應的預期。假想的觀眾使得青少年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導致尷尬、嘲笑或拒絕的行為。

具體表現

進入青春期後,男孩女孩都會十分關注自己的形象。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在個體發展的幼兒期曾經出現過。例如,幼兒雖然能夠識別自己的左右手,但是不能理解站在對面的人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方向相反。它們僅能夠體驗到自己的情緒情感體驗,而不能體驗到別人到情緒情感體驗。
青春期“假想的觀眾”心理現象青春期“假想的觀眾”心理現象
到了中學階段,這種自我中心式的思維方式再度出現,但與幼兒時的自我中心有本質的差別。中學生已經能夠正確地認識客觀世界,能夠了解並考慮到別人的思想。但是,儘管他們能夠區別自己與別人的想法,但是卻不能區分自己注意的焦點與他人注意的焦點的區別所在。例如,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儀表、相貌、形象,從而認為別人也像他自己一樣關注他的一切。在心理上,他們憑空製造出了假想的觀眾。他們感覺自己每天都像是生活在一個大舞台上,隨時隨地都會受到別人的讚揚、批評、嘲諷等。而且,他們非常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種種評價。於是,他們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為了應付這些假想的觀眾,他們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女生越來越注意的是臉蛋和身材,男生越來越注意的是身高和肌肉。有證據表明,大部分少女對自己體重的估計超過實際水平,而大部分少男對自己肌肉發達水平的估計也和實際水平有偏差。女孩渴望自己苗條漂亮一點,男孩希望自己強壯高大一點,許多男孩女孩為自己的外表苦惱,這是眾人皆知的現象。
當自己做了好事或取得成功的時候,他們會認為別人都注意到了他所做的一切,並對他投以讚揚和敬佩的目光。他們會因此而獲得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相反,如果他做了錯事,他就覺得所有的人都在批評他、唾棄他,為此他會更加內疚。當在一些公共場合時,他們會感覺到有千萬雙眼睛在注視著他,於是變得手足無措,有時連話都講不出來。在青春期,大多數同學都會發生這種情況。每個人都在關注著自己的事情,並且以為別人也在關注著他的事情。實際上,關注他們的都只不過是他們自己,因為別人也都在關注著自己而無暇顧及別人。所以,他們既是自己的演員也是自己的觀眾。

發生起因

讓我們看看青春期身體的變化發展過程,也許就會理解這是怎么回事。
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過渡,在這個階段,少男少女們要經歷身體上的“生長爆發期”。對男孩來說,童年期的結束是以睪丸、陰囊和陰莖的增大為標誌的,對女孩來說則是乳房、卵巢和子宮的發育速度加快。然後,全身各部分的發育速度都顯著加快,男孩女孩在肩、髖、胳膊和腿的尺寸及身高體重上均有明顯增長。發育速度一般是肢端最快,然後再向軀幹轉移,因此,有些初一初二的學生看起來好像“只有手和腳”。當然,身體最終會恢復其比例的。
青春期獨特的自我中心主義青春期獨特的自我中心主義

在這個被稱作“青少年生長爆發”的階段,男孩女孩們對自己身體的熟悉感消失了,兒童時期一直習以為常的自己的身體現在成為關注的焦點,他們開始不停地照鏡子,仔細地審視每一個瑕疵和亮點。由於身體各部分達到發育高峰的時間不盡相同,身體的基本平衡會被暫時打破,這使得一些少年產生一種失去平衡的窘迫感。由於無法完全理解這股陌生的使自己發生巨大變化的生物力量,一些青少年變得格外易於焦慮。在心理學上,我們把對自己的生活具有適當的控制感,叫作內部控制點;而把對事物很少或完全沒有控制感叫作外部控制點。對部分青少年來說,由內部控制點轉變為外部控制點正是青春期的一種暫時性特徵。無疑,這種對事物失去控制的感受是令人不快的。
一種叫做“假想的觀眾”的心理現象則加劇了這種焦慮。
這是青少年階段特有的心理現象。由於自我意識過分高漲,青少年有時難以區分自己所關注的焦點和別人的關注焦點,老是以為別人都和自己一樣密切地注意著他。少年人往往確信,別人和他同樣程度地關注著他的行為、困惑和感情。他總覺得自己處於舞台中心,總是有那么多觀眾在關注他,有了點小瑕疵,就以為全世界都知道了;出了點小洋相,就會好幾天不高興。心理學家這樣描述這一情景:少年感到他始終處在別人的挑剔的眼光底下,感覺世人們的精神和眼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更可怕的是,別人甚至能夠看透他的心思,發現他最不願讓人知道的想法和弱點。
以為別人是如此全神貫注於自己的行為這類信念構成了青春期獨特的自我中心主義。

危害

一個自幼乖巧,深受老師喜歡、家長疼愛的女孩,如果沒有成功克服“假想的觀眾”心理,長大以後會變得歇斯底里。由此延伸,在生活中,為什麼會有那么多的人對來自外界的東西格外敏感,有時候,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一個細微的動作,甚至毫無意識的眼神,到她們那裡,都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緊張和不安,甚至爆發衝突。“假想的觀眾”引發的心理敏感,其主要表現特徵為:自尊心比較強,性格內向,喜好猜疑,情緒抑鬱,某些時候表現出“偽自信”,更多時候低估自己的能力,有輕微的自卑感,害怕自己的缺陷和過失暴露在公眾面前,由此產生離群心理,在人際交往中體現為緊張和躲避。有時候,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一個細微的動作,甚至毫無意識的眼神,到他們那裡,都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緊張和不安,甚至爆發衝突。
“假想的觀眾”所帶來的敏感心理無疑非常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原本不存在的“觀眾”嚴重困擾著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健康。

克服辦法

建立內心的規則,培養自信和主見,是克服“假想的觀眾”最重要的手段。
“外界的反饋就像一面鏡子,能幫助一個人校正自己的言行,對任何人的成長都至關重要。但是,它的作用只能局限於‘幫助’,而不能代替‘決定’。”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內心真正的安全感都是屬於自己的,所以,克服敏感心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膽質疑並不可靠的“心理現實”,勇敢挑戰“習慣性反應”。
強大內心 增強自信 克服“假想的觀眾”強大內心 增強自信 克服“假想的觀眾”

比如,敏感的人,在每一次“過敏”症狀發作之前,不妨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問一問自己:“事情果真如此嚴重嗎?”當然,這句話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比如:“他的話(行為)是直接針對我嗎?”或者“他到底是情緒不好,還是特意要跟我過不去呢?”心理專家認為,適當地換位思考,能很好地消除“假想的觀眾”的心理。
退一步,突破“假想的觀眾”心理障礙,時間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其實,很多時候,時間就能解決問題。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增強自信才是根除“假想的觀眾”心理的最重要手段。心理專家指出:那些容易引發敏感的事件,絕大多數是因為刺激到了個人的缺陷和短處。而當你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的時候,安全感是最強的,這時,就不會擔心自己的行為,懷疑有人挑剔、為難自己,更不會陷入別人評論的恐慌中。這個道理,就好比一個經濟和精神富足的人,不會在乎賣場銷售員那頗具攻擊意味的話:“沒錢就別買”;一個學識淵博的教授,不會因為課堂上學生的質疑和挑戰而動怒一樣。
具體如下:
1.明確“置之不理”的觀念。不必為別人的議論而情緒低落,耿耿於懷,因為別人的議論並不能否定你真正的價值。許多時候,淡定從容反而能體現你的涵養。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有自信和主見。
2.走出內心封閉狀態,培養樂群意識。心理敏感的人常常缺乏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所以特別需要走出封閉的狀態,不僅是開放自我,廣交朋友,更重要的是通過交往,調適自己,學會與別人合作相處,從中獲得鼓勵、信任、支持和安慰,以滿足各種心理需求。
3.溝通消除疑惑。當敏感心理發作時,最好能在第一時間同你懷疑的對象開誠布公地談一次,以弄清事件的原委。不要只聽自己心中的“一面之詞”,而應及時溝通,消除沒必要的疑惑,而非將問題擴大化,尤其在信息不充足的時候,更不要隨便懷疑。事實上,一個人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與別人產生誤會是常有的事情,心思不要太重。很多時候,相信時間就能解決問題。這樣反覆經歷幾次,能很好地消除潛意識中“假想的觀眾”的心理。
通過積極投身於社會活動、與他人交往,這種自我中心主義會漸漸淡化。大約到了高中後期,隨著抽象思維能力和把握情感能力的提高,青年人學會了把自己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並能夠理解:這個個體的情感、思想、興趣點有可能恰好與他人相一致,也有可能不一致,因而也不存在必然的觀眾來關注他的每一個行動和想法。這個時候,這個焦躁不安的少年也就長成了一個坦然成熟的青年。

心理學上相關的理論研究

青少年期,個體在身體上、認知上和社會情感上都會經歷巨大的變化。這個時期他們對於自己非常地關注,自我意識顯著提高,他們似乎有這樣的看法,即像他們自己關注自己那樣,其他人也非常關注他們,而且他人對他們的評價與他們對自己的評價非常吻合。上個世紀60年代,受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影響,Elkind把青少年這樣一些特殊表現解釋為認知發展中的自我中心(egocentrism),他提出了自我中心的兩個維度——假想的觀眾(Imaginaryaudience)和個人神話(personalfable)。專家們認為這樣的心理特徵影響了許多青少年的心理和行為現象,比如對自我意識的誇大感覺、對危險的過分輕視、年輕人的理想主義和對同伴壓力的過度敏感等。假想的觀眾和個人神話這兩個概念一直沿用下來,並被用來解釋青少年一些特殊的心理和行為表現。
心理學所建立的假想的觀眾心理模型心理學所建立的假想的觀眾心理模型

青少年可能持有這樣信念,即其他人像自己那樣的關注他們。他們認為其他人,特別是同伴一直在關注他們、評價他們並且對於他們的想法和行為都很感興趣。這樣的信念導致了對自我意識的強調、對他人想法的過度關注和對於現實和想像情境中他人反應的預期。假想的觀眾使得青少年們必須時刻保持警覺以避免做出任何可能導致尷尬、嘲笑或拒絕的行為。從阿德勒學派的觀點來看,假想的觀眾代表了一個更寬泛的群體,青少年希望歸屬於這個群體並從中獲得自我價值。而一些個體心理學家認為,假想的觀眾的觀念反映了青少年渴望在同伴中顯得重要的願望。“青少年相信他的一舉一動都被關注和評價著,因此當他認為別人對他評價不高時,他就會聯想到自己在群體中的地位,因此而影響到青少年的價值感和歸屬感”。
很多青少年在青春期期間會變得更具自我意識,“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追求時尚、引領潮流又很理想主義,同時還可能體驗到強烈的對個人事務的自主願望和獨一無二的感覺”。Elkind把這些現象定義為“青少年自我中心”,他認為這是一種極端的自我意識,一種認為自己非常與眾不同並且總是受到他人評價性關注的感覺。在皮亞傑的術語中,自我中心是指在沒有能力區分自己和他人。依據這一觀點,Elkind認為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認知發展的一個功能,而假想的觀眾和個人神話是形式運算階段自我中心的產物。
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所經歷的身體和心理上的重大轉變,引起他們對自己的格外關注,雖然逐漸具有了形式運算的思維能力,但是他們對這種思維能力的把握還有欠缺,無法區分自己思考的東西和他人思考的東西之間的差異,Ellind等學者認為這造成了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在此基礎上,由於青少年無法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關注點產生了假想的觀眾觀念,而個人神話的出現則是因為青少年在對自己過分關注的基礎上,過度地區分了自己的感覺。他們無法認識到自己和他人特別是同伴在情感和經歷上存在的相似性和共通性,而是偏頗地認為自己對他人或那些假想的觀眾非常重要,他們的感覺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
傳統的理論認為形式思維的穩固建立會減弱青少年的自我中心。假想的觀眾可以被看作是青少年用來與現實進行對比驗證的一系列假設,在不斷地對比中,他們逐漸認識到自己和他人關注和感興趣的東西並不完全一樣,這時候假想的觀眾就會減退。另一方面,個人神話隨著艾里克森提出的“親密感”的建立也會逐漸被克服。因此,這個最初的理論預測青少年自我中心發展的模式是曲線的。也就是說,形式運算思維早期的青少年自我中心水平比具體運算思維或完全的形式思維時期都要高。

案例

“小時候,母親身懷六甲,還下田勞作呢……”就像天生比別人多了幾根敏感神經,春節,餐桌上,丈夫的一句話又讓婷子的心情瞬間轉陰。
哭、鬧,一語不合,引發“戰爭”。此情此景,在這對新婚的小兩口家庭不斷上演。對婷子的丈夫來說,這次還好,老婆只是躲進房間裡偷偷拭淚,安慰一下就罷。但怎么安慰?被甩在飯桌的丈夫,甚至根本就沒有回過神來———難道,我又說錯了什麼?“不就指桑罵槐,借婆婆的事情來諷刺我無能,責怪我帶一個孩子都叫苦連天嗎?可惡……”如果不是心理專家陳曉荊後來點撥,婷子的丈夫怎么也想不明白。原來,這么簡單的一句話,在婷子聽來竟已全然變味。冤,真冤!家有敏感妻,做丈夫真的很累。
走不出“假想的觀眾”將是悲哀的走不出“假想的觀眾”是悲哀的

比起婷子,剛剛參加工作的泉州某銀行職員小蘭,情況似乎更加嚴重。因為她不僅針對某個人敏感,而且對生活中所有的人和事幾乎都“過敏”。甚者,面對取款的顧客,若是對方揉一揉鼻子,她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沾了什麼難聞的氣息。小蘭有次“慘痛”的經歷,就發生在春節前。有一天,一個同事來家中做客,言談甚歡。但走後不久同事突然打來電話,說自己的錢包不見了,問小蘭錢包有沒有掉在她家裡?同事急,小蘭更急。這話,像一塊零攝氏度的冰水混合物,瞬間就把她從暖烘烘的被窩裡激了起來。當晚,小蘭就歇斯底里地把家裡翻了個底朝天,所有的旮旯牆角,一處也沒有落下……找不到錢包,她一整個晚上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第二天一早,她心急如焚地趕到單位,找到同事一遍遍解釋,就差沒有撕開胸膛把心給掏出來。
幸虧,同事後來自己找到了錢包。小蘭壓在心中的石頭這才重重落地,但想起自己接連幾日提心弔膽,所受的“委屈”,她竟“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同事半開玩笑地哄她:“我給好多人都打電話,怎么就獨獨你的動靜最大?”“去死,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人就是愛多想。要是你的錢包真的找不著了,我會心虛一輩子。”
剖析:他們走不出內心“假想的觀眾”
這是最近發生在泉州的兩個案例。猜忌、敏感、多疑、歇斯底里……生活中,確實有不少像婷子和小蘭這樣的人,對來自外界的東西格外敏感,有時候,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一個細微的動作,甚至毫無意識的眼神,到了她們那裡,都有可能引發嚴重的緊張和不安,甚至爆發衝突。那么,這種敏感的心理究竟來自何處?難道真的像小蘭所說的那樣——“僅僅是因為想得太多了嗎”?
對此,福建省心理衛生學會副理事長陳曉荊並不這么看。事實上,婷子和小蘭,正是不久前她所接診的兩個求助者。仔細分析,心理專家發現:在她們的內心,都存在著異常強烈的“假想的觀眾”心理。陳曉荊解釋說,這才是敏感心理真正的根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