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於1998年啟動俄羅斯、歐亞研究計畫。該計畫的主持人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資深俄羅斯、歐亞問題專家奧克薩納·安東南科。1958年11月,由英國學術界、政界、宗教界和新聞界人士發起創立,當時稱布賴頓協會。主要研究核時代的國防安全和防務政策。

基本信息

介紹

國際性軟科學研究機構,縮寫IISS。1958年由英國學術界、政界、新聞界人士發起創建倫敦戰略研究所,任務是研究核時代日益複雜的安全問題。1971年改用現名。通過吸收大批國外會員和聘請國際上著名學者、軍事權威和政府要人作客座研究員來不斷增加其成員的國際性。另一方面,研究內容也不斷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

擴大,戰略問題不僅限於安全問題的軍事方面,而且還包括社會和經濟資源,以及由於武裝力量的存在和使用對政治和道德的影響。研究課題有:歐洲防務,亞洲問題(東南亞、東北亞、南亞),世界軍事力量對比,軍備控制,戰略武器,中東問題,美國問題等。出版物有《軍事力量對比》、《戰略研究》、《年會報告》等。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機構精簡,辦事和研究效率高。研究人員12~15人(不包括短期的客座研究員),連同行政人員總計不超過35人。第一任所長是阿拉斯泰爾·巴肯。該所擁有66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個人會員2200餘人,集體會員 220餘個。會員大會選舉理事會,理事會決定研究所的大政方針、審查批准會員並任命所的常設領導班子。

研究所的經費渠道有三:會員的會費,銷售出版物的收入,各國基金會(如美國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聯邦德國克虜伯基金會等)、企業、團體的捐贈。

成員

歐洲、北美、中東、東亞以及太平洋等16個國家。研究所的常設班子是國際性的,在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的人員來自許多國家,其中會員來自80多個國家。“會員代表著廣泛的職業和興趣,來源是大學教會、科學、工業、政治、各界和政府官員,既有民間也有軍界”。

會員通常分為四種

會員。必須在戰略、防務或安全問題的研究上有造詣,由對他了解的會員介紹,經理事會討論吸收。會員每年須繳納會費45英磅,新會員同時還要繳納入會費10英磅。

聯繫會員。主要是為在政府內任職的人而設。入會手續與權利同其他會員一樣,但不能參加會員大會投票。

團體會員。政府機構、學校、使館、公司、研究機構、報社等集體組織可作為團體會員參加,並委託數人作為代表參加所里的活動。團體會員的權利與個人會員一樣,但不能參加大會投票。所繳會費為每人每年162英磅,總數不得低於325英磅。

學生會員。學生、研究生和少校以下的低級軍官,經大學的系或其他指揮官介紹可以參加。可使用研究所的圖書館和參加主要報告會,並按時發給《軍事力量對比》和《戰略形勢報告》一份和以優惠價格訂閱《生存》雜誌。會費每人每年7英磅。該所會員目前已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個人會員2200多名,集體會員220多個,但會員的大多數為歐美人士,其他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數甚少。

功能

一是研究所功能,分析各國國防安全與衝突,提出和發展新的戰略構想;

二是情報中心功能,蒐集和提供軍隊和安全方面的情報以及供記者、分析人員和學者廣泛使用的信息;

三是論壇功能,舉辦年會、阿拉斯泰爾·巴肯紀念講座及一系列討論戰略問題的學術會議。

研究方向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成立之初是以核武器的安全和軍控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研究所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側重於論述核時代的核安全和軍控問題的具體含義。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所集中力量從事地區安全項目的調研工作。隨著科研隊伍的壯大,研究所的研

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倫敦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的主旨演講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在倫敦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的主旨演講

究範圍向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的衝突類型和解決方案方面拓展。另外,為美國和蘇聯的軍控專家組織定期會晤也是研究所這一時期的重要任務之一。1980~1990年,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迅速發展壯大,研究人員開始從非軍事的角度研究世界和地區的衝突問題。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與哥斯大黎加、埃及、約旦、朝鮮、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羅斯、泰國、土耳其、辛巴威等國的大學聯合舉辦了一系列主題學術研討會。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藉助這些學術活動進一步理解了冷戰造成的後果、種族衝突的實質、政策變化的依據以及維和、地方軍控等問題。從90年代下半期開始,研究所以全球戰略變化問題作為科研核心工作,並定期舉行專題討論會,從而保證研究所能夠就全球戰略變化問題提供準確、及時的基礎信息和高水平的分析報告。近期研討會的議題集中在伊斯蘭教和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關係方面。

研究項目

(一)中東研究項目。主要研究對象國是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主要研究課題是:薩達姆後的伊拉克、海灣石油等。
(二)亞洲研究項目。關注的焦點是中國台灣、朝鮮半島、克什米爾及邊境衝突、經濟、環境、能源對地區安全的影響。該項目優先研究中國在國際體系中的作用和中國軍隊的現代化問題。
(三)歐洲安全項目。這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與歐洲政策研究中心(設在布魯塞爾)的聯合研究項目。研究人員來自歐盟國家、美國和俄羅斯。主要研究課題有:歐洲-大西洋聯盟面臨的新的安全和防務任務、巴爾幹地區的穩定、安全與防務政策和核武器安全等。歐洲安全項目下設歐洲安全論壇(2001年啟動),主要討論歐洲安全和戰略問題。論壇成員為歐盟國家、美國、俄羅斯的專家學者。
(四)拉丁美洲研究項目。
(五)恐怖主義研究項目。
(六)危機分析研究項目。

研究所的俄羅斯和歐亞研究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於1998年啟動俄羅斯、歐亞研究計畫。該計畫的主持人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資深俄羅斯、歐亞問題專家奧克薩納·安東南科。2001~2004年,俄羅斯和歐亞研究計畫獲得了美國卡耐基基金會的資助。這期間,俄羅斯和歐亞研究計畫的主要研究課題是俄羅斯的區域安全政策。課題組就這一主題先後在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阿爾泰、羅斯托夫和諾夫哥羅德等地舉行研討會。另外,在倫敦為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和中亞各國的領導人定期舉辦關於歐亞戰略問題的講座也是俄羅斯和歐亞研究計畫的一個重要內容。這項活動的目的在於深化俄羅斯、歐洲、美國三方在加強歐亞地區長期穩定、安全和經濟發展方面所進行的合作。同時,俄羅斯和歐亞研究計畫還邀請哈佛大學參與共同定期組織俄羅斯軍官訪問倫敦和北愛爾蘭,其目的是擴大俄羅斯和英國之間的軍事對話、發展民間軍事關係,特別是以此作為協調俄羅斯與英國反恐政策的一條渠道。俄羅斯和歐亞研究計畫由以下幾個研究項目組成:
(一)俄羅斯軍事改革研究項目
俄羅斯軍事改革研究項目於1997年開始啟動。該項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研究工作在俄羅斯與西方,特別是與英國的新生代高級軍事專家之間建立起經常性的接觸機制。在最初的4年裡,該項目成功地把以倫敦為主的俄羅斯軍事狀況研究工作與英國軍事專家為俄羅斯中級軍官舉辦的培訓班結合起來。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所舉辦了一系列有關軍事改革的經濟、社會、戰略、理論和政治方面的研討會。培訓班幫助俄羅斯中級軍官進一步了解了國外的軍事改革經驗,促進了兩國軍官和安全政策專家之間的相互了解。
參加項目研討會的專家來自俄羅斯國防部、安全委員會、杜馬國防委員會、地方部隊、俄羅斯地方政府代表和軍事專家。
項目研究的主要專題有:原蘇聯地區的軍事改革(包括蘇聯的軍事學說)、軍人的非職業化、國防預算、國防信息戰略和安置退休軍官等。當前,該項目主要研究俄羅斯、歐亞國家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研究對象國除俄羅斯以外,還包括烏克蘭、喬治亞、摩爾多瓦和中亞國家。研究方法是舉行國際性的專題研討會(到2004年5月已舉辦15次國際研討會)和向上述國家派遣研究人員進行實際工作。最終研究成果是對國防改革和控制危機的戰略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二)中亞和高加索研究項目

中亞和高加索研究項目於2001年立項。該項目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俄羅斯、歐亞研究的組成部分,主要研究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政治和安全問題,優先研究中亞國家的地緣政治意義和九一一事件以後國外勢力影響在高加索地區的變化及其後果。
2002年阿富汗戰爭以後,中亞五國在美國全球反恐鬥爭中的重要作用日趨明顯,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開始關注中亞地區。2002年6月,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聯合烏茲別克斯坦戰略和地區研究所在塔什乾舉行首次研討會,中心議題是?quot;喬治亞的危機控制戰略"。倫敦戰略研究所與中亞五國將定期舉行有關安全問題的研討會。
(三)俄羅斯區域觀察項目
俄羅斯區域觀察項目。該項目由美國紐約卡耐基公司資助,主要目的是在3年內建立俄羅斯區域安全論壇機制,為俄羅斯的地方精英們(政府、商業組織、新聞單位和學術團體等)搭建一個能夠經常性地討論俄國與鄰國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問題的平台。論壇的議事日程中還包括歐盟和北約東擴、俄羅斯與烏克蘭、喬治亞、原蘇聯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演變、關於俄羅斯與他國聯手在中亞進行反恐、反毒品行動及在消除核武器、生化武器方面的合作等問題。
首屆俄羅斯區域安全論壇會在俄羅斯西北地區召開。與會者主要是俄羅斯地方商界、學術界的領導人,莫斯科的政治家、政府官員和學者也參加了會議。首屆論壇會的主要議題是區域組織之間的貿易與合作。俄羅斯區域安全論壇關注的問題並不局限於俄羅斯西部邊境(從普斯科夫至摩爾曼斯克),而且包括俄國內陸城市(諾夫哥羅德到莫斯科東北部的沃洛格達)。
歐盟和北約東擴至俄羅斯西北邊界,為俄羅斯創造了與歐盟國家進行邊貿交流的機遇,但同時也引發了不少問題,如自由移民、破壞環境和國際犯罪(走私毒品和販賣人口)。在經濟方面,俄國政府不只是開始評估歐盟東擴對俄羅斯與歐洲貿易產生的影響,而且著手發展能源出口走廊,鼓勵歐洲投資商在俄羅斯邊境地區投資。根據形勢要求,俄羅斯區域安全論壇試圖通過高層領導人之間的對話,找到雙方在上述問題中的利益交匯點,建立更廣泛的合作基礎。
(四)烏克蘭和歐洲安全項目
烏克蘭和歐洲安全項目由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與美國哈佛大學聯合主持。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負責定期組織召開研討會,其目的是為烏克蘭和西歐各國的決策人提供一個互相交流和溝通的機會。研討會的主要議題有:歐洲安全與防務政策、提升歐洲軍事能力、烏克蘭和北約之間的合作等。
研討會的主角是烏克蘭軍事、國防、邊防、財政部、總統辦公廳、議會外交和安全委員會的高官。從第三屆研討會開始,摩爾多瓦和喬治亞的代表開始出席研討會,並與烏克蘭代表一起討論上述問題。研討會連續舉行了4年。2001年以後,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沒有再舉辦這類研討會。從已舉行的研討會的議題來看,烏克蘭和歐洲安全研討會可以看作是一個"古阿姆"成員國的國家安全決策人進行廣泛對話的交流平台。

主要活動

每年一次年會,9月舉行,地點不限倫敦,由研究所在世界各地的會員參加,一次討論一個對未來政策和公眾有影響的重大戰略問題。

每年舉行一次“阿拉斯塔爾·巴肯紀念講座”,阿拉斯塔爾·巴肯是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長(1958—1969),1976年去逝後,研究所為紀念他在確定該所成立後十年中的活動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功績而舉辦的。目的是邀請一些重要的國際知名人物、政治家、學者給研究所的人員作演講。

研究所規定每月至少為其會員組織兩次討論會,就當前關心的問題進行討論。另外,還就一些具體題目,包括對研究小組當前研究的成果召開學術討論會,作為大的討論會的補充。

主要出版刊物

每年10月出版一本年度《軍事力量對比》手冊,介紹世界各國軍事實力。

每年5月出版一本《戰略研究》報告,就一年來的重大安全問題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每年以《論叢》的形式發表8─10份專題論文。

定期出版《生存》雙月刊,發表有獨創見解的文章,刊載重要檔案及講話全文以及書刊評論。

每年出版《國際安全研究》、《地區安全研究》彙編“檔案集”,出版一本編入“國際戰略研究所叢書”的讀物。

英國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主要出版物有:《戰略概覽》、《軍事均衡》、《戰略點評》和《生存》(關於常規戰略問題)等定期出版的刊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