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尋芳·上元

《倦尋芳·上元》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描繪了宋時元宵節的景象,上片寫元宵夜燈會及男女幽會的小插曲,下片轉述作者對東鄰女子的追憶。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倦尋芳·上元》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吳文英
【文學體裁】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

倦尋芳·上元
海霞倒影,空霧飛香,天市催晚。暮靨宮梅,相對畫樓簾卷。羅襪輕塵花笑語,寶釵爭艷春心眼。亂簫聲,正風柔柳弱,舞肩交燕。
念窈窕、東鄰深巷,燈外歌沈,月上花淺。夢雨離雲,點點漏壺清怨。珠絡香銷空念往,紗窗人老羞相見。漸銅壺,閉春陰、曉寒人倦。

作品鑑賞

《倦尋芳》,雙調,分九十八、九十七字兩體。上片十句四仄韻;下片九十八字格,十一句五仄韻,九十七字格十句四仄韻。《夢窗詞》中三首詞,都為九十七字格。 
“上元”,即正月十五元宵節。 
“海霞”三句,寫元宵京城街景。言元宵節的京城臨安,街上布置得象海市蜃樓般壯觀漂亮,街市上象空谷吐霧般飄散著陣陣香氣,更顯得朦朧迷人。人們在盼望著夜幕快些下降,使他們可以儘早去觀賞京城中的元宵燈會。“暮靨”四句,記元宵夜的一次男女幽會。“羅襪”句化用李煜《菩薩蠻》詞:“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意境。此言有一位男子(這人可以是詞人自身,也可以是其他人)在暮靄遮蔽下來到一座畫樓下,與樓上一位捲簾而立飾著梅花妝的俏佳人四目相對含情脈脈。那位佳人索興穿著羅襪,大著膽悄悄地跑了出來與情郎幽會,她刻意修飾打扮的容顏簡直可與春光爭艷鬥勝。“亂簫聲”三句,述元宵京城舞女。此言一陣嘈雜的笙簫聲引來了一隊“乘肩”舞女,她們由壯漢子扛在肩上,按舞曲節拍在肩上如風吹柳枝般,扭動著細腰身(此可參看《玉樓春·京市舞女》詞及其注釋)。上片寫元宵夜燈會及男女幽會的小插曲。 
“念窈窕”三句,一“念”字領起,點出三句系追憶。言詞人在元宵夜的燈前月下想起過去曾住在同一條深巷中的那位東鄰女子,但因為年久日遠,在這燈前月下覺得她的歌聲是那樣模糊難覓,她的花容也是那樣的淡漠不清。“夢雨”兩句承上。言詞人好象直入幻夢中,與那位“東鄰女”聚散依依,驚醒後尚覺得漏壺的滴嗒聲就是伊人的如泣似訴的哀怨聲。“珠絡”兩句。言如今這位“東鄰女”已是“人老珠黃”艷香散,徒然念叨往日的春情;而紗窗內的詞人也因年老醜陋而羞於相見。“漸銅壺”三句,元宵游歸來。言銅壺中的酒已漸漸飲盡,抵住了春曉陰寒的侵襲,度過了一夜佳節的人也已倦矣。下片重在追憶。

《倦尋芳·上元》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描繪了宋時元宵節的景象,上片寫元宵夜燈會及男女幽會的小插曲,下片轉述作者對東鄰女子的追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