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書速還

《宋濂借書》 作者:宋濂 宋濂余幼時即嗜學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②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

借書速還
目錄
原文
譯文
寓意
《宋濂借書》
作者:宋濂
出處:《送東陽馬生序》
本文講述了宋濂小時候非常好學的故事
編輯本段
原文
宋濂余幼時即嗜學①,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②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③。以是④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注釋:
①【嗜學】特別好學。②【假】借。③【逾約】超過預定的期約,過期。④【以是】因此。以,因。是,代詞,指代宋濂借書速還這件事
編輯本段
譯文
宋濂小時候就非常好學,但因家中貧窮,沒什麼辦法來買書看,因此常常向有書的人家借書看,並抄錄,按預定的日期歸還。天氣寒冷時,硯台上的墨水都凍成堅實的冰了,手指凍僵了,伸屈很不方便,但抄錄從不懈怠。抄錄完了,急忙把書送還,一點也不敢超過預定的日期。因此人家都願意把書借給我,我也因此能夠讀到大量的書。
編輯本段
寓意
這篇“說”就青年黃允修向作者借書一事發表議論,提出“書非借不能讀”的觀點,勉勵青年應該化弊為利,努力為自己創造學習條件,發奮求學。
擴展閱讀:
1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義烏)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洪武四年因獻詩“自古戒禽荒”一語激怒朱元璋致禍。明初明惠帝的忠臣,學者方孝孺,少時即師從宋濂。
開放分類:
文言文,宋濂,文言文翻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