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喜瑞

候喜瑞

候喜瑞十五歲出科在喜連成搭班演出,十九歲拜黃潤甫為師,是黃師最後一個弟子。 候的嗓音富有沙音、炸音和立音,他的唱宗黃師,大多是簡淨大方、橫平豎直的唱腔,花腔很少。 侯喜瑞因曾執教於科班、中國戲曲學院和北京市戲曲學校,弟子甚多,但能得其真諦者不多。

個人履歷

喜瑞(1892 1983.2.22),字靄如,回族,北京人,原籍河北省衡水縣,出身於勞動人民貧苦家庭。八歲時經勾順亮介紹入喜連成科班學戲,先學梆子老生,又從蕭長華學丑角戲,後來才從韓樂卿正式學架子花臉。韓能戲甚多,也是金少山之師。候喜瑞十五歲出科在喜連成搭班演出,十九歲拜黃潤甫為師,是黃師最後一個弟子。如《戰宛城》、《連環套》等戲,都得黃師真傳。他曾先後與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岩、程硯秋、高慶奎、馬連良等合作演出,搭配和諧,相得益彰。他在四十歲左右時與名淨金少山、郝壽臣鼎足相峙,以身段邊式、工架精美、豪邁爽朗、細緻矯健的藝術風格自成流派,世稱“候派”。

社會評價

候喜瑞的演唱風格與郝壽臣迥然不同,郝以銅錘唱法運用到架子花臉表演藝術之中,而候則是從裡到外的架子花臉的風格。候的嗓音富有沙音、炸音和立音,他的唱宗黃師,大多是簡淨大方、橫平豎直的唱腔,花腔很少。但強調音節的頓挫,形成鏗鏘遒健的特殊韻味,於磅礴中顯細緻。候的念白和唱是一個調門,這點勝過了金少山的唱高念矮。候派的念白比他的唱還要好,他的念音大字清,句中常以爆發式的高音來強調重點語句,以增強氣氛。若閉著眼睛聆聽候的念白,不但能使聽眾精神振奮,並且能知道此人物的性格及其外貌動態。
侯喜瑞幼功紮實,腰腿功夫極好,故身段與工架的豐富、優美為人所不及。他的做工身段乾淨利落、層次分明,氣魄大、颱風好,各種姿勢、各種亮相都極具雕塑美。侯喜瑞刻畫人物極其精細,善於區分同類型人物。侯派劇目中有大段唱工的不多,僅《坐寨·盜馬》等數出,大部分劇目均屬於念、做並重者。

個人作品

候喜瑞的拿手戲有《戰宛城》、《連環套》、《蘆花盪》、《挑滑車》、《擊鼓罵曹》、《群英會》、《長坂坡》、《定軍山》、《陽平關》、《失街亭》、《下河東》、《穆柯寨》、《青風寨》、《丁甲山》、《鬧江州》、《寶蓮燈》、《打堂》、《法門寺》、《打嚴嵩》、《四傑村》、《巴駱和》、《九龍杯》、《兒女英雄傳》等。

成就及榮譽

侯喜瑞因曾執教於科班、中國戲曲學院和北京市戲曲學校,弟子甚多,但能得其真諦者不多。入室弟子有關鴻賓、馬崇仁、袁國林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