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低音提琴

倍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低音提琴(contrabass),擦奏弦鳴樂器。又稱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它是樂隊中音響的支柱,基本節奏的基礎。

樂器簡介

倍低音提琴低音提琴

低音提琴約有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演奏時要將琴放在地上,立著或靠在高凳上演奏。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根弦分別是E、A、D、G,為了避免在低音譜表上過多地加線,其音響比實際記譜低1個八度。有時加入第5根弦,定音為C,或在樂器的頸部加入一個機械裝置,加長E弦,使其可以演奏下面的C音。

樂器特色

弦樂器中形體最大的,音色極其低沉柔和,並且能奏出極美妙的泛音,撥弦奏法可發出隆隆聲,用於 描述雷聲或波濤聲往往恰到好處;慢奏時效果最佳, 不宜快奏;高音部分音質纖弱動人。倍低音提琴體積龐大,需站立演奏。它有兩種基本形制:一種屬於六弦提琴一族,肩斜背平);另一種屬於小提琴一族,肩較方,背微圓。 倍低音提琴是管弦樂隊和交響樂隊中的最低音聲部,多充當伴奏角色,極少用於獨奏,但其雄厚的 低音無疑是多聲部音樂中強大力量的體現。貝多芬就常用它在交響樂隊中演奏重要的鏇律。如他在 第九交響曲的第四樂章開始時,用倍低音提琴演奏的宣敘調,有力地回絕了前三個樂章的主題動機。 還有聖·桑在他的《動物狂歡節》中,用倍低音提琴生動地塑造出笨重、莊嚴的大象形象 。

樂器信息

套用譜號

低音譜號

結構組成

類似於大提琴,但琴弦更粗(且通常使用腸衣弦)

低音提琴琴體更大,琴弓更粗更短,定音比大提琴低八度左右。

使用材質

琴身:木製結構,以槭木和雲杉為原材料配合製造的音色最佳;

琴弦:金屬弦,也有以腸衣為原料;

琴弓:馬尾

樂器構造

擦奏弦鳴樂器。又稱倍大提琴。提琴家族中體積最大、發音最低的弓弦樂器。它是樂隊中音響的支柱,基本節奏的基礎。低音提琴約有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演奏時要將琴放在地上,立著或靠在高凳上演奏 音色莊重而低沉,琴弓約長68~70公分。演奏技術由於受到樂器構造的限制比其它弓弦樂器顯得較不靈活。低音大提琴用於獨奏略顯單調,但一加入合奏中,則使整個合奏發出充實的音響與立體的效果,因而成為管弦樂、室內樂、爵士樂等所有合奏種類的基礎。低音提琴是四度定弦,4 根弦分別是E、A、D、G,為了避免在低音譜表上過多地加線,其音響比實際記譜低 1 個八度 。有時加入第5根弦,定音為C,或在樂器的頸部加入一個機械裝置,加長E弦,使其可以演奏下面的C音。熟練的演奏家可以通過使用泛音來大大地超越樂器的上方的自然音域。低音提琴使用兩種弓子,一種是法國弓,稱為博泰西尼弓。另一種稱為德式或西曼德爾弓,它有一個較長、較細的桿,很寬的扣手,用手握住棍桿的下面(手掌向上)。低音提琴比其他弓弦樂器更多地用撥奏,這一特點使得它除了在管弦樂隊中的扮演角色外也在歌舞樂隊和爵士樂隊中成為重要的節奏樂器

西洋弦樂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