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心理治療

個人心理治療

對患者所處環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變,周圍人(包括醫生)語言、行為的影響(如安慰、鼓勵、暗示、示範等),特殊的環境布置等一切有助於疾患治癒的方法。

圖

概念

所謂個人心理治療法PTI是英文的縮寫),就是通過分析員工不正常的心理狀態和行為能力,採用一定的行為方式,提高員工的認識能力,幫助其解除顧慮,增強對待挫折的信心和方法。它是一個有計畫、有步驟的過程,是針對某一位具體對象而進行的。這一治療方法的目的在於對心理與行為異常者作發展個性與改進人際關係的系統指導。
美國的管理心理學家十分重視在人的管理中採用心理治療的理論與方法。哈佛大學心理學家享利·萊文森提出,要把心理的治療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套用於企業組織的各種人的管理的具體方法中去。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吉爾伯特·萊文博士積極倡導心理治療方法,並將之套用於提高職業意識的實踐中去。

個人心理治療法的具體操作

 1、準備階段

個人心理治療法的實施要點
1、領導者應了解的心理治療的原理有:
1)情緒對行為的調節作用。
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積極情緒,如愉快、喜悅、樂觀、平靜等,可以增加力量,調動員工潛能,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不利於身心健康的消極情緒,如焦慮、憂鬱、恐懼、憤怒等,則使員工情緒不穩,忍受力下降。
2)語言對行為的調節作用。
使用適當的語言可以消除員工心理與生理上的不短短感。
使用不適當的語言,則會加重員工在身心兩方面的挫折感,嚴重的會引起疾病。
3)學習對行為的調節作用。
個體的行為是從社會環境中學習得來的,心理與行為異常是錯誤的和不良的社會壓力影響的結果,故也應可以用學習的方法來消除。
2、及時發現員工的不正常行為,如神經官能症和妄想症。
判斷的依據有:
1)日常生活中:不穩定的願望意向、動機,對人對事的態度變化無常;
2)判斷方面:淺顯,優柔寡斷,意志力衰退;
3)行為上:力求引人矚目、譁眾取寵,為此而不斷撒謊、吹牛、故弄玄虛;
4)心理狀態上:情緒極端化,喜怒哀樂變化無常,可以從極度興奮一下子轉為憂鬱絕望或相反;
5)意志方面: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
3、誘導對象暢所欲言,使其心情舒暢,了解其心理與行為異常的真實原因。
大部分患者的內心是很苦悶的,有的人由於幻覺、妄想,因而疑心重重;有的人因數不清能很好地適應環境而焦慮緊張。 對病人善加引導,仔細傾聽,使他們積鬱多年的思想苦悶得到發泄,症狀就會得到減輕。
4、向患難與共病員工說明治療的目的、意義、方法,以及可能發生的問題,鼓勵其以最大的勇氣配合心理治療過程。
5、進行心理治療的方法有:
1)解釋。指通過收集資料,根據科學的原理,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對象說明心理與行為異常的性質及其規律,消除其曲解和誤會。
2)鼓勵和安慰。即給予同情與支持,使他們感到有人了解自己的痛苦,從而感到有依靠。
3)保證。及時以充分的事實為依據,用充滿信心的態度和堅定的語調,對員工產生多疑或焦慮的若干問題,提出保證甚至承擔責任,以消除其異常情緒。
4)暗示。通過一定的方式,含蓄地、間接地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使員工按一定的方式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信念、行為規範;
6、病人針對自己存在的問題弱點,積極地進行自我鍛鍊,改變思維方式、本性、氣質與生活習慣等,以鞏固已取得的成果。
個人心理治療法的特別提醒  

 1、個人心理治療法效果的好壞,是由以下條件決定的:  

 1)領導者的威望 有威望的領導者同員工的一次談話,效果會比無威望的領導者的無數次談話都好得多。 這種威望,即包括領導職務的高低,也包括領導威信的大小。 2)良好的人際關係 只有發自內心的關懷和幫助,才會取得預期的效果。如果參加治療雙方關係緊張,則不會取得理想的結果,甚至會引起治療者的反感、厭惡以及由此產生的抗拒心理,最後導致異常心理或異常行為的加劇。 3)安靜的環境和適當的方式 注意為對方保密,且要說明方法的意義和作用。 4)多次重複,鞏固治療 在找到心理與行為異常的原因後,還要尋找目前症狀和以往心理相關的聯繫,加強有利於恢復心理功能的因素。 分階段進行治療,多次再學習。 5)重視適應和康復 問題一旦解決,便應使之走上工作崗位,回到社會中去,使其重新適應環境、工作與社會。 2、在作解釋時,避免與之發生爭辯,若對方暫時不能接受時,可換個主題或不作結論。 3、改變一個人的個性與改進人際關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不能急於求成,而應劃分階段,做好長期準備。 4、在提出保證前,應詳加研究,避免作出沒有把握或不負責任的保證。 5、在幫助心理異常的員工提高對其異常行為認識時,如果出現反抗情緒,可暫時停止心理治療,待其恢復平靜時再繼續。 6、心理治療各階段的工作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關聯、相互滲透的。應採用系統的、全面的觀點看待這個方法,有計畫地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