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衝侵蝕作用

名詞解釋

英文:subductingerosion
釋文:又稱構造侵蝕,在板塊俯衝作用下,海溝陸坡一側或上覆板塊前部物質遭受破壞並隨俯衝作用潛入地下,結果在活動邊緣弧前區缺失增生楔的現象。俯衝侵蝕包括前緣侵蝕和底面侵蝕。前緣侵蝕(frontalerosion), 指海溝陸坡一側的重力破壞和坍塌,也稱塌陷構造侵蝕;底面侵蝕(subfaceerosion),指上覆板塊底板發生的磨蝕作用,其結果導致上覆板塊變薄並沉降。俯衝侵蝕導致海溝陸坡側地質單元消失,這時陸殼不僅沒有增長, 反而受到破壞,以致原火山弧的火山岩或深成岩裸露在火山前緣外側的弧前區,如南美西緣安第斯山脈30°~34°S附近地段,侏羅紀火山深成岩帶距離海溝不過15千米,而現代正常火山弧距海溝為50~250千米,與俯衝增生導致弧前區抬升相反,俯衝侵蝕伴隨著弧前區沉降。

板塊百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