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保險理論與實務

信用保險理論與實務

《信用保險理論與實務》是2008年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鳴。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信用保險是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廣義的信用保險還應包括保證保險,因為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承保的風險都是信用風險。在保險學理論中,當權利人向保險人投保義務人的信用風險時,該保險被稱為信用保險;而當義務人應權利人的要求,向保險人投保自己的信用風險時,該保險被稱為保證保險。因此,信用保險與保證保險有時就合稱信用與保證保險或信用保證保險。

信用與保證保險也是財產保險的三大險種之一。它同財產損失保險和責任保險一起,構成了整個財產保險體系。然而在我國,財產保險三大險種的發展是極不平衡的:財產損失保險(即有形財產保險)發展得最快,險種也最多,目前,我國所有財產保險公司都重點經營財產損失保險;而責任保險近幾年在我國各地也正在加快發展,覆蓋面越來越廣;與之相比,信用與保證保險的發展卻步履蹣跚

,國內有些財產保險公司甚至不經營信用與保證保險。另外,就信用與保證保險本身來看,所屬險種的發展也不平衡。由於我國在2001年12月專門成立了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並將出口信用保險作為政策性保險來經營,因此,在信用與保證保險這個大險種中,目前只有出口信用保險發展較為穩健,而其他險種則發展緩慢。究其原因,乃是因為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尚未健全,保險業缺乏大規模經營信用與保證保險的社會基礎。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保險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風險與風險管理

第二節 保險概述

第三節 保險契約

第四節 保險的基本原則

本章小結

本章關鍵術語

本章思考題

第二章 信用保險概述

第一節 信用風險

第二節 信用與保證保險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信用與保證保險的產生和發展

第四節 我國信用與保證保險的發展

本章小結

內容摘錄

第一章 保險學基礎知識

第一節 風險與風險管理

現代保險業是經營風險與管理風險的特殊行業,風險是保險產生和發展的基礎。保險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規避和轉移現實生活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取得穩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保險運行的整個過程就是承擔風險、控制風險、轉移和分散風險,直至補償風險損失的過程,簡言之,就是集中和分散風險的過程。因此,要認識保險的本質,首先要從界定保險的對象——風險人手,進而研究風險管理的方法,分析保險在風險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礎上才能科學準確地認識保險的特徵。

一、風險的概念與特徵

(一)風險的概念

關於風險,並沒有為各學科所一致接受的定義。經濟學理論傾向於將風險與變數聯繫起來,認為風險是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問的變化性。因此,當某一事件的結果存在幾種可能且實際結果不能預知時,就可以認為這一事件存在風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