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詞

信江詞

《信江詞》由清代王賡言所作,是詩人勤政愛民,自律自勉的抒懷之作。

基本信息

【名稱】信江詞

【年代】清

【作者】王賡言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信江詞[1]

凡水皆東流,此水獨西走。

數折入鄱湖,匯澤出湖口[2]。

每當暑雨時,濤起雪山陡[3]。

萬壑皆爭鳴[4],聲如虎豹吼。

玉帶東城南[5],夾岸多楊柳。

宜雨復宜晴,魚鳥樂淵藪[6]。

頗怪名信江,潮汐曾未有。

何不名洙泗[7]?道脈發源首。

何不名廉讓[8]?風俗移童叟。

或曰非是謂,其義別有取。

此邦人情朴,硜硜多自守[9]。

無信民不立,有信交可久。

然諾重千金[10],要期無所苟[11]。

肇錫此佳名[12],千古傳不朽。

余本牧民官[13],循循期善誘。

防民如防川,何敢障以手[14]。

因勢而利導,不至虞掣肘[15]。

作此信江詞,浮以太白酒[16]。

作品注釋

[1]信江:古稱余水。源於江西玉山縣與德興縣交界處之三清山北麓。流經廣豐、上饒、鉛山、橫峰、弋陽、貴溪。流至鷹潭市轉而北入餘江,至餘干縣東南,一江岐為二流:一曰西大河,一曰東大河。西大河徑直西奔,取道瑞洪,直泄鄱湖。東大河經馬背咀,北越珠湖,匯樂安江于樂豐,納昌江於鄱陽縣東,爾後經鄱陽縣南西下鄱湖。全流域集水面積達17000平方公里,幹流長670多里,系我省五大河流之一。  

[2]湖口:江西縣名,因位於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得名。

[3]雪山陡:江中湧起的浪濤,像雪山一般陡。

[4]壑(hè):深溝,谷地。

[5]玉帶:指信江。

[6]淵藪(sǒu):比喻事物會聚之所。淵:魚所處;藪:獸所處。

[7]洙泗:即洙、泗二水。古者二水自山東泗水縣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時屬魯國境,孔子居於洙、泗之間教授弟子。後人因以洙泗作為儒家的代稱。

[8]廉讓:即今之小江河。發源於四川平武縣南,南流經江油至彰明縣入涪江。《南史·胡諧之傳》:“范柏年本梓潼人。帝言次及廣州貪泉,因問柏年:‘卿州復有此水否?’柏年曰:‘梁州唯有廉泉讓水。’”一雲此水飲之使人廉讓,故名。

[9]硜硜(kēng):固執。

[10]然諾:許諾。

[11]要期:約定日期也。

[12]肇(zhào):起始。錫:賜給。此句出自屈原離騷》:“肇錫余以佳名”。

[13]余:我。牧:放牧。這裡引申為“管理”。

[14]障:阻擋。這裡引申為“壓制”。全句說:怎敢憑著手中權力去壓制百姓呢?

[15]虞(yù):憂慮,戒備。掣肘:比喻使人作事而又故意留難牽制。 

[16]浮:罰人飲酒。

作品賞析

《信江詞》是詩人勤政愛民,自律自勉的抒懷之作。全詩內容分為三段。

第一段,介紹流經上饒的信江獨特的地理形勝風光。一般來說,江河皆東流,而信江卻由東向西走,幾經曲折匯入鄱陽湖,經湖口納入長江。

第二段,詩人以信江之名的由來而設問,讚美上饒“守誠信,樂知足”的純樸民風。

第三段,詩人表達自己身為知府,當盡心盡責地教化民眾,因勢利導,使民眾得以安居樂業。並接著表明心跡:作此信江詞,就是我為官的戒律,我首先自罰一杯,警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說過的話。

作者簡介

王賡言,明代進士,字簣山,山東諸縣人。以吏部郎中出知信州。他為人和厚勤敏,在任七年,修廢舉措,尤重人才。後被薦升為江西江南糧道。有《簣山堂詩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