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數位化與預測

信息數位化與預測

1.2 2.1 3.1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氣象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6月1日)
平裝: 32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2947651
條形碼: 9787502947651
商品尺寸: 20 x 13.8 x 1.6 cm
商品重量: 381 g
ASIN: B002FKAZ6M

內容簡介

《信息數位化與預測》除了針對重大自然災害可以直接為預測行業提供不同於現行體系的天氣預測方法外,也為研究物質或事件變化、老化等問題提出了分析手段,並提出如何應對不穩定能量的減災、防災措施等問題。形式上綜述了當代科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存在問題,實質上涉及了自然哲學的認識觀,以方法的使用性揭示了自然、社會科學中各個領域中變化事件的本質性和處理方法。

目錄

談“格物”與演化科學(代序)
站在第一線,走出300年(代前言)
第一章 問題概述及波動與渦動
1.1 問題概述
1.2 Rossby方程及其“波動”問題
1.3 環流定理與第二攪動及渦、波的基本特徵
第二章 數量的科學性與物質結構(Diagrams)性
2.1 數量的不完備性
2.2 300年數量分析的遺漏
2.3 結構轉換與數量不穩定
2.4 斜率、曲率與“物極必反”
第三章 非線性與演化的轉折性
3.1 歐拉語制的非線性特徵
3.2 歐拉語制渦度方程
3.3 拉格朗日語制的非線性
3.4 非線性之謎
第四章 第一推動的科學性與攪動的過程物理性
4.1 非慣性系概念的具體化
4.2 時間是什麼
4.3 攪動與攪動能
4.4 物理量、參數維與變化事件
4.5 預測科學的基本問題
第五章 非規則信息與區域信息數位化
5.1 區域性特殊信息數位化與災害天氣預測
5.2 V-3θ圖的數位化設計及其功能
5.3 主要災害天氣的結構特徵
5.4 主要災害天氣舉例
第六章 自記“振盪”信息的數位化轉換
6.1 概述
6.2 災害天氣自記信息的數位化
6.3 建議與討論
附錄:2008年重大自然災害預測分析
附錄1 乾旱與中、長期預測
附錄2 2008年1月中國南部雪害、冰災淺釋
附錄3 緬甸風暴
附錄4 汶川大地震前後的大氣結構變化
附錄5 6·12對話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