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旨

俞旨,漢語辭彙,意思是表示同意的聖旨,出自 宋 司馬光 《辭樞密副使第三札子》。

引證釋義

宋 司馬光 《辭樞密副使第三札子》:“臣前者兩次曾辭免樞密副使,未奉俞旨。”

宋 陸游 《謝致仕表》:“奉祠雖佚,竊食靡安,茲洊貢於忱辭,始恭承於俞旨。”

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又俞旨(袁可立)準辭本身誥命。”

明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題敘毛文龍奇捷疏》:“行巡按御史覆勘,再為議序以侯俞旨施行。”

《明史·方從哲傳》:“ 從哲 乃叩首 仁德門 ,跪俟俞旨,帝終不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 賈 屢疏恬退,未蒙俞旨,未幾而禍作矣。”

1.

宋 司馬光 《辭樞密副使第三札子》:“臣前者兩次曾辭免樞密副使,未奉俞旨。”

2.

宋 陸游 《謝致仕表》:“奉祠雖佚,竊食靡安,茲洊貢於忱辭,始恭承於俞旨。”

3.

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又俞旨(袁可立)準辭本身誥命。”

4.

明 王在晉《三朝遼事實錄·袁可立題敘毛文龍奇捷疏》:“行巡按御史覆勘,再為議序以侯俞旨施行。”

5.

《明史·方從哲傳》:“ 從哲 乃叩首 仁德門 ,跪俟俞旨,帝終不報。”

6.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賈奉雉》:“ 賈 屢疏恬退,未蒙俞旨,未幾而禍作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