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投資證券化

保險投資證券化

隨著商品經濟、信用制度的高度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保險投資出現了證券化趨勢,資本市場也成為保險投資的主要場所。這是因為證券市場上的投資工具更符合保險經營的特點。保險投資證券化就是利用保險基金的時間差,在資本市場購買債券、股票等有價證券,增加保險資金的收益性和流動性。證券化處理可以使絕大部分流動中的保險基金迅速轉化為長期資金,並通過證券買賣又可隨時轉變為現金,使得貯存於銀行活期往來賬戶的各種準備金縮小到最低限度。隨時調整資金結構,從而取得最佳投資收益。

發展背景

保險投資證券化相關書籍
保險是通過建立保險基金。進行風險分散、經濟補償的一種經濟保障形式,保險投資必須堅持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三項基本原則。這一基本原則決定保險企業投資方式的選擇以及投資規模、投資結構和投資比例的確定,並最終影響到投資的效益。

(一)國際金融市場融資結構的變遷為保險投資證券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市場融資結構發生了重大變革,直接融資逐漸取代間接融資,占據了金融市場的主導地位,發行債券、股票日益成為社會融資的主要渠道。如l996年,美國歐盟等國家證券在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占到65%,證券市值占GDP的比例美國為244%、德國為133%、印度為94.4%。金融市場融資結構的這種變化為保險業創造了有利的投資機會,而保險資金所具有的長期性、穩定性、規模性特徵又恰好與這種變化的要求相吻合,使得證券投資在保險公司的金融資產結構中的比重越來越高。據統計,全球證券市場上有40%的投資資產為各國保險公司所控制。

(二)保險業的迅速發展和保險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加快了保險投資證券化的發展步伐。在20世紀,世界經濟一直保持著穩定的增長態勢,國際保險業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長,1998年全世界保險業保費收入近4萬億美元,保險業總資產達到約8萬億美元。保險業的迅猛發展,給保險公司帶來巨額收入,大大增強了保險業的資金實力,使它們成為資本市場上非常重要的投資者。

(三)世界各國普遍放鬆對保險業投資的限制,為保險投資證券化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8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浪潮席捲全球,各國紛紛放鬆對金融業的嚴格管制,實行相對寬鬆的監管政策,各種金融機構之間業務相互交叉和滲透不斷加劇,保險業為了應對經營環境的變化,加速了向證券業的滲透和融合,使證券投資成為保險公司最重要的資金運用方式,保險公司的盈利也越來越依賴於證券投資所帶來的收益。

(四)投資品種的多元化為保險投資證券化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國際資本市場發展勢頭迅猛,金融創新活動日益活躍,為保險公司提供了豐富的投資品種、多元化的避險手段和良好的投資環境,進一步拓展了保險投資證券化的選擇空間,使保險公司能夠通過合理安排資產結構和有效的證券投資組合,高效安全地運用保險資金。

另外,國際保險市場日益飽和,業務日趨競爭激烈,保險供給山現嚴重過剩現象。大多數保險公司在保險經營過程中不但沒有取得盈利,反而山現了巨額的經營虧損,不得不通過擴大資產投資的方式來提高盈利水平,彌補承保虧損,這是國際保險投資證券化取得較快發展的內在動力。

發展必要性

保險投資證券化中再集團與國開行全面合作
(一)保險業金融合作是中國保險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中國保險業迅速發展,保費收人每年都大幅增長。保費增長率達30%,截至2005年保費收人已達4927億元。但如此龐大的保險資金,運用渠道非常狹窄。中國《保險法》第104條明確規定:“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限於在銀行存款、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資金運用形式”,“不得用於設立證券經營機構和向企業投資”。存款和國債利息與保單預定利率之差就成為保險公司收人的主要來源。而1997年以來,銀行儲蓄存款利率7次下調,存款利率達到歷史最低點,保險公司由於受到投資渠道的制約,無法採取規避利率風險的有效利用,保險資產蒙受著巨大損欠,資金保值能力越來越低,保險業的發展面臨極大困境。

(二)金融合作是中國入世後保險業的必然選擇

根據WTO的有關協定,中國入世後將在5年內完全開放中國的保險市場,屆開寸保險業將面臨著國際保險集團的巨大衝擊。外國保險公司的資金投資渠道比較暢通,可以投資股票、國債、企業債券,甚至以直接投資的方式進人房地產領域,獲取豐厚的投資回報,從而可以通過低費率、支付高代理費的方式進行保險商品傾銷,搶奪國際保險市場份額。實施金融合作,有利於中國保險業經營方式南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逐步增強中國民族保險公司的經濟實力,提高國際競爭力,奠定中國保險業的經濟基礎,化解保險市場開放對中國保險業帶來的巨大衝擊。

(三)保險投資證券化是中國金融改革的必然選擇

保險投資證券化是國際保險業發展的新潮流,對各國金融市場結構和金融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代表著保險業與證券業混業經營的發展新方向。保險投資證券化是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現實選擇,有利於形成銀行、保險、證券業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場格局,因此中國應該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保險投資證券化發展。

保險投資證券化是保險公司為了取得預期的收益,將保險資金投向資本市場,用於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使它們的投資結構向證券化方向發展。保險投資的證券化發展,不僅促進了證券市場的發展和繁榮,而且能使保險公司獲得相當可觀的投資收益,提高保險業經營的穩定性和償付能力,是保險業逐步走向與證券業混業經營的新趨勢,必將對各國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對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採取了“金融抑制”政策,使大量的保險資金只能以銀行現金、銀行存款的方式低效運行。雖然近年來中國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的積極步驟,但與國際保險業投資證券化的發展潮流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從長期效應來看,逐步全面放開中國保險資金的投資方向和投資比例的限制,加快中國保險投資證券化的發展步伐,對中國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有助於形成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場新格局。

加快條件

加快保險投資證券化,實現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將促進兩者共同發展、壯大,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如何在中國加入WTO的過渡期內加快保險投資證券化,關係到中國保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長期發展,意義重大。

1.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

從1999年10月起,中國允許保險資金投資證券投資基金。一方面,允許各保險公司的資金依據總資產的10%~15%不等比例進入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允許分紅壽險、投資連線等新型壽險產品,設立獨立帳戶部分或全部進入資本市場。保險資金投資基金已超過200億元,成為基金市場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為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證券市場做了很好的嘗試。新《保險法》表明,今後保險資金的運作主要集中在資本市場,為保險投資證券化開闢了政策空間。

但是,中國金融業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貨幣市場、保險市場、證券市場三者之間有著嚴格的分離,儘管保險市場已經通過產品銀行代理等方式從外部向貨幣市場滲透,但作為銀行的表外業務,影響還是小的。而保險投資證券化,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必須和資本市場的經營主體,如證券經營機構等發生密切合作,這將對中國的分業監管模式提出巨大挑戰。如何在當前全球金融業混業經營的潮流下,調整中國的金融監管模式,以監督償付能力為核心,加大監管力度,使之順應金融實踐要求,更好地促進金融市場效率的提高,政府監管部門必須迅速作出反應。

2.資本市場的健全與完善

加快保險投資證券化,必須以健全、完善的資本市場為基礎。保險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現有的金融市場條件。中國資本市場儘管發展很快,但存在很多問題,違規交易頻繁,嚴重影響投資者的收益。資本市場金融工具期限結構偏短,以傳統品種為主,金融衍生工具稀缺,阻礙資本市場自身避險功能的發揮,不能滿足壽險公司控制長期風險的需求。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金融衍生工具已被廣泛採用。相比之下,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交易品種單一、結構殘缺、避險工具稀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幾乎沒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種種限制,嚴重製約了保險投資的需求。

必須儘快健全和完善資本市場,防範政策因素導致的資本市場系統風險和道德風險,尤其要大力推進金融工具創新,滿足保險投資證券化的需求。要改變債券市場產品品種偏少、利率結構不合理的局面,增加浮息工具、變息工具、可轉換工具,提高整個市場流動性,增加中長期債券和公司債的發行和交易規模,滿足保險投資的需求。

就股票市場而言,加強監管,規範市場交易,促進金融創新與保持金融市場穩定並舉,儘快推出市場統一指數,並在此基礎上推出指數期貨、期權、掉期等衍生金融工具,推出市場作空機制,推出長期交易品種,力求資本市場工具的多樣化,保持各類證券在期限、性質、風險度和收益上的差異,使得保險投資可以選擇不同期限、不同性質、不同風險和收益的證券組合,形成多種投資結構,既可以適應不同性質的保險基金的需要,同時又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本身的避險功能,提高保險公司在資產負債管理中應付重大風險的空間,從而提高投資收益。

3.投資主體的自我約束與完善

保險企業是證券化運作的主體,投資主體的自我約束與完善也是保險投資證券化順利實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保險企業只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經營管理,才可能為高水平、高收益的保險投資提供根本的制度保證。

首先,保險企業要儘快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有關準則進行股份制改造,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通過股權結構多元化,加強和完善企業的外部監督和內控機制,加大公司運作的透明度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有效地維護股東的權益。只有維護股東的權益,保險公司才能健康發展。

第二,建立和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保險投資證券化運作的效率如何,根本上取決於投資人員在資本市場的業務操作水平。因此,引進、培養一批既了解保險市場的基本要求,又熟悉資本市場運作手段的專業人才是當前保險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保險企業要徹底改變舊的用人機制,以現代管理理念管理人才,既要體現勞動力在企業經營成本中的份額,更要承認、重視員工活勞動在EVA創造中的巨大貢獻,允許員工的活勞動參與利潤分配,引進股票、期權等金融手段,把員工的收益與公司的長期業績直接掛鈎,使員工能對自己的長期收益作出理性、合理的預期,對自己的投資行為作出契約化安排,保證保險投資證券化的順利進行。

保險投資證券化,保險資金直接進入資本市場,一方面將增加資本市場的資金供給規模,增強市場的穩定性;另一方面,保險資金的收益性與流動性也會得到顯著提高。同時,保險投資證券化還將積累經驗,為將來銀行資金證券化的進行奠定基礎,最終實現貨幣市場、保險市場、證券市場的順利對接,在更大規模市場基礎之上進行資源配置,提高中國金融市場的運作效率,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基本思路

(一)加快保險、證券行業的發展和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在中國,無論是保險業還是證券業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保險業與證券業相互之間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保險風險證券化能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如何透過信用評級公司或投資公開說明,使投資者能夠了解保險風險證券化對其投資組合的有益之處。目前中國保險、證券行業在市場公開程度、信息披露制度、商業誠信方面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和市場培育,才有可能為保險風險證券化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二)加強對巨災風險的研究

保險風險中巨災風險等費率的釐訂還存在不確定性。中國是一個地震、洪澇災害等發生頻繁的國家,以地震風險為例,由於地震損失估計模型的建立涉及地質、土木、非壽險精算、信息技術等多種專業,雖然有關專業技術在實務上已可以運用於巨災風險證券化,但許多相關假設仍有待研究人員作進一步的研究。

(三)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技術儲備,降低保險風險證券化實施的門檻

實施保險風險證券化的固定成本門檻較高。保險風險證券化涉及的專業人才,除包括巨災風險等保險費率釐訂的專業技術人員外,在證券化機制的建立過程中,亦需要證券承銷商、信用評級公司、法律人員、會計人員等多方的積極參與。由於證券化的固定成本門檻較高,並非每種巨災風險都能夠實現證券化,還需考慮社會整體風險的數量是否可以達到經濟規模以攤銷最低固定成本

(四)分階段、有重點地推進保險投資方式的證券化,逐步放開保險資金運用方向的限制

1.允許保險公司參與各類債券的發行和交易。在現有的法律規定下,保險公司的資金投資渠道有限,難以發揮保險的金融功能,進行市場的資金融通。所以,要推進中國保險投資證券化必須允許保險公司參與各類債券的發行和交易,人們可以逐步放寬保險公司資金流動方向。首先,允許保險公司購買一些國家發行的政府債券和低風險的企業債券,部分政府債券和低風險的企業債券可按照一定的比例向保險公司定向配售。其次,在中國金融市場基本成熟時繼續放寬限度,允許保險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自由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讓保險公司的資金更多地進人資金融通市場,增加社會資金流通速度。最後,在金融市場完全成型時允許保險公司直接地從事債券的現貨和期貨交易,最終提高保險公司的收益率和使得保險公司積壓的大量資金在金融市場上全面流通。

2.允許保險公司以購買證券投資基金的方式間接進入證券市場,從事一級市場基金的發售和二級市場基金的買賣,逐步改善保險資產的投資結構,提高證券投資的比例,實現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

3.南保險公司單獨或與其它金融機構合作的形式共同發起設立證券投資保險基金,委託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和運作,出資方按投資比例分享利潤、共擔風險,使保險資金以投資基金的形式直接進人證券市場。

4.保險公司作為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起人,成立專門的保險基金管理公司,對保險基金的運用進行專業化管理,使保險公司根據保險資金期限的長短、公司償付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採取相應的投資策略,合理安排投資組合,這樣既有利於控制保險投資的風險,又有利於提高保險投資的收益率。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