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清真西寺

保定清真西寺

保定清真西寺座落在保定市南市區清真寺街中心,始建於明朝萬曆丙辰年(公元1616年),至今已有396年的歷史。建築風格系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築,清真寺大門三道,旁門兩道,正門一道,正門上方有一塊漢白玉石匾,石匾上有馬良(民國間原山東省長)題寫的棗核體清真寺三個大字。

保定清真西寺

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南市區清真寺街。該寺始建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由當時守營都司官法某捐資購置12畝土地,遂建起禮拜大殿和沐浴室。後由掌教吳天元、伊瑪目馬玉麟主持集資蓋起南北講堂及對廳。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馬紹良、馬國仁出資改建了沐浴室等。該寺坐西朝東,面積南北長100米,東西寬50米。

清真寺簡介

寺正門上端嵌書有“清真寺”的漢白玉石匾,兩側各有旁門。進正門有3間對廳,順旁廊直通大殿。禮拜殿有3門,正門上橫木匾題:“普慈今世獨慈後世”,兩旁抱柱楹聯:“貴聖賢在西域創經典創古教認主獨一”、“眾穆民來東土遵聖行守清真歸信無二”。禮拜殿共21間,後窯殿為八角古亭建築形式,高7米,上橫匾題:“天房在望”,柱聯題:“主總無形心可悟”、“事留退步品真高”。殿內可容400人禮拜。殿北拱門上方嵌刻有“建禮拜寺記”方形石碣。南北講堂各6間,沐浴室13間,左右配房各2間。該寺曾是當地經堂教育中心,培養了大批宗教人才和學者。1987年由政府資助進行了全面維修。1984年被列為保定市文物保護單位。保定市伊斯蘭教協會設在寺內。

本寺建築布局合理勻稱,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古代宮殿式建築,也是我市保存完好的明朝建清真寺,全部使用面積為2761平方米,本寺另有民房42間半分布在清真寺周圍.三百九十二年以來,在歷屆阿訇和本坊廣大穆斯林民眾不斷拿乜貼出錢財出人力才使清真寺的完美建築保存至今。

清真寺阿訇

自光緒年以來,在本寺任職的阿訇有吳天無、馬玉麟、謝晉卿、李三阿訇、李四阿訇、楊覲元、郭王阿訇、李濟清、劉士明、劉紹堂、劉學真、楊寶齋、尹寬、劉克儉、馬文蘭、馬瑞林、張英傑、張清廉、丁文才、楊七龍等阿訇。保定清真西寺教門興盛人才輩出,有據可知的有謝晉卿、楊覲元、安士偉、楊寶齋、楊永昌、韓榮光、楊東文、平恩毅還有何茂清、馬文元、楊德光、林謙、郭清泉、石錫恩等阿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