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植物園

保定市植物園

保定市植物園位於河北省保定城區北部,是在原紅旗苗圃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它南臨黃花溝,西臨陽光北大街,距北外環500米,總面積110公頃,計畫投資1.14億元。植物園主要由主門廣場、花園大道、溫室區、草花園、春花園、秋色園、盆景園、樹木園、竹園、岩生水生植物區、藥用球根宿根花卉園、管理服務區、引種馴化區、遊人中心、情侶園、體育場等15個功能區組成,是一個集科普、休閒、娛樂為一體、充分體現植物景觀、鄉土文化和生態效應、具有“城市森林”特徵的綜合性園林。

基本信息

簡介

保定市植物園保定市植物園
保定城區北部的保定市植物園是在原紅旗苗圃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它南臨黃花溝,西臨韓村北路,距北外環500米,總面積110公頃,計畫投資1.14億元。 2000年3月開工經過不斷建設,有主門廣場、花園大道、春花園、秋色園、樹木園、竹園、岩生水生植物區、藥用球根宿根花卉園等景區,共收集名貴植物190多種。2011年徽園建設完成。

主門旁巨石上的“保定植物園”五個朱紅大字是我國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為園題寫的。

主要景點

主門廣場

主門廣場主門廣場
主門廣場面積為1.2萬平方米,全部用花崗岩鋪裝而成,圖案為巨大的年輪形,其寓意在於表明我市的歷史悠主門廣場久、源遠流長。廣場前花帶由黃、綠、紫三色構成,猶如雨後的彩虹飛架於主門廣場之上。廣場上擺放著七顆不同顏色和形態的原石,按北斗七星的形式擺放,故稱為“七星石”,原石上都刻有每顆星宿在古天文學中的名稱,如天樞、天權、開陽、玉衡等。主門旁巨石上的“保定植物園”五個朱紅大字是我國著名書法家劉炳森先生為我園題寫的。植物園的主門由11顆仿真古槐分三組構成,最粗的直徑6米,最高達25米,大樹滄桑古樸、氣勢恢弘、栩栩如生。選擇古槐做主門,是由於槐樹是我市的市樹,是古城象徵,可以充分體現我市的歷史文化特色。整個廣場以硬鋪裝為主,虛實結合,為廣大遊客提供了一處開闊壯觀的觀賞空間。

花園大道

保定市植物園花園大道
花園大道是入園後的第一組景觀。花園大道長315米、寬40米。主景為中間22米寬的綠地景觀區,它主要體現“以人為本,天人合一”、“人與自然有機保定植物園結合”的哲理,根據自人始之時與大自然的關係到現今與大自然的和諧共處的關係,將其分成8個景觀區域。
第一景,七彩廣場。該廣場作為主門廣場的延續,選取七色花崗岩鋪設,其寓意是提示人們進入了千變萬化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同時也表現了植物園喜迎佳賓的心情。
第二景,自然綠地區。該區作為主門的背景,仿自然的植物、山石布置,寓意人類初始階段宿命完全依附於自然。並充分體現其自然綠地之美。
第三景,規劃豐花區。該區採用西方園林的規則式布局方法,中間種植草花,草花色彩搭配協調、隨季節更植物園鬱金香展換。寓意人類與自然經歷了數萬年的鬥爭後,人類從依附自然改造自然,從草莽走向規範的階段。這一時期也是規則式園林在西方興盛之時。
第四景,童子印廣場。該廣場採用白色鋪裝為基礎,並布置水波紋圖童子印廣場案,其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甲骨文的“水”字形,有自由流動的內涵,本區寓示人類渴望衝破束縛,走向自由的願望。在黑色的大理石上刻有我市十
佳少年留下的手印、腳印,象徵著將來他們必然是國家建設的棟樑之材。
保定市植物園鬱金香
第五景,全心玫瑰園。該園用各色月季組成心形圖案,並且大小不一、錯落有致。寓意人類由改造自然到熱愛自然的過程,心形圖案的排列代表人類的各種美好情感和人類對自然的深厚感情。在心形前端有一漢白玉圓球,取其圓滿團圓之意。該園的主體平面形狀為魚的形狀,據考古學家及生物學家研究發現,人類最早是由魚起源而來,故此園有追溯人類起源,弘揚人類美好情感之寓意。
第六景,日晷曲水廣場。該廣場是花園大道的高潮景觀。古代人們利用自然日照之理髮明了日晷為人計時所日晷曲水廣場用,該廣場採用了這一設計理念。日晷放置於一池碧水之中,周圍環繞十二生肖浮雕,通過日影變化便可知時刻,把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工藝完美的結合起來。在日晷曲水和豐收圖騰之間利用一溪曲水相連,為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一個代表性景點——“曲水流暢”。
第七個景點為豐收圖騰廣場。該廣場分為3個小廣場,兩側廣場上布置12根圖騰柱共24根,上面雕刻能夠代
豐收圖騰廣場
豐收圖騰廣場豐收圖騰廣場
表節氣特色的植物、動物或氣象來刻畫和表示二十四節氣,故稱為二十四節氣柱。中間廣場上為天地圖騰柱象徵天與地,雕刻了女媧造人、盤古開天闢地等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和龍鳳圖案,柱下為植物組成的太極圖。寓意人類只有做到與自然有機結合,才能與自然協調有序發展,做到“天人合一,物豐人賢”。

春花園

春花園春花園
春花園位於花園大道的東側,它主要以觀花植物組成,春季以紅粉色系的桃、梅、春花園李、杏、櫻花、海棠等植物為主,配以同期開花的黃白色系的迎春、連翹、繡線菊,以及藍色系的紫丁香等花灌木。陽春三月,此園繁花似錦,五彩繽紛,猶如置身於花的海洋之中。夏季有流蘇,灤樹,合歡、蝟實、錦帶花,月季、百日紅等植物開花不斷。它不僅有觀花喬木、觀花灌木、觀花藤本,還有修剪精細的大面積草坪襯托,充分體現了園林植物景觀美。

秋色園

秋色園位於花園大道的西側,以銀杏林、五角楓林為基調再配以其他觀果、觀葉植物如黃櫨、紫葉李等,林下點綴花葉錦帶、桂香柳等彩葉灌木及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等組成的花徑,作為本園最為突出的特色。此園一年四季彩葉繽紛,尤其在秋高氣爽之時,漫步園中,那紅彤彤、黃澄澄的秋葉秋果更是美不勝收。到了冬季秋果不落,更可引來百鳥啼鳴。是遊人秋遊、賞葉、觀果的好去處。

樹木園

樹木園位於植物園的東北部,其中又分為梧椴園、木犀園、槐香園、槭樹園、楊柳園、松柏園、忍冬園、木蘭園等小園區。全園集中種植了15目共35科植物,以喬木為主,配以草坪、花灌木及野生花卉,形成本市最大的林地景觀。走進此園,林木繁茂、鬱鬱蔥蔥、百鳥爭鳴,猶如回歸自然,令人心曠神怡,是節假日舉家出遊、野餐、休憩的理想的“城市森林”。

觀竹園

竹園位於植物園北部堆成的丘陵陽坡。全園蒐集能在保定生長的竹子品種,大片栽植,形成曲徑通幽、竹林夾徑的景觀意境。竹園是具有典型東方園保定植物園林魅力的園區,宋朝文學大家蘇東坡的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充分道出了人們對竹的熱愛。林中所建竹籬茅舍和疊瀑清流,同各種竹子構成充分體現我國悠久的竹文化的獨特景觀。
除了以上一些著名的景點之外,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人造滑草項目,該項目相當刺激,而且園方對遊玩的孩子的年齡沒有任何的限制,只要是交錢給一個村民模樣的人之後,就可以坐著一個類似於家裡用來給2歲以內孩子洗澡用的澡盆,從陡峭的山坡上滑下來,而且據老闆講,兩歲的孩子也都可以從山坡上滑下來,據該項目的老闆稱保定市公安局已對該項目進行了保護,從而該項目拒絕大人對孩子的"多餘"保護。

徽園

在植物園內東南角,有一座占地面積60餘畝的“徽園”,由多座始建於明清的徽式古宅院組成,主要建築材料全部從安徽舊址搬遷而來,再按原構造復建而成。這些建築全部是由保定保定植物園徽園藏家劉希樂從安徽購買後捐獻給植物園建博物館的。2011年6月份完成內裝後,這組古徽宅將逐步變身多座主題博物館,向市民免費開放。這十二棟徽式老宅第,年頭最早的是明中期的“翰林第”,最晚的是清晚期的“槐隂第”。最大的一棟有600多平方米,最小的300多平方米。“翰林第”系明中期所建,已有400多年歷史。這家明清兩代共出過三個進士、一個翰林,屋內的梁都是少見的“官帽梁”。雖然年代久遠,但屋內木結構仍然保存完好,尤其樑柱上一對魚身龍頭木雕貼金“鰲魚”,熠熠閃光透出霸氣。“大夫第”具有三進“步步高升”格局,面積600多平方米,系明末清初所建。規模如此之巨的徽式古宅建築群,不但為北方最大,甚至在安徽當地也很難如此集中地見到。

交通指南

市區乘坐乘30路、客運中心站乘坐52路、火車站乘坐105路植物園站下車即到;
市區新開通62路植物園南門下車即到;
市區乘客也可乘坐37路、65路金融學院西門站下車前行500米即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