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12月,隸屬於中國保利集團公司。前身是2000年2月成立的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是國有中央企業中唯一的專業文化產業企業集團。

基本信息

簡介

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11年5月13日,入選第三屆“文化企業30強”。2012年5月18日,入選第四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2013年5月17日,保利文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入選第五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成為自2008年該獎項推出以來,僅有的2家實現五度蟬聯的文化藝術類企業之一。

2010年保利文化三項主業以“渠道為先、內容強勢”為戰略導向,不斷擴充劇院院線、藝術品購銷網路和電影院線等“渠道”規模,強化與之匹配的演出劇目、藝術品經營和影視製作等“內容”生產,公司經營業績再創新高,並在年內完成了股份制改制。2010年,保利文化實現合併營業收入10億餘元,實現利潤總額4億餘元,上繳稅費2億餘元。截至2010年底,保利文化合併總資產超過20億元。

保利文化旗下的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劇院管理業務,經營管理的大劇院數達到20家,管理資產總額超過110億元,2010年保利院線完成演出近3000場。此外,北京保利拍賣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品拍賣企業之一,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成交額多次位居國內榜首,2010年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成交額分別為33.1億元和52.8億元。保利文化旗下的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已擁有保利萬和電影院線及遍布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的數十家終端影城。截至2010年底,保利影業擁有直營影城5家,全年實現票房收入7780萬元,保利萬和院線擁有加盟影城44家,全年實現票房收入近2億元。

1、演出與劇院管理業務

保利文化經營管理北京保利劇院、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東莞玉蘭大劇院、武漢琴台大劇院、深圳保利劇院、河南藝術中心、惠州文化藝術中心、煙臺大劇院、常州大劇院、重慶大劇院、溫州大劇院、泰州大劇院、武漢琴台音樂廳、合肥大劇院、馬鞍山大劇院、青島大劇院、麗水大劇院和寧波大劇院等國內一流劇院。2011年,保利劇院管理公司又先後與呼和浩特烏蘭恰特大劇院和張家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簽約,使經營管理的大劇院數量達到21家,擁有觀眾廳39個、觀眾座位4萬餘個。2010年保利院線完成演出近3000場,2011年1至8月份完成演出2200餘場。保利劇院管理公司在做大院線網路平台的基礎上,以院線資源為依託,努力打造“保利演出及創意製作平台”和“劇院工程建設諮詢平台”,進一步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其所屬北京保利演出有限公司的演出、創意設計製作業務能力已位居國內前列,2009年成功組織製作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運動會閉幕式及大型文藝表演《輝煌的記憶》,2011年8月成功組織了“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閉幕式。在原創內容方面,保利演出公司製作了音樂劇《三毛流浪記》,並於2011年7月16日在北京保利劇院成功首演,觀看演出的觀眾無不被充滿感染力的旋律和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所打動。目前該劇目正在保利劇院院線開展全國巡演,計畫至2012年底將舉行150場演出。

在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完善業務流程的同時,劇院公司率先制訂出行業標準與規範,出台了針對各類演出藝術水準的國內首部《行業標準》和《劇院經營管理規範》,得到了業內同行的廣泛認同與推廣。目前劇院公司管理的全國21家一流劇院,均為當地文化宣傳的重要載體,肩負著傳播主流文化、普及高雅藝術、滿足市民文化需求的責任與使命。劇院公司以“精品劇目+全國院線巡演”的運營模式,在引進並打造眾多精品文藝演出的基礎上,發揮了文化宣傳平台及文化傳播中心的作用,為普及高雅藝術做出了積極貢獻。

2、藝術品經營與拍賣

保利文化以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為核心,以保利藝術中心有限公司(文物商店)、保利藝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廣東保利拍賣有限公司為補充,著力打造藝術品經營產業鏈,為社會提供從藝術品鑑定、徵集,到宣傳、展示、保管、修復的全方位服務。

北京保利拍賣是中國最大的藝術品拍賣企業之一,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成交額多次位居國內榜首。其中2010年春秋兩季大型拍賣會成交額分別為33.1億元和52.8億元,兩次刷新了中國藝術品單季拍賣成交世界紀錄,全年更是以91.5億元的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位居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首位,並使之一舉成為僅次於佳士得、蘇富比的全球第三大拍賣企業。2011年6月,北京保利2011春拍總成交額達61.3億元,再度蟬聯中國藝術品拍賣單場成交冠軍,並又一次刷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單場成交世界紀錄。

北京保利拍賣能在短短六年時間裡發展成為行業領軍企業,得益於其在藝術品、古董行業積累的豐富經驗,保利文化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建立起的標準化管理模式。北京保利拍賣制訂了業務流程最佳化報告,對拍賣流程、保證金髮放、資金結算、契約文本等都制定了完善、有效的標準和規範。保利文化對北京保利拍賣的考核也從拍賣成交額等泛業務量指標向單場拍賣毛利等質量更高的指標轉變。每場拍賣會結束後均要進行項目總結和結算情況分析,進一步推動了北京保利拍賣的管理規範和效益提高。北京保利拍賣還與保利藝術博物館合作,於2010年舉辦各類展覽18個,另在香港、台北及國內部分中心城市舉辦精品巡展及徵集活動30餘個(場),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3、影業投資與電影院線管理

保利文化旗下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前身為東方神龍影業有限公司,2002年至2005年投資製作了大量電影、電視連續劇。2006年以來,保利影業將業務重點轉向電影院線及終端影城建設。截至2010年底,保利影業擁有直營影城5家,全年實現票房收入7780萬元;保利萬和院線擁有加盟影城44家,全年實現票房收入近2億元。2010年,保利影業在北京新開辦馬家堡和中國科技館兩家影城,其中馬家堡保利國際影城深受北京南城市民的喜愛;中國科技館影城擁有亞洲最大的巨幕影廳,是觀看IMAX影片的首選場所。2011年,保利影業還將有北京東直門影城、北京北苑影城、北京大興影城、廣州中環影城等多家直營五星級影城開業。

保利影業目前已完成影院項目投資預算模板修訂工作,為今後大規模投資制定了預算標準,建立起適合自身特點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對影城的選址、建設和經營等以經濟效益為評價標準,避免低效投資。同時保利影業還對各類費用支出制定了量化標準,嚴格預算管理,進一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2010年上半年,影業公司完成了ISO9001—2008質量體系認證工作,公司的標準化管理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未來展望

“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快速發展。保利文化藉助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東風,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保利文化下屬保利劇院管理公司制訂了國內首部《行業標準》和《劇院經營管理規範》,為整個國內劇院經營管理行業提供了重要的規範性參考檔案;下屬北京保利拍賣公司在短短6年時間裡一躍發展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拍賣企業,其規範化的業務流程引起行業內的廣泛關注;下屬影業投資公司在業務標準化管理體系上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資源,力爭在行業內實現跨越式發展。“保利模式”的建立為保利文化業務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經營效益。作為行業標準的先行者,“保利模式”適應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為政府部門研究和推廣行業管理規範、文化企業借鑑和引進管理模式提供了參考依據。

“十二五”期間,保利文化計畫在全國管理的主流核心劇院達到30家以上,保持在劇院院線行業領先地位,同時不斷加強演出內容投資,推出有市場價值的舞台精品;保利拍賣在國內行業排名穩定在前兩名,並培育和發展藝術品投資顧問業務,使公司在藝術品投資經營領域產業鏈更加完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大力支持影院項目投資,2015年簽約影院達到70-80家(其中直營影院達到30家以上),在電影市場占有率達到5%以上,進入全國影院行業前五名;適時探索適合自身的影視內容製作投資方式,逐步完善“渠道+內容”的產業鏈條。同時積極嘗試三項主營業務與IT網路、手機新媒體等新業態的對接,力爭在更廣闊的平台上尋找新的發展契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