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米格一31SM可以看作是蘇一30MK系列的翻版,其先進程度甚至可前蘇聯國土防空軍一度裝備專門設計的截擊機,米格一25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曾經以極高的速度令北約驚懼不已,米格一31就借用了米格一25的成功設計經驗。按照計畫,1995年開始研製,1999年開始服役。米格一31SM將安裝全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具有完備的對地攻擊能力(可掛載各種精確制導對地武器)。

誕生背景

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米格一31“捕狐犬”(Foxhound)雙發雙座全天候截擊機是一種優秀的超聲速截擊機,也是前蘇聯第一種真正有下視下射(指飛機在地面雜波干擾下能發現並擊毀低空目標)能力的作戰飛機。出於當時對抗北約的需要,在基本型的基礎上,前蘇聯軍方要求米高揚設計局對其進行大幅改良,要求其對多目標攻擊能力、目標搜尋能力、長時間巡航能力以及載彈量都較基本型要有很大提高。改進後的米格一31不僅能完成攔截空戰任務,也可執行對地攻擊、偵察及電子戰等眾多種作戰任務,甚至還可充作小型預警機指揮米格一23/29、蘇一15/27等戰機進行作戰,真正實現一機多能。但冷戰結束後,由於政治與經濟的原因,該計畫完全被凍結。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俄羅斯出於軍費不足的考慮,又重新開始審視米格一31,並重提改進方案,希望改進後的米格一31能繼續服役,直到俄第五代戰機出現。

改進過程

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米格一31的改進工程可謂一波三折。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針對美國開展的第四代機計畫,蘇聯於1983年提出了一個龐大的、極具針對性的截擊防空兵戰機發展計畫,主力防空機型將以點防禦的蘇一15和面防禦的米格一31為主,以後將逐步以改進型米格一31M全面替代現役飛機,此後還計畫開發新型遠程、高速截擊機,同時開發具備戰略偵察能力的新機型。按照蘇聯的計畫,20世紀90年代至2010年問將以改進米格一31為重點目標,2010年至2015年左右則用新型截擊機來代替米格一31。

1984年,蘇聯防空兵正式確定改進米格一31,計畫分三次完成米格一31的改進工程:第一階段改進型為米格一31M,第二次階段改進型稱作米格一31BM。第三階段改進型為米格一31SM。但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的結束,這些計畫都沒能最終實現

米格一31M改進目地是加大飛機的作戰半徑、全面提升航電水平,增強多目標交戰和遠程高速偵察能力。外形上,米格一31M繼續沿用基本型的氣動布局,但加大了機翼面積與邊條,並且外緣趨於弧形,增加了飛機的可控仰角,減少了翼刀數量。在機腹下設定6具半埋式掛架,並列2排,每排3具,可掛載R一73或R一72遠程空空飛彈。駕駛艙前風擋改為整塊式,機身背脊加寬加高,以攜帶更多的燃料,可收放空中受油探頭從座艙左側移至右側,原來的位置加裝可收放的紅外一光學觀瞄裝置,發動機從索洛維也夫設計局研製的D一30F一6雙轉子渦扇發動機換成了改進型D一30F一10,在推力不變的前提下,耗油率降低8%,採用了更先進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可以同時制導6枚飛彈攻擊6個目標。

改進後的米格一31M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200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降至24馬赫(掛載6枚空空飛彈時,為2馬赫),亞聲速作戰半徑加大到2500千米,超聲速作戰半徑增大到900千米。此外,經過加強的翼尖可以掛載電子戰吊艙與偵察吊艙。

米格一31BM是米格31M的進一步改進型。1988年已開始研製。其改進重點是改善戰機的座艙系統,使戰機具備攔截隱身超低空超聲速巡航飛彈的能力。之所以把座艙的改進放在第二階段,是因為蘇聯的電子工業落後於西方。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米高揚設計局認為,到20世紀90年代左右,蘇聯科研部門可以大批生產合格的彩色顯示器和與西方性能相近的電子設備。米格一3侶M前后座艙都將配備彩色顯示器,前艙2個後艙3個,儀表系統僅作為備份。此外,還要換裝更先進的數據通信鏈,飛行員配備第二代頭盔瞄準具(或多功能頭盔)。

而更先進的米格一31SM則可以看作是蘇一30MK系列的翻版,其先進程度甚至可前蘇聯國土防空軍一度裝備專門設計的截擊機,米格一25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曾經以極高的速度令北約驚懼不已,米格一31就借用了米格一25的成功設計經驗。按照計畫,1995年開始研製,1999年開始服役。米格一31SM將安裝全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系統,具有完備的對地攻擊能力(可掛載各種精確制導對地武器)。飛機外表採用隱身塗層,換裝全新的發動機等等,這些將使米格一31SM成為一架名副其實的多用途戰鬥機,各項性能指標可達到三代機的先進型水平(格鬥能力除外)。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米格一31SM的另一個目的。就是針對蘇霍伊設計局提出的蘇一27PU也就是T10PU一2工程(日後發展成為蘇一30系列),當時蘇霍伊試圖用這個工程來代替米格一31。

但在前蘇聯時期,米高揚設計局明顯占有優勢,國家和軍方的一些主要領導更青睞米格一31而不是蘇一27PU這樣更為靈活的飛機。米格一31相對蘇一27PU更為笨重,但其航程遠大於後者。蘇聯軍方高層認為在飛彈時代刻意追求戰機的機動性意義不大,米格一31完美的高空高速性能和超群的遠距離打擊能力完全可以彌補其機動性不足的問題,而且米格一31擁有同時指揮4架戰鬥機的防空指揮中心的性能也讓蘇聯軍方高層心醉不已。經過長時間爭論,最終蘇一27PU被確定為米格一31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品,這讓米格高揚設計局長出一口氣,對米格一31的改進工作也隨之加快。

加快進度

蘇聯解體後,一潰千里的俄羅斯經濟使米高揚設計局僅生產了6架米格一31M後便陷於停頓狀態。1992年之後,俄羅斯政府拔給軍隊的經費少得可憐,維持尚且困難,更不要說添置新裝備了。為保持空軍的戰鬥力,俄羅斯不得不走改良現役裝備之路。米格一31再次被列入俄空軍改良裝備的名單。困境中的米高揚設計局咬緊牙關,接受了改進任務。

改進工作開始後不久的1996年6月1日,俄羅斯以米高揚設計局為基礎,將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克里莫夫設計局、生產機載雷達的良贊國營儀器廠生產直升機的卡莫夫股份公司及莫斯科航空生產組織等近10家著名軍工單位,聯合組成了莫斯科航空軍工聯合體。這一聯合加快了米格一31改進型研製進度。改進型在俄空軍內部仍被稱作米格一31SM,但內容早已物是人非。

目前莫斯科航空軍工聯合體已經順利的完成了第一階段改進任務,改進內容包括機載電子系統和武器系統。為增大航程和續航時間,米格一31SM和米格一31一樣裝有空中受油系統,這種新型收放式受油系統可接受伊爾一78和其它型號加油機的空中加油。為保障飛行員長時間飛行的需要,減輕生理疲勞,設計人員在氧氣系統中特意增加了2個氧氣瓶,可保證2名飛行員在空中連續飛行10小時的用需要。此外還給飛行員增添了專用食品和排泄設備。

電子設備

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在各項改進項目中,以機載電子設備改動最大。米格一31SM上安裝了由俄羅斯穩定加速器聯合公司研製的“禁止一M”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採用平面相控陣天線,X波段。“禁止一M”具有良好的地形地貌跟蹤、下視下射及目標判別能力,對空中目標最大探測距離為350千米,可以同時跟蹤多達14個目標,同時給出目標的威脅等級,並能對其中6個威脅最大的目標發起攻擊。在對地探測方面,“禁止一M”雷達對地面目標的解析度約在10~15米左右,能夠發現低速運動的地面目標。為配合新雷達,設計人員更新了機載計算機,其運行速度提高了3倍,記憶體增大了5倍,可以同時控制6枚空空飛彈對6個目標進行攻擊。此外,米格一31SM還增加了1台火控計算機,用於對地武器的控制

現代戰場上保存自己是最為關健的。米格一31SM裝備了由雷達告警接收機、雷射告警接收機、飛彈接近告警裝置等組成的新型綜合防禦系統。該系統能自動觀察和偵聽敵方攻擊的信息,當米格一31SM被敵方雷達照射時,計算機會自動分析、計算與處理後將相應的報警信號顯示在平顯儀上,以幫助飛行員及時做出反應。

米格一31SM的座艙相當現代化,一改過去米格機座艙“儀表滿天下”的感覺。前艙僅保留了作為備份用的地平儀、高度表、空速表等儀表,其餘均被兩個152毫米X203毫米的大型多功能彩色顯示屏代替。能同時顯示導航、地形圖、與飛行狀態控制等各種信息。此外,一個顯示器上的信息可疊加到另一個顯示器上,如可以將敵雷達網、防空兵器作用區的信息疊加到彩色數字地形圖上。後艙裝有3個多功能彩色顯示屏。按照分工,前艙主要負責飛行控制及空空飛彈的發射和空戰,後艙負責對地攻擊的瞄準和制導,但事實上前後艙飛行員都能控制飛機,都可操縱導航、武器、通信設備以及實施空中指揮,提高了該機執行任務的柔性

為實現指揮其它戰機作戰的功能,米格一31SM加裝了新型數字式通信設備,可在相互距離300~400千米的4架米格一31SM之間共享信息。換句話說,4架米格一31SM組成編隊監視寬達1200千米至1600千米的正面,進行空域搜尋,就能起到預警機的作用。此外該數字系統還可引導諸如蘇一27、米格一29等戰機進行作戰。米格一31SM還加裝了A一737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既可接收俄羅斯GLANAS衛星信號,也可以接收美國的“導航星”信號,導航精度小於100

武器系統

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作為多用途戰鬥機,米格一31SM需要執行對空、對地等作戰任務。為此米格一31SM配備了強大的武器系統。機翼左側繼續保目一門6管23毫米航炮,備彈260發。全機外掛架仍;t8個(其中4個為半埋式機腹掛架,另個分別位於兩側機翼),可掛載各種武器。最大載彈量為5噸。

空中作戰時,米格一31SM可視情況掛載俄現役的各型對空飛彈。對付遠程空中目標時。米格-31SM可掛載型號較的R一33或最新改進型R一37遠程空空飛彈,也可掛載新式的R-72遠程對空飛彈。R一33型空空飛彈射程超過160千米,性能可與美國“不死烏”相媲美。R一37是“三角旗”設計局為防空軍新一代截擊機研製的,是R一33的後續型號。該飛彈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92年定型,其作戰性能與R一72相當。R一37在外形上與R一33相似,但以主動雷達導引頭取代後者的半主動雷達導引頭,同時採用火箭衝壓組合式發動機,可加裝火箭助推器,以獲得近400千米的最大射程。此外,摺疊式彈翼非常適合載機外掛和彈艙內裝。戰鬥部裝藥90千克,全彈重600千克,含助推器彈長523米,彈徑0.36米,翼展0.78米。R一72是俄羅斯“革新者”設計局於1991年中期開始研製的,該飛彈採用無彈翼布局,慣性指令修正中段+主動雷達末制導,引信艙外表設有8個光電探測器,用來測定飛彈與目標的相對位置控制戰鬥部(裝藥50千克)爆炸破片集中飛向目標。發動機為1台2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外加1台固體火箭助推器。最大射程400千米,最大射高30000米,彈重750千克,含助推器彈長55米,彈徑0.51米。

米格-31SM在攻擊中遠距離空中目標時,可以使用R一27~13R一77空空飛彈。這兩型空空飛彈也是當前世界上較先進的空空飛彈。R一77是俄羅斯第一種真正“發射後不管”的中程空空飛彈,該彈全重175千克,戰鬥部重30千克,最小射程1千米,最大射程100千米。R一77可攔截攻擊機動能力大於12g的空中目標,也能攻擊巡航飛彈、直升機及空地飛彈等眾多目標。R一77採用複合制導方式,飛行初段和中段採用慣性制導,由機載雷達的火控系統進行修正,飛行末段為主動雷達制導。最近俄空軍開始裝備最新型的R一77M,該彈採用火箭/衝壓組合發動機,射程增至160千米,可攻擊預警機等重要目標。

攻擊近距空中目標時,米格一31SM可以使用R一73近程空空飛彈。如今R一73的最新改進型R一73M(也被稱作R一74)已開始裝各俄軍,該彈換用了先進的雙波段多元光敏與引頭,使飛彈的靈敏度和射程大大提高。可跟蹤並捕獲離軸角達90的目標。

空戰時,米格一31SM有多種掛彈方案.典型的是機翼下各掛2枚R一74型近程空空飛彈,機腹下加掛4枚R一37或R一72遠程空空飛彈,這種方案主要用於執行遠程攔截任務。特別值得提—下的是,米格一31SM仍是世界上少數幾型可同時掛載遠、中、近三種空空飛彈的戰機之一。

近距離空戰一向不是米格一31所善長的,而米格一31SM氣動外形與米格一31沒有太大變化,發動機也沒有大的改變,可是機載設備得到了更新,特別是米格一31SM擁有全新的火控系統,實現了座艙綜合顯示和控制,減輕了飛行員的工作負擔,有利於抓住戰機。加之R一74型近程空空飛彈的使用。米格-31SM在近戰方面要優於原型機。

在老本行超視距攻擊方面,米格一31原型機配備的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只有200千米,配用I#JR一33遠程空空飛彈射程僅有160千米。而米格一31SM配用了探測距離350千米的“禁止一M”型多用途相控陣火控雷達,以及射程400千米的R一37/R一72遠程空空飛彈。很明顯,米格一31SM的超視距作戰能力有了質的飛躍,經莫斯科航空軍工綜合體初步分析,米格一31SM遠程攔截能力是原型機的27倍。

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米格一31SM可使用Kh-29T、Kh-59M、Kh一31P、KAB一500KP等精確制導武器,也可選掛各種普通航彈火箭彈等。據俄空軍分析,米格一31SM的對地作戰效能是米格一31的6倍。而且米格一31SM可使用Kh-59M空地電視制導飛彈以及Kh一31幾空地反輻飛彈,具備了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可在敵防空火力圈外對縱深目標實施有效打擊

展望未來

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俄羅斯米格-31SM截擊機
在第一階段改進基礎上,莫斯科航空軍工綜合體還將對米格一31SM進行第二階段改進,以使其在未來的10~15年內仍能保持較高的作戰能力。第二階段改進內容主要包括進一步提高航程、加裝新式機載設備和武器以及進一步降低維護費用等幾個方面。根據米格一29SMT的成功經驗,米格一31SM也將在機身背部增加一個附加油箱,機尾也將安裝一個較小的附加油箱。此外還將使用新型外掛油箱,一次可以攜帶掛載3個(機腹下1個,兩翼下各1個)。經過上述改進,米格一31SM航程將增加三分之一。此外,設計人員還將在米格一31SM外部施加隱身塗層,以提高隱身性。

俄空軍目前共裝備的425架米格一31基本上皆屬早期型號,其設計壽命為25年,蘇聯解體前,其中絕大多數才服役七八年,蘇聯解體後,在俄羅斯不佳的政治和經濟狀況,米格一31年平均飛行時間,實際上還不到計畫的一半。這樣,25年到期時,米格一31的實際壽命還有許多。俄空軍認為,經過現代化改進,米格一31服役至2015年問題不大.且改進一架米格一31的費用只有新生產一架米格-31SM費用的27%,這對目前經費嚴重缺乏的俄空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看來。米格一31的從軍之路還很漫長

參考文獻

http://www.wpeu.net/article/Article.asp?ArticleId=2288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