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蘇聯代號RS-12,北約代號SS-25,是俄羅斯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戰略飛彈型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投入現役的車載洲際彈道飛彈。飛彈為3級固體燃料火箭推動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重量55噸,射程達1萬公里。它飛行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

基本信息

簡介

白楊洲際飛彈 白楊洲際飛彈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五代洲際彈道飛彈,蘇聯代號RS-12,北約對其代號是SS-25,北約的綽號是鐮刀(sickle)。白楊洲際彈道飛彈重47噸,長近23米,安裝有固體燃料發動機,能以瘋狂的速度拔地而起,可以摧毀1萬公里以外的目標。而無論敵人以什麼樣的方式攔截,都無法把它擊落,因此美國人稱這種飛彈為“瘋子”。美國人承認,白楊飛彈大大降低了美國飛彈防禦系統的效果,從而使他們的計畫產生了混亂,因此它是俄羅斯聯邦總統的超級秘密武器。

歷史

研製

前蘇聯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研製。

SS-25飛彈從1982年10月開始到1987年12月完成研製飛行試驗至少有23次。其中1983年2月和5月的兩次飛行試驗獲得成功。

在SS-25飛彈於1985年裝備部隊後,該型號還在繼續進行系統改進飛行試驗

部署

白楊洲際飛彈 白楊洲際飛彈

最早的18枚SS-25洲際彈道飛彈在1985年初完成部署,用於淘汰20枚老舊的SS-11飛彈,以符合戰略武器限制協定中的上限。其設計服役期為10年,到2013年,已大大超出最初設計使用壽命。

到了1985年年底,計有45枚SS-25飛彈部署為5個團(每個團有九具發射器)。同時,在此階段將有為數70枚SS-11飛彈除役,其中50枚是為了已成軍的五個SS-25飛彈團,其它20枚則為了準備部署的兩個團。加上這兩個團,SS-25飛彈的總量將達到72枚。

在1991年簽署START-I條約時,蘇聯已經部署了約290枚“白楊”洲際彈道飛彈。

俄羅斯計畫在21世紀初的前10年內部署300-350枚“白楊”-M飛彈系統,其中井式發射的90枚飛彈將部署在改造後的PC-18(SS-19)飛彈發射井中。

部分拆除

2007年8月21日,俄羅斯戰略飛彈部隊在一項聲明中宣布,俄羅斯依據一項戰略武器縮減國際條約,於當月拆除了9個陳舊的“白楊”(Topol)移動飛彈系統。聲明稱,這是2007年的第三次拆除行動,3月和5月總計拆毀了18個超過服役期的“白楊”系統。

試射

2013年10月10日,俄軍從卡普斯京亞爾靶場試射一枚“白楊RS-12M”洲際彈道飛彈,飛彈準確命中“薩雷-沙甘”靶場的目標。

2013年10月30日,俄戰略火箭兵從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再次發射了一枚這種型號的飛彈,飛彈準確命中位於俄遠東堪察加半島的庫拉靶場預定目標。

2013年12月27日,俄羅斯戰略火箭兵發言人葉戈羅夫宣布,俄軍當天成功試射一枚“白楊RS-12M”型洲際彈道飛彈。俄國防部表示,進行上述試射目的是為了檢驗這種型號飛彈在其超期服役期間主要技術性能的穩定性。

結構性能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

白楊洲際飛彈是一種公路機動發射飛彈,僅攜帶一枚準度極高、當量在55萬噸的核彈頭。發射車大都是大型的十車輪型車輛,類似SS-20飛彈的機動發射車。白楊洲際飛彈飛彈的基地包括了有可開啟式屋頂的車庫與許多備有支援設備的建築。這種可開啟式的屋頂不僅用來測試直立的發射架,在緊要關頭將會用來充作後備的發射場。

發射重量:35000公斤

投擲重量:762公斤

發射方式:三節推進;固體燃料;機動發射。

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枚55萬噸圓周公算偏差值:小於0.11海里(200米) 。

操作方法

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俄羅斯白楊洲際飛彈

因為SS-25洲際彈道飛彈可在公路機動發射車上進行發射,使得本型飛彈不僅再裝填十分方便,而且也不容易為敵方鎖定攻擊。美方推測SS-25飛彈就是像是SS-24飛彈是被設計來在擴大的核戰中當作預備武器來使用;它是用來躲過美國對俄境的第一波核子攻擊後,選定目標輸入彈頭即行展開報復。

單一彈頭的SS-25飛彈可以輕而易舉地迅速重新輸入目標,並有足夠能力攻擊除了那很有可能已在第一擊中被摧毀殆盡的極強化目標外的任何目標。

延伸型號

白楊-M飛彈,代號SS-2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