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胰酶素

促胰酶素可刺激腸黏膜內的S內分泌細胞,釋放促胰液素,此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可以刺激胰液分泌,也能刺激腺泡細胞分泌少量胰酶。


pancreas

脊椎動物及部分無脊椎動物中兼具外分泌和內分泌兩種功能的複合腺體。又稱胰腺。外分泌部分由腺泡和連通腸腔的導管組成,腺泡分泌多種消化酶,導管上皮細胞分泌碳酸氫鹽、鈉、鉀、氯等離子和水,合稱胰液。經導管進入十二指腸的胰液可消化糖、脂肪和蛋白質,是機體最重要的消化液;內分泌部分由胰島所組成。胰島分泌多種激素,如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生長抑素等。前兩種激素在調節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特別對維持正常血糖水平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後兩種激素的生理功能尚不十分清楚。人胰橫臥於腹後壁和胃後方。分頭、體、尾3部分:胰頭位於十二指腸彎內,胰體占據胰中間的大部,胰尾延伸到脾。外被結締組織,膜深入胰內,將胰分成許多小葉。胰導管橫貫於胰的全長,在總膽管附近開口於十二指腸,或與總膽管匯合入腸。胰島的毛細血管經小靜脈後又進入圍繞腺泡的毛細血管,因此,靠近胰島腺泡的血液含有高濃度的胰島細胞所釋放的激素。支配胰的神經有迷走神經、交感神經和肽能神經。
胰腺兼具內、外分泌功能,在內、外分泌部分之間存在著胰島-外分泌腺門脈系統。胰島素通過這一系統流向外分泌部分,促進胰酶合成,從而使胰腺的內、外分泌腺的功能緊密聯繫起來。
胰的外分泌在哺乳動物,胰的外分泌部分分泌胰液。主要在消化期分泌。胰液中含水、無機物和有機物。人胰液中碳酸氫鹽的最高濃度為140毫當量/升。在生理限度內,胰液中HCO3-的濃度隨著分泌速度加快而增加。HCO3-濃度升高時,Cl-濃度將相應地下降,因此,胰液中的負離子的總濃度相對恆定,幾乎與血漿等滲。碳酸氫鹽不僅能中和胃酸,以保護腸黏膜免受強酸侵蝕;它還造成腸內適宜的pH環境,保證胰液和腸液中的許多酶在鹼性環境中發揮作用。
胰液中有機成分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和酶蛋白等。蛋白質濃度介於0.1%~10%。當胰酶分泌增加時,胰液中蛋白質濃度就升高。胰液含有消化糖、脂類、蛋白質三種主要營養物的酶,絕大多數以酶原形式分泌,需有激活物使其轉變成酶,才能對底物發揮作用。所以,一般在正常情況下,胰蛋白酶不會消化胰組織本身。

空腹時胰液不分泌。進食才引起胰液分泌,胰液分泌受神經和激素的調節。①神經調節。食物的色、香、味、形態和容積等刺激機體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胰液分泌。支配胰腺的神經為迷走神經和內臟神經。②激素調節。刺激胰液分泌的主要胃腸激素有促胰液素和促胰酶素。促胰液素可刺激腸黏膜內的S內分泌細胞,釋放促胰液素,此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可以刺激胰液分泌,也能刺激腺泡細胞分泌少量胰酶。促胰酶素可刺激腸黏膜內的I內分泌細胞,釋放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CCK-P2),此激素經血液循環,刺激胰腺,分泌胰酶和促使膽囊收縮。
胰的內分泌胰的內分泌部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細胞團,稱為胰島,主要分泌多種激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