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克

拼音

qīnkè 

注音

ㄑㄧㄣㄎㄜˋ

引證解釋

侵克:侵害打擊。晉葛洪《抱朴子·微旨》:“侵克賢者,誅戮降伏,謗訕仙聖,傷殘道士。”
侵尅:亦作“侵剋”。侵吞剋扣。唐元結《再謝上表》:“今四方兵革未寧,賦斂未息,百姓流亡轉甚,官吏侵尅日多。”明唐順之《牌》:“若有州縣官忍心害理,逆天妬民,那移別用,侵尅入己,豈惟憲典所不容,抑亦鬼神所不恕。”《明史·宦官傳二·高起潛》:“已而諸監多侵剋軍資,臨敵輒擁精兵先遁,諸將亦恥為之下,緣是皆無功。”清李漁《奈何天·密籌》:“本院若還差官去糴,又差官去散,經過兩番侵尅,就要少了一分軍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