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之旅

使命之旅

陝北行2012年8月10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來到陝西神木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神木籍烈士韓成剛、任如東兩位烈士。 2012年8月11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來到陝北子長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子長籍烈士閆海榮、李樹偵、慕向寧、景存軍四位烈士。 袁程溪)重慶行2013年10月3日至10月7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在國慶長假期間,來到重慶市大足縣、長壽區,四川省鄰水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戰友們,並慰問烈士親屬。

活動簡介

使命之旅由原139師和416團部分參戰的戰友共同發起,2011年3月開始實施。計畫用3到5年時間祭奠和走訪43名烈士家庭。”獻上一束鮮花,敬上一杯美酒,天堂的你讓我再看一眼。握住母親的手,送去戰友的愛,活著的我怎能讓你流淚。“使命之旅一路走來,得到了老部隊首長親切關心,得到了地方政府熱情接待,得到了各地戰友積極回響,特別是神木籍戰友和社會愛心人士為使命之旅活動在資金上給予了大力支持。使命之旅是一次壯舉,踐行著生者對逝者的諾言;使命之旅是一種責任,演繹著人世間最美的故事;使命之旅是一副畫卷,描繪著當代軍人的戰友情。使命之旅,我們的使命。她是這個時代的呼喚,她是跨越時空的思念,她是戰友共同的心聲。”這跨越了25年的問候,讓我的整個生命充滿了淚水。英雄走了,和時光一起遠去。"使命之旅任重而道遠,因為有你、有他,我們將一路同行。

活動歷程

銀川行

25年前,在藍劍B行動10.14戰鬥中,416團特功五連第一突擊隊隊員顧金海在沖向敵陣戰鬥中英勇的倒下。他曾經以一句“不要管我,先救隊長” 捨身為人的舉動,成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最令人敬仰的英雄之一。
一級戰鬥英雄顧金海
2011年5月14日,原139師參戰的十多名戰友,自發從西安、蘭州、珠海等地匯聚到寧夏銀川,大家都懷著一個共同的心愿:到烈士故鄉的陵園看望一下曾經並肩戰鬥過的戰友,讓烈士不要感到寂寞;到烈士的家中,看望慰問已年邁的父母,讓他們不要因失去兒子而感到孤獨。

安康行

她們曾是人們眼中的白衣天使,可在戰友們心中,她們是永遠的“戰地女神”。25年前,當她們還只有十八九歲的時候,就伴隨著隆隆的炮聲和呼嘯的子彈,沖向了戰場。在那場讓戰友們永遠難忘的自衛反擊作戰中,花一般年齡的她們,剪去美麗的長髮,頭戴著鋼盔與男兵們一道參加了戰鬥。在10.14戰鬥中,她們配屬在416團前指,頂著炮火參加了傷員的救護工作。經過她們的雙手搶救回了多少戰友的生命,在她們的眼前,又看到多少兄弟般的戰友永遠地離去……眼淚一次次在流下,又一次次地擦乾。伴隨著震聾的炮聲,她們一聲聲呼喊著:你醒醒啊!戰友,吸支家鄉的煙吧……我們一起回家啊......
25年後,當她們加入到“使命之旅”的行列之中,再次親近犧牲戰友的時刻,她們的心中又涌動出戰地女神的情懷,將天使般的情灑向了英烈,將女神般的愛獻給了烈士的親屬!

關中行

2012年3月23日--25日, “使命之旅”活動小組近20名成員,分別赴陝西西安市閆良區、洛南縣祭奠原416團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原416團特功五連戰士劉新社、七連戰士楊振鋒烈士以及139師炮兵團戰士郭增龍烈士,並看望慰問了3位烈士的親屬,送上了慰問金和紀念杯。 在烈士墓前,“使命之旅”活動小組舉行了隆重莊嚴的祭奠儀式。烈士墓前擺放有139師參戰戰友、416團、特功五連及139師醫院等向烈士敬獻的花籃和花圈。原416團政治處主任趙秦川、七連指導員董多福向烈士致祭奠詞,郭增龍烈士的妹妹郭麗、楊振鋒烈士的童年好夥伴,現洛南縣三要鎮龍山村支部書記作了發言。祭奠儀式中,參加活動的全體戰友及烈士親屬,每人手持一支黃色的小菊花,將無限的思念傳送給天堂里的兄弟戰友。在閻良烈士陵園祭奠活動中,聞訊的20多名西安、臨潼、閻良的戰友也一併參加了祭奠活動,在烈士墓前,大家端起了一杯杯酒,點燃了一支支香菸,敬獻給在26年前保衛祖國邊疆的戰爭中犧牲的戰友們!參加祭奠的人員淚流滿面,思緒重新回到那段難忘的戰鬥歲月,心中再次響起那首“血染的風采”的絕唱!

寶雞行

2012年“五一”假期間,“使命之旅”---關中行活動小組,按既定的計畫行程,來到陝西省工業重鎮寶雞市,悼念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寶雞籍英烈們。4月30日8時整,“使命之旅”成員從珠海、成都、陝北等地匯聚在西安集中後統一驅車出發。在扶風高速公路口與寶雞籍戰友匯合,一起來到原416團三營炮兵連戰士盧根懷烈士的家鄉——寶雞市扶風縣。

廣西行

2012年5月25日至27日,“使命之旅”組成精幹小分隊,利用周末時間,從西安、珠海匯聚到廣西自治區岑溪市,祭奠原416團一營炮兵連副連長蒙國華烈士,並看望和慰問了其親屬。
5月26日,“使命之旅”一行8人來到岑溪市,與蒙國華烈士的同鄉戰友,原41軍部分1979年參戰人員匯合,一起來到蒙國華烈士的墓地,舉行了壯嚴簡樸的祭奠儀式。梧州軍分區副政委陳宗林大校、岑溪市武裝部楊政委上校、岑溪市南渡鎮李副鎮長、岑溪市民政局、政府辦工作人員以及蒙國華烈士的哥哥、侄子共40餘人一同參加了祭奠儀式。

陝北行

2012年8月10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來到陝西神木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神木籍烈士韓成剛、任如東兩位烈士。
經過由西安到神木一夜的長途行程,2012年8月10日早7時,列車到達神木車站時,神木縣縣委常委、武裝部鄭秀宏部長帶領部分神木籍戰友早已在車站迎候“使命之旅”成員的到來。大家不顧旅途疲勞,直接到達神府革命紀念館。
“使命之旅”陝北行得到了神木縣的高度重視,神木縣政府劉調研員,武裝部汪政委,縣委辦鄭主任、政府辦牛主任、民政局劉局長以及縣委宣傳部、縣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專程在紀念館門口與神木籍戰友一起迎候“使命之旅”成員的到來。
神木,陝西第一經濟強縣,國家能源化工基地。這裡是宋代愛國名將“楊家將”的故里,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27年建立了黨的組織,1934年創建了紅色政權,開闢了陝北神府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成長了王瀛、汪銘、張友清、王兆卿、賈拓夫等一批民族英傑。
2012年8月11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來到陝北子長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子長籍烈士閆海榮、李樹偵、慕向寧、景存軍四位烈士。
8月11日早,“使命之旅”一行人員從神木驅車出發,11時許到達延安市子長縣,與早已列隊迎候的子長籍戰友匯合後,一起來到烈士陵園,進行悼念活動。

甘肅行

2013年4月4日至5日,值清明節之際,“使命之旅”一行人員來到甘肅省定西市、白銀市會寧縣、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四一六團戰友祁林幫、李良棟、藺鴻茹、祁振武、王成安五位烈士,並看望慰問了他們的親屬。
2013年4月4日上午,在定西籍戰友的安排引導下,“使命之旅”一行人員來到定西殯儀館,祭奠了四一六團祁林幫烈士,四一七團李含俊烈士。
在寂靜清冷的殯儀館悼念廳內,舉行了莊重簡短的祭奠儀式。大廳正前中央安放著兩位戰友的骨灰盒,兩側分別擺放著“使命之旅”成員、一三九師參戰戰友、定西籍戰友、烈士所在連隊以及參戰時四一六團政委劉望新送的花圈,花籃。“使命之旅”活動成員、甘肅籍戰友代表以及烈士親屬代表共40餘人參加了祭奠活動。

大涼山

2013年6月11日到14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從陝西、蘭州、鄭州、珠海匯聚到四川省鹽源縣,祭奠原步兵第四一六團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鹽源籍烈士羅卜基、沙里華,並看望和慰問了他們的親屬。
2013年6月11日下午6時許,經過一天奔波的西安、蘭州、珠海戰友乘飛機在西昌青山機場降落後,受到了早已等候已久當地戰友的熱烈歡迎。
2013年6月12日早,在當地戰友的安排下,大家經過近3小時的長途跋涉,驅車行駛110公里,來到鹽源縣烈士陵園,開展紀念活動。

眉山行

2013年7月6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來到四川省眉山市——一代大文豪,三蘇父子兄弟的故里,祭奠步兵第416團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眉山籍烈士李進文同志。
2013年7月6日,“使命之旅”成員分別從廣東珠海、陝西西安以及甘肅慶陽等地,匯集到四川省成都市,在當地戰友的安排下,驅車來到眉山市。陝西西安的戰友是2013年7月5日下午乘坐火車,經過18個小時的長途顛簸,於2013年7月6日早7時30分到達成都的。一下車,就和提前到達的戰友匯合,一起驅車來到眉山市烈士陵園。
416團眉山籍參戰戰友頂著盛夏的烈日,列隊在烈士陵園門口,等候戰友的到來。分別26年,戰友相見,分外激動。

貴州行

2013年8月,雲貴高原天高雲淡,秋風習習。“使命之旅”活動成員來到貴州省金沙縣,祭奠步兵第416團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金沙籍汪洪同志。
2013年8月9日,“使命之旅”成員分別從廣東珠海、廣西梧州、陝西西安以及甘肅蘭州等地,匯集到貴州省貴陽機場,然後統一乘車,於當日晚九時來到革命聖地遵義市就宿。
10日,一同乘車來到汪洪烈士的家鄉金沙縣,在當地民政局的引導下,來到烈士墓地,開展祭奠活動。參加祭奠活動的有:劉望新、趙秦川、王礦興、曹明剛、甘維新、尚候風、駱牧淵、俞中平、吳勁、朱紅芳、朱莉以及汪洪烈士的兒子汪德建、金沙縣民政局的領導等。

古浪行

2013年9月20日,“使命之旅”活動組在古浪縣弔唁對越作戰古浪籍烈士並慰問烈士家屬。
1985年12月到1987年5月間,蘭州軍區某部參加了對越防禦作戰,期間,包括七名古浪籍戰士在內的43位烈士犧牲。由參戰期間擔任團政治委員的劉望新同志組織開展了以“使命之旅”為內涵的弔唁慰問活動,對在參戰中英勇犧牲的烈士進行弔唁,對烈士家屬進行慰問。
使命之旅古浪行

在古浪縣,“使命之旅”活動組成員在7名古浪籍烈士的墓碑前舉行了簡樸的祭奠儀式,大家捧著花籃、抬著花圈,每人為烈士獻上一束鮮花,寄託對烈士的敬意和哀思。隨後,活動組成員還與烈士家屬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並為他們送上了慰問金和紀念品。(來源:古浪台 袁程溪)

重慶行

2013年10月3日至10月7日,使命之旅活動成員在國慶長假期間,來到重慶市大足縣、長壽區,四川省鄰水縣,祭奠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戰友們,並慰問烈士親屬。參加這次活動的有來自陝西、北京、甘肅、四川、廣東以及當地的部分戰友。
2013年10月4日上午,經過一夜的旅途顛簸,使命之旅來到山城重慶,重慶大足縣戰友早已等候在車站,迎接曾經一同戰鬥過首長和戰友。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下午1時,大家來到大足縣城,一下車,顧不上休息和吃飯,首先來到大足縣烈士陵園,開展祭奠活動。這裡埋葬著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四一六團戰友肖壽福烈士。肖壽福烈士的舅舅以及當地戰友總計20餘人參加了悼念活動。

活動緣由

1985年12月到1987年5月間,步兵第416團在47集團軍的編成內,奉中央軍委命令,參加了保衛祖國邊疆的對越防禦作戰,作戰期間,416團堅守老山主峰陣地,抗擊了敵人的多次偷襲,組織實施了集團軍首次出擊拔點作戰,戰勝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戰鬥中,全團共有43位烈士英勇犧牲,為祖國和人民獻出了美好青春。如今,28年過去了,我們這些有幸活下來的人們,無時不在思念著犧牲的戰友們,假如他們活著,一定會和我們一樣,伴隨著祖國建設前進的步伐,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著生命存在的價值,他們也會有著溫暖的家庭,享受著多姿多彩的現代生活,可是,這一切與他們永遠無緣,因為,戰爭將他們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18歲、19歲、20歲上,每當想起這些,每當看到沐浴在和平陽光下過著幸福生活的人們,我們更加懷念那些犧牲的戰友們。2011年3月,剛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下來,參戰期間擔任團政治委員的劉望新同志提議:組織一定的人員去寧夏祭奠“全國戰鬥英雄”顧金海烈士並看望其親屬。提議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原416團參戰官兵和139師醫院部分戰友的積極回響,2011年5月14日,大家從不同方向會聚到寧夏,一起到烈士墓地開展祭奠活動,到烈士家中看望慰問其父母親。

活動意義

大家在活動的參與和組織中,心靈得到淨化,精神為之振奮,更加感覺到了這一活動的意義重大,同時,活動也在416團官兵和所有參戰人員中產生了積極的反響,遂形成了將活動擴展到全部43位烈士的共識,活動每到一處都得到當地軍分局、民政局、武裝部的大力支持,原139師副政委,現寧夏民政廳副廳長趙俊新同志將活動命名為“使命之旅”,為活動賦予了新的內涵。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著眼創建和諧社會,通過活動的開展,在一定範圍內,形成宏揚烈士事跡,懷念烈士精神,關愛烈士親屬的社會氛圍,展現416團官兵團結友愛的精神風貌,激勵活著的戰友們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努力工作,服務社會,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們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社會和諧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活動內容

1、 到烈士墓地祭奠
2、 到烈士家中看望並慰問其親屬

活動時限

原計畫3-5年

參與人員

1、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人民軍隊,遵守黨紀國法,無不良紀錄和行為。拒絕利用活動進行個人利益訴求或經濟活動。
2、個人自願參與,並交納一定的基礎費用。以原416團人員為主,以參戰人員為主,以參加寧夏首次活動人員為主。
3、自願為活動提供經費和物質保障的人員,經個人提出申請,活動協調小組同意,也可參與當次活動。

行動路線

按烈士所在地域分片活動,每次活動安排一個區域,如陝西區域內,分成陝北、陝南、關中三個片活動。已經完成寧夏,陝北神木,陝西的臨潼、扶風、洛南,陝南的旬陽、白河,廣西、四川的眉山、大足、鹽源、甘肅的會寧、東鄉、定西、崇信、慶陽、甘谷,貴州,河南等的祭奠活動,使命之旅計畫2013年9月19日-21赴甘肅武威(古浪、涼州區、民勤)進行祭奠烈士活動。

烈士名單

老山對越作戰是一場特殊的戰爭,除了其他因素外,它的特殊性主要體現在全社會絕大多數人處在和平環境中,有少數軍人為了祖國的利益和尊嚴,承受戰爭的考驗。二團指戰員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勝利的完成了黨和祖國交給的任務,有43名烈士壯烈犧牲,永遠的長眠於祖國的南疆,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的名字:
肖壽福、李進文、沙里華、閆海榮、李良棟、祁林幫、常生貴、郭永根、祁振武、孟志忠、周玉斌、任考武、顧金海、郭文東、劉新社、鍾明、劉安林、羅卜基、劉伯富、唐擁軍、李樹偵、劉明元、申文忠、汪洪、韓成剛、張保江、常慶資、楊振鋒、慕向寧、頡振軍、劉國仁、姚克忠、盧根懷、代得林、張義成、王成安、藺鴻茹、祖志民、馬增明、楊進喜、哈能春、毛宏生、蒙國華
另有187名同志在戰鬥中負傷,有的終身致殘,讓我們同樣不要忘記他們!

相關摘錄

“使命之旅”古浪行弔唁古浪籍烈士
墓前的講話
各位戰友、親屬們:
值此秋高氣爽的中秋季節,我們這些曾經參加過對越防禦作戰的的老兵們,從珠海、西安、寶雞、平涼、慶陽、蘭州等地雲集在古浪烈士陵園,在老政委的帶領下,弔唁古浪籍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戰友,為他們掃墓,以祭奠英烈,告慰英靈,寄託哀思,弘揚軍魂。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參與今天活動的古浪籍戰友和家屬,代表古浪籍全體戰友們,向為捍衛國家安全、維護民族尊嚴、保衛南疆人民安寧而奮起還擊、英勇作戰、壯烈犧牲的戰友們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和最崇高的敬意!向烈士們的家人、親屬表示最親切的慰問!向“使命之旅”全體成員致以最崇高的敬禮!也向關心、維修烈士陵墓為之付出心血的古浪縣政府民政、武裝部門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27年前,我們奉中央軍委的命令,為嚴懲地區霸權主義、保衛祖國神聖領土安全、保衛南疆人民的安寧和幸福、保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的順利進行,於1985年11月奔赴雲南老山前線,堅守老山主峰陣地一年多,組織實施了“10.14”戰鬥,打退敵人多次的偷襲和反撲,牢牢地守住了陣地。有許多戰友為國捐軀,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揚軍威、振民心的壯麗篇章。他們中有戰鬥英雄顧金海、羅卜基等英烈,有排雷大王駱牧淵、一級英模馬權斌等倖存的英雄模範。在那場戰爭中,我們古浪籍七位戰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是:哈能春(一等功臣)、申文忠(一等功臣)周玉斌(二等功臣)、李萬華(一等功臣)、徐開軍(二等功臣)、張文年(一等功臣)、常安泰(一等功臣)烈士。
為國捐軀的烈士們!你們是共和國的勇士,你們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將永遠懷念你們!願你們在天堂里過的愉快!戰友們在這裡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為有犧牲多壯志;這些為保衛祖國南疆邊陲英勇戰鬥而光榮犧牲的戰友們啊,你們是共和國的忠誠衛士,是人民的功臣,是侵略者的剋星,是邊疆人民的守護神,你們永遠是最可愛的人,是人民軍隊的光榮和驕傲!你們無愧於這個偉大時代,無愧於我軍崇高使命,無愧於47軍的光榮歷史,你們是我們永遠學習、崇敬的英雄!
長眠在祖國南疆的戰友們:你們離開我們已經整整27年了。這27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飛速發展的27年,是祖國面貌日新月異,欣欣向榮的27年,是我國取得舉世矚目輝煌成就,國際地位大大提高的27年。27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發展,綜合經濟實力躍升為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不僅告別了貧困,解決了溫飽問題,而且總體實現了小康並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邁進。2008年,我國成功舉辦了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殘奧會,並分別奪得金牌總數第一位,第三次載人航天發射升空並成功實現了太空行走的飛天夢想。對所有這一切,我們要說,這首先要歸功於你們,是你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共和國的和平環境,換來了寶貴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你們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事業當之無愧的奠基者和守護神。相信你們的在天之靈,定會為此而倍感欣慰,含笑九泉。
犧牲在祖國南疆的戰友們!撫今思昔,儘管對越作戰已經成為歷史,戰爭的硝煙已漸漸地離我們遠去,但你們的戰友和祖國人民一刻也沒有忘記你們,親人和戰友時時都在思念著你們。當年我們在鮮紅的軍旗下誓師,在“向前向前向前”的軍歌中出征,在祖國南疆山嶽叢林裡並肩戰鬥的場景至今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吃壓縮餅乾、穿防刺鞋、蹲貓耳洞,這些戰鬥生活的符號和你們的音容笑貌將一併刻入我們的大腦深處,並不時在點擊著我們的記憶。
高山下的花環、木棉花、山茶花、老山蘭已經被賦予特定的含義,它承載著我們心中的聖潔和榮耀。老山主峰、八里河東山、松毛嶺已經成為我們魂牽夢縈的地方,因為你們在那裡和我們一起譜寫過人生最美的壯歌!
各位戰友、各位親屬:“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我們倖存的戰友們將永遠銘記烈士們的不朽功績和犧牲精神,更加珍惜和熱愛生命,保重身體、愉快地過好每一天!
讓我們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記歷史,開創未來,為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奮鬥!
為民族獨立,祖國解放犧牲西路軍先烈們永垂不朽!
為保衛祖國南疆邊陲英勇獻身的戰友們永垂不朽!
在“使命之旅”神木行招待會上的講話
(2012年8月10日)
尊敬的各位老首長、老戰友:
大家好!
在紀念建軍八十五周年剛剛過去不久,原四一六團“使命之旅”慰問團的同志們滿懷對烈士的敬仰之情,風塵僕僕地來到神木,悼念在對越防禦作戰中英勇犧牲的革命英烈,祭奠英烈的英靈,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在此,我謹代表神木縣委、縣政府、人武部和烈士親屬以及42萬神木人民對各位老首長、老戰友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並向在對越防禦作戰中犧牲的英烈們表示深切哀悼和無限懷念!向參加過對越防禦作戰的戰友們致以最崇高敬意和最誠摯問候!
首長和戰友們,為了25年前的一句承諾,你們這些老領導和老戰友,克服各種實際困難,從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匯聚到一起,從2011年5月開始,頂嚴寒、冒酷暑,不辭辛勞,一路走來,在神州大地率先擎起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英靈,關愛烈士親屬這面旗幟,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戰友之間親如兄弟、團結友愛、奮發有為、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的精神風貌,向全社會昭示了不忘烈士,不忘歷史的拳拳愛國之心,給當今社會日益盛行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自由主義等不良風氣給予了有力回應。應該說,“使命之旅”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偉大創舉,為國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課,為強化當代革命軍人使命意識,為解決軍烈屬家庭實際困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都開闢了新途徑;“使命之旅”是和平時代的一聲呼喚,既對國民和平麻痹思想、居安思危意識淡化的有力警醒,又是對少數國民忘記英烈、漠視英烈豐功偉績,甚至蔑視、侮辱、欺負軍人及軍烈屬的堅決抨擊,還是對個別地方領導和政府部門對軍人及軍烈屬家庭實際困難不重視的有效提醒;“使命之旅”是一種責任,是對參戰戰友之間生與死囑託和生者對英烈承諾的踐行,是對英烈親屬為國無私奉獻精神的充分肯定、高度褒獎和崇高敬意。既讓軍人及軍烈屬看到了部隊組織、領導和戰友的關懷關愛關心之情,感受到了戰友之間血濃於水的親情和人性關愛的溫暖,又在全社會營造了關愛軍人,關愛軍烈屬,當兵光榮,犧牲奉獻光榮的良好風氣;“使命之旅”是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一篇壯麗的詩歌,是一曲鏗鏘有力的英雄讚歌,描繪著革命軍人愛黨愛國愛親人愛戰友的大愛之心,也充分體現了老領導老戰友永葆軍人本色的崇高品質。可以說,“使命之旅”是宣傳之旅,教育之旅,服務之旅,友愛之旅,關懷之旅,對激勵當代革命軍人傳承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的優良傳統和踐行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祖國,獻身使命的崇高榮譽核心價值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首長和戰友們,時光可以消逝,但記憶永存。25年前,你們積極貫徹執行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命令,自覺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義無反顧地投身於對越防禦作戰之中,用血肉之軀捍衛了祖國的尊嚴和領土完整,維護了人民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在這場生死考驗中,步兵四一六團有43名戰友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留下了無限的哀思。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部隊不會忘記他們,歷史不會忘記他們,他們的名字已被載入共和國的史冊,他們的精神將與青山同在,與日月同輝,他們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首長和戰友們,儘管戰爭硝煙早已遠去,但我們不能忘卻歷史,作為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我們,更要倍加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幸福生活,繼承先烈的遺志,聽黨的話,跟黨走,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繫起來,在推動民族復興的進程中貢獻聰明才智;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履行使命,報效國家;愛崗敬業,勤學苦練,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創造不平凡業績,在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中作出應有貢獻,用突出業績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預祝老首長和同志們身體健康,生活愉快,萬事如意!預祝軍烈屬幸福安康!最後,請大家共同舉杯,為“使命之旅”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乾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