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三江美術學院

佳木斯三江美術學院

佳木斯三江美術學院,享譽中國第一所民辦公助、學習與就業同步的美術學院。

基本信息

概述

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聚的三江平原腹地,座落著一座美麗的城市——佳木斯市
佳木斯是黑龍江省東部地區鐵路、公路、水路和航空運輸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交通四通八達。這裡有煤礦、林區、國營農場、金礦、對俄開放口岸,水上運輸可直達日本海。資源豐饒,物產豐富,是聞名全國的衛生城、雙擁模範城,是祖國最東方的一座美麗城市。

相關

享譽國內的我國第一所民辦公助、學習與就業同步的美術學院——佳木斯三江美術學院,就座落在這裡。
學院座落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西郊美麗的松花江畔,占地面積380畝。教學設施擁有辦公樓1棟、教學區3棟、圖書館1個,建有電化教學中心、學術報告廳、展廳和閉路電視教學系統,設有微機室、語音室、藝術設計室及專業創作室等,各系(專業)均有實驗室;生活設施擁有學生公寓5棟、教師公寓3棟、師生食堂3個,開辦有文化、美術、生活用品商店、超市和飯店、浴池、洗衣房、美發廳、衛生所等。校園依山傍水,綠樹環抱,鳥語花香,景色秀麗。
現在,學院設有5個系21個專業方向。同時,附屬有3所書畫苑和1所學前文化藝術學校。有專兼職教師131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58人,中級職稱的63人;有在校生2600餘人,其中有來自全國26個省市的本科與專科學生796人,畢業生享受國家普通高校或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同等待遇。
學院黨、政、工、團、學組織健全,實行“黨組織領導、保證、扶持,院長行政統一指揮,教職工民主管理”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各級組織齊抓共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遵循高等美術學校的教育規律和高等職業院校的教育特徵,不斷開創學院改革、建設和發展的新局面;堅持依法辦學,以德治校,從嚴治教,從嚴治學,發揚我院“打基礎,重智慧型;抓實踐,嚴要求”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實用型美術“四有”人才。
歷經23年來的風雨坎坷、春華秋實,三江美術學院為國家和地方培養和輸送了8000多名既有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又有專業技術和設計能力的美術設計師、廣告人、經理、教師或畫家,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為國家和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有的還去了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從事美術工作。有12000多件學生作品在國內外美術、書法、攝影比賽中獲大獎,2600多件作品被國家、省、市美術展館和國際友人收藏。學院多次榮獲國家、省、市人民政府及教委等部門授予的“成人教育先進集體”、“教育教學先進院校”、“光彩之星”、“青年人學習實用新技術基地”、“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新華社、中央電視台、黑龍江電視台等數十家新聞媒體多次對學院進行了報導。中央電台錄製了10集紀實報導劇《從祖國東北角起飛》,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比利時教育代表團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社會團體及個人,在國家及省市領導陪同下,先後到學院參觀訪問,洽談合作項目,三江美院進入國際美術教育交流行列,被人們譽為“培養美術人才的藝術殿堂”。
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事實證明,學校所開設的實用美術專業順應了我國由計畫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潮流,適應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世界進入知識經濟和信息網路時代的今天,學院正在以江澤民同志關於“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重要思想為指導,為“發展美術教育事業,培養德藝雙馨人才”,實施《佳木斯三江美術學院2001——2010年改革、建設和發展規劃》,要把學院“在五年內建設成為全國規範化高等職業美術學校,在十年內建設成為全國一流高等職業美術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