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

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

《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 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
本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作者認為,自然之所以成為中國古代審美文化的一個重要範疇,是因為它包含了自由這一內涵。在中國古代文獻的絕大多數語境中,自然都不具有現代漢語中的“自然”的自然界這一義項。中國古代文獻中的自然大多取《老子》和《莊子》中的自然的內涵,此內涵學術界大多數學者都解釋為“自己如此”。這是古代中國人對自然的最基本規定。自然如果是按其本性自己如此的話,那么,自然就是自由。
“自然”,是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範疇,或者說是原範疇,它對中國古代審美文化影響至巨,在美學理論和藝術實踐中,可以說是貫徹始終。不把握住“自然”這個範疇,也就難以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中國古代藝術中的意蘊,所以對於“自然”範疇的探討,是美學研究中的重要工作。

目錄


第一章導論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二、現當代有關中國古代自然範疇研究的基本狀況
三、自然的最基本意義和規定
四、作為理想狀態的自然和作為實體的自然
五、自然潛入中國古代各種文化形態的原因
第二章道家文化的自然
一、道家文化自然的基本內涵
二、天地境界和道家文化自然的人為性
第三章儒家文化的自然
一、內向自然化路徑和對感性自然的有條件肯定
二、外向自然化路徑和對天的體認
三、儒家文化的天地境界
四、儒家天地境界與道家天地境界比較
第四章魏晉自然觀
一、既內在又超越的自然觀
二、通達:魏晉士人日常生活所表現的自然
三、理論上的表述
第五章中國古代禪宗的自然
一、南宗禪:印度禪自然化(中國化)的產物
二、自由:中國古代禪宗自然的內涵
第六章世俗文化的自然
一、世俗文化自然觀產生的現實基礎
二、世俗文化自然觀的理論淵源
三、世俗文化自然觀的理論表述
第七章文學藝術中的自然
一、自然作為藝術合法合理性存在的不證自明的天然基礎二、自然作為藝術創作的理想和藝術批評的標準
三、文學作品的自然
(一)當下自然:以當下之景抒即時之情、呈天然之道和理(二)無意為文:創作態度的自然
(三)不隔:法則、技巧、媒介的自然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