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元

余新元

余新元,男,漢族,1923年11月出生,甘肅靜寧人,1936年在靜寧縣界石鋪鎮參加紅軍,1938年入黨,是遼寧省軍區鞍山軍分區原副政委。

基本信息

簡介

現鞍山軍分區干休所正師職離休幹部。1936年在靜寧縣界石鋪鎮參加紅軍。1938年入黨。參加山城堡戰役。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作戰、百團大戰、井陘煤礦戰鬥、狼牙山反掃蕩戰鬥、熱河戰鬥、錦州崔家嶺攻堅戰、遼西阻擊戰等戰役、戰鬥500次,幾十次光榮負傷,其中重傷七次,被授予“戰鬥模範”榮譽稱號,榮立2次小功、1次中功、2次大功。在黃土嶺戰鬥中,余新元的左腿被日軍機槍打成了“馬蜂窩”,是白求恩大夫親自主刀才免去截肢的不幸。遼瀋戰役。右腳被機槍打得血肉模糊,依然衝鋒不止,就是這一仗,他失去半個腳掌,至今仍靠假肢行走。新中國建國後,余新元轉到地方人武部系統工作。雷鋒和郭明義就是他送進部隊參軍的。1959年11月,在鞍鋼礦山公司(位於遼陽市境內弓長嶺)當推土機手的雷鋒因為身高不足1米6、體重不足90市斤,不符合參軍入伍條件,徵兵體驗未通過。正在遼陽市兵役局任政委的余新元問雷鋒:“你想當兵,家裡人願意嗎?”剛問完,雷鋒就哭了:“我沒有家人了。”雷鋒給余新元講述了自己家人在舊社會被迫害致死的事情。余新元從這次深談後,余新元不再說讓雷鋒回去的話,而是不遺餘力地幫助他,讓他走進軍營。余新元認識到雷鋒品質很好,3次找到遼陽市兵役局第一政委、遼陽市市委書記曹奇,詳細介紹了雷鋒的情況,爭取市里破格送這個優秀青年入伍。曹奇書記也被雷鋒的經歷和志向打動了,當場拍板:“政治上的合格比身體上的合格更寶貴,可以考慮破格送他去當兵!”余新元又積極向接兵單位推薦,1960年1月8日,在遼陽火車站送走了光榮參軍入伍的雷鋒。1976年底,時任鞍山警備區副政委的余新元,聽說遼寧省勞動模範郭洪俊的兒子郭明義報名參軍,便拖著傷殘的身體前往了解這個應徵青年的德才表現。得知郭明義品學兼優,余新元非常高興。他極力向負責徵兵工作的人員推薦郭明義,使郭明義如願穿上軍裝。送郭明義上火車時,他還再三叮囑:“一定要當個雷鋒式的好戰士!”1981年,余新元離休之後,足跡遍及60多個市縣,深入800多個單位,作學雷鋒報告3000多場,聽眾達400萬人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