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畏[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警衛員]

何畏[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警衛員]

何畏(1922—1938)又叫何永樣,1922年出生於吉林省賓縣, 東北抗日聯軍第4軍警衛員。1938年春,何畏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16歲。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何畏,又叫何永樣,1922年出生於吉林省賓縣,後隨父母遷居方正縣大羅勒密。

1935年夏,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在大羅勒密建立抗日根據地。在同盟軍的幫助下,村里組織起兒童團,何畏被推舉為兒童團長,帶領兒童團為抗日同盟軍站崗、放哨、送信。

1936年春節前夕,抗日同盟軍離開大羅勒密。盤據在方正縣的日本侵略軍乘機到大羅勒密掃蕩,還派了1個班到何畏居住的村子進行搜捕。何畏悄悄回村偵察,發現敵人搜查完畢後都已集中在一個大院裡忙著做飯,槍械架在院子當中,門口只設了1個遊動哨。他急速回到後山,找到自衛隊說明了情況,大家一起研究了消滅這股敵人的辦法。按照預定計畫,何畏抱著一隻大母雞徑直向敵軍設崗的院子走去。敵人以為是給他們送雞吃,毫不戒備地迎上前來。何畏裝作害怕的樣子,轉身就跑。敵人邊喊邊追,埋伏在夾道的自衛隊員衝過去將追趕的敵人抓獲。在何畏的帶領下,自衛隊員迅速衝進院子,這伙敵人全部當了俘虜。

不久,抗日同盟軍又回到了大羅勒密。何畏堅決要求參加抗日軍。軍長李延祿見他人小志大,機智勇敢,答應了他的要求,並給他改了個名字叫何畏,希望他成為1名無所畏懼的抗日戰士。

參軍後何畏被分配在軍部宣傳連,經常到民眾中去,幫助民眾幹活,教民眾唱歌,給民眾講解抗日救國的道理,深受民眾的歡迎。

不久何畏為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新任軍長李延平作警衛員,隨同第四軍轉戰在勃利、寶清、密山、富錦一帶。1937年8月,軍長李延平在寶清縣冰河子養傷,何畏在執行警戒任務時,發現10幾名日偽軍前來偷襲,他立即開槍阻擊,抗聯戰士聞聲趕到,打退了敵人,保衛了軍長和部隊的安全。

1938年春,東北抗日戰爭進入了艱難的階段。抗聯第二路軍總部決定,第四軍和其他部隊一起,從寶清出發,向五常方向西征。何畏在西征途中,隨西征部隊穿過林海雪原,和年長的戰士一樣戰勝艱難險阻。部隊剛剛踏入五常境內,被敵人包圍,何畏在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16歲。

人物紀念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