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香港富商]

何東[香港富商]

何東(1862—1956)原名何啟東,字曉生,英文名字叫(HoTung),何東的父親是具有荷蘭血統的英國猶太人H.T.何東Bosman(中文名何仕文),他母親是中國人施氏,所以他本身歐亞混血兒。何東先生遺傳了猶太人善於經商的特點,由於頭腦精明何東很快成為香港的超級富豪,香港以前有句俗語,形容一個人不自量,就會說,“你以為你是何東阿”從這句話足以證明,何東的香港首富地位,可以富可敵國。1900年起開設生記商號。後兼任滙豐銀行、黃埔船塢有限公司、香港電燈有限公司、香港電車有限公司、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渣甸輪船有限公司主席、董事,東華醫院、保良局總理。是香港大學創辦人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何東何東晚年照
何東是香港望族何東家族的始創成員,香港著名企業家,是香港大學創辦人之一,與妻張蓮覺共建東蓮覺苑,是香港私立女子義學與佛教的重要里程碑。何啟東元配為麥秀英。他生前信奉基督教,死後與元配合葬跑馬地香港私人家族墳場(位於跑馬地東蓮覺苑)。何啟東先生自幼由母親撫養,受中國文化薰陶,常常以中國人自居 。

人物生平

何東何東爵士
早年加入香港怡和洋行中國部任職初級助理員專責翻譯。

1882年升任怡和洋行屬下香港火險公司經理及廣東水險公司經理。
1894年升任怡和洋行華總經理。
1897年已經成為身家超過二百萬的富豪,並於同年辭去怡和洋行華總經理,由其弟何啟福接任。
1906年何啟東先生向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申請獲準在中環半山居住,成為首位在太平山山頂居住的中國籍人仕。
1926年接辦工商日報,經營十分成功。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成功調停海員罷工。
1941年香港淪陷前逃離香港,至澳門避難,直至1946年元旦復往香港,繼續經商。
1952年獲受葡萄牙勳章。
1956年4月在香港逝世。生前捐出澳門的房產給澳門政府,現設為何東圖書館

何東爵士慈善基金是香港主要的信託基金之一,於1956年由已故何東爵士捐款50萬元成立,基金現時由滙豐信託(香港)有限公司管理。

家族

父母

父親:何仕文,荷蘭猶太人。
母親:施娣,廣東寶安人。何仕文駐留香港期間(1859-1873年)與施娣未婚同居。施娣為何仕文生下1女4子(長幼順序排列):何柏顏(女)、何啟東、何啟福、何啟滿、何啟佳(施娣第6個孩子)。其後代中出現兩位首富,分別是他們的兒子香港首富何東,他們的曾孫澳門首富何鴻燊。施娣第5個孩子何甘棠(何啟棠)是她與中國男子活牛貿易商郭興賢的兒子。1873年何仕文離開香港之後,28歲的施娣嫁給郭興賢做妾。婚後施娣又為郭興賢生下2女1子(其中已知姓名的只有1女何瑞婷)。施娣與郭興賢生活一段時間後離開郭家,自食其力,但施娣與郭興賢所生的小兒子留在郭家沒有帶走。

兄弟

何東爵士(中坐)和弟弟何福(左站)及何甘堂(右坐)何東爵士(中坐)和弟弟何福(左站)及何甘堂(右坐)
何福(何啟福),膝下共有13個子女,分別是世榮、寶姿、世耀、世光、世亮、世全、世卓、寶蓉、世青、寶蓮、寶芝、寶賢、麗瓊。何鴻燊的父親就是何世光,他也是個在商界政界享有盛譽的人士,傳有13個子女:鴻恩、婉和、鴻展、鴻威、婉璋、婉文、鴻韜、何婉鴻、鴻燊、何婉琪、婉婉、鴻瑞、婉穎,後來最有出息的,自然是其中之九的何鴻燊。
何甘棠(何啟棠),何東同母異父之弟,為純種中國人。何甘棠這一房更是妻妾成群子孫泛濫,不過最有名的當屬他與上海情婦張瓊仙所收養的養女何愛瑜了,因為她生了個大名鼎鼎的李小龍

妻妾

元配:麥秀英,是歐亞混血兒。
妾:周綺文,由於婚後幾年不孕,何東遂娶華人周綺文為妾,但3年後亦無所出。後來周綺文生有1女。
平妻:張靜蓉(法號蓮覺),麥秀英做媒,把自家表妹張靜蓉許配給了何東。張靜蓉為何東生下3男7女(只有長男世勤早夭)。
在何東爵士56歲時,尚與隨身護士、歐亞混血兒朱結地小姐非婚生子。

後人

子女
何世榮(何福長子,因為何東元配麥秀英無所出,就把他過繼過來了)
何錦姿
何世勤
何慧姿
何純姿(三女,妾周綺文所生)
何世儉
何嫻姿
何奇姿
何世禮
何文姿
何堯姿
何孝姿
何佐芝(又名何世義,朱結地所生的私生子)
何東與張靜蓉的長子何世勤早夭;次子何世儉有3子2女:何鴻章、鴻憲(早夭)、何鴻卿、何淑君、何勵君;三子何世禮有子女各一:何鴻毅、何勉君。
何東與朱結地的私生子何佐芝有一女何騉及一子何驥。

家族簡介

(圖)何東何鴻燊
何東家族可以牽扯出一系列的名人。最有名最有影響力的是何東,還有現在的賭王何鴻燊、功夫影星李小龍,還有之前被爆出不倫之戀的何鴻章何婉琪

從第一代大家長何仕文開始,這個子息極其繁盛的家族就注定了要產生一系列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何仕文是英國人,19世紀中葉,他在香港洋行做職員,娶了一位廣東寶安籍的女子施氏為妻。施氏育有5男3女:何東(何啟東),何福(何啟福),何甘棠(何啟棠)等。中國歷史上的三位著名人物孫中山、康有為和蔣介石都是何東的朋友。何東曾大力推動割據的軍閥和睦共處,也資助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的革命活動,是當時人所共知的香港首富。由於何東名氣太盛,使得弟弟何福的光彩有些黯淡。其實,何福也是當時香港的頂級人物,做過怡和洋行、沙宣洋行買辦,任過定例局(立法局)議員,在商場長袖善舞、富甲一方,是當時的華商五巨頭之一。

所獲榮譽

何東一生熱心襄助香港、澳門各種慈善及教育事業,曾捐資興建香港大學、東華醫院、鏡湖醫院、澳門寶覺義學等等,現以何東命名的建築物及教育機構分布於香港、澳門各地。終其一生,曾獲中國、英國、葡萄牙,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勳章多枚。尤著者,1915年英皇喬治五世授予爵士榮銜,1955年英國女皇又授予KBE榮銜,使其成為兩度晉爵的首位華人。

1899年香港太平紳士
1915年英國獲英皇喬治五世冊封為爵士
1922年中國一等大綬嘉禾章
1925年英國英京聖約翰救傷爵位獎章
1925年葡萄牙葡萄牙爵士勳章
1930年葡萄牙葡萄牙高等爵士勳章
1932年法國榮譽軍團軍官級勳章
1932年德國德國國家一級紅十字會勳章
1933年義大利義大利爵位勳章
1936年安南安南皇爵士勳章
1955年英國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相關書籍

(圖)《香港大老--何東》《香港大老--何東》
香港大老:何東
作者:鄭宏泰/黃紹倫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年:2007
定價:HK$128.00
ISBN:9789620426957
歐亞混血的何東生於香港、長於香港,雖然外貌看似洋人,但行為舉止卻十分中國化。任職買辦之時,由於何東需要在洋人老闆與華人社會中遊走,因而鮮明地定了香港在東西貿易中的中介位置。至於政商網路縱橫交錯,以及家族成員的散布全球,更充份體現了香港作為東西樞紐、國際都會那種聯繫各方、面向世界而背靠中國的特殊地位。
本書的論述既配合了香港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將何東及其家族的發展,系統而完整地描繪出來,從而加深讀者對香港商業、社會、歷史與文化各層面的掌握和認識。另一方面,由於本書以企業家及企業家精神是否有效發揮作為主要脈絡,剖析了華人家族企業在發展過程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如管理上的優劣、經營上的強弱,以及組織上的鬆緊等,對有志研究家族企業的人士,顯然亦會有一定啟發。

何東圖書館

(圖)何東圖書館何東圖書館
何東圖書館大樓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以前,原主人為官也夫人(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東爵士於1918 年購入該大樓,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二次大戰日軍占據香港期間(1941-1945)何爵士曾在此定居。1955年何東爵士逝世,其後人據他生前遺囑,將大樓及二萬五千圓港幣贈予澳門政府,作開設公共圖書館及購買圖書之用;至1958 年,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

大樓高三層,底層前部分是遊廊,二、三層相應位置為內廊,立面每層開有五個拱券式窗,作對稱布局,券間牆設有薄薄的壁柱,採用愛奧尼柱式。建築通體以黃色粉刷,壁柱、券線、檐口等飾白色線條,大窗的窗框為綠色,屋頂為紅瓦四坡頂。一樓是閱覽室,二樓為“何東藏書樓”,陳設高雅,楹聯、名貴的扶手椅、雲石台板及四壁的古籍、善本散發出中國古典書齋的氣味。建築有開闊的前庭和後園,前花園黃色圍牆與拱形的綠色鐵柵門形成對比,鋪設石板的道路直通大樓正門,左側有假山、噴水池,還種植了高大的樹木。後花園結合地勢做成台地形,豐富了空間層次。整個建築既有身居城市之便,又有獨處園林之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