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石松科石松屬植物]

伸筋草[石松科石松屬植物]
伸筋草[石松科石松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伸筋草,又名獅子草,舒筋草。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乾燥全草。

匍匐莖呈細圓柱形,略彎曲,長可達2m,直徑1~3mm,其下有黃白色細根。直立莖作二叉狀分枝。葉密生莖上,螺旋狀排列,皺縮彎曲,線形或針形,長3 ~5mm ,黃綠色至淡黃棕色,無毛,先端芒狀,全緣,易碎斷。質柔軟,斷麵皮部淺黃色,木部類白色。無臭,味淡。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馬尾伸筋 馬尾伸筋

長葉牛尾萊多年生草本,攀援狀。莖細長,有縱條,無皮刺。葉互生;卵形,長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9厘米,寬2.8-6.5厘米,先端漸尖或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兩面光滑無毛;葉柄基部具卷鬚2根。花單性,異株;花序傘形;腋生;花被6片,離生,向外反折;雄花有雄蕊6,較花被裂片為短;雌花較雄花小,退化雄蕊線形,子房球形,柱頭3裂。漿果球形,黑色。花期6月。

伸筋草 伸筋草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或林內。附生於懸崖絕壁或生有苔蘚植物的老樹椏間。

分布範圍

地理分布:我國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主要產地: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多在廣東、廣西等省份。

別名

伸筋草 伸筋草

石松,獅子草,牛尾菜,大順筋藤,大伸筋,百部伸筋,水搖竹,伸筋草,龍鬚草,牛尾伸筋,牛尾節,牛尾卷,水球花,大葉伸筋,寬筋草,牛尾蕨.伸筋靈

名稱考證

:牛尾菜(《救荒本草》),大順筋藤(《植物名實圖考》),大伸筋(《中藥志》),百部伸筋,水搖竹,伸筋草,龍鬚草,牛尾伸筋,牛尾節,牛尾卷,水球花,大葉伸筋,牛尾蕨(《湖南藥物志》)

為石松科石松屬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

藥用信息

治關節痛:牛尾菜五錢,路邊荊一兩,老鼠刺一兩,豨薟草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性味歸經:苦辛溫,入肝經。

主治功效: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絡。

用於風寒濕痹,筋脈拘攣疼癰。外用治跌打扭傷腫痛。

採收儲存: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置乾燥處儲存。

炮製方法:除去雜質,洗淨,切段,乾燥。

用法用量:3~12g。

禁忌:本品炮製時不宜水浸。

毒性實驗

毒性試驗表明小鼠靜脈注射石松鹼之半數致死叢為27.58±1.16毫克/公斤,腹腔注射為78毫克/公斤。

藥物鑑別

伸筋草(石松) 伸筋草(石松)

【性狀鑑別】乾燥根莖略彎曲,呈結節狀,上面具莖痕,下面具多數細 長的根,長12~32厘米,徑 1~3毫米,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有細皺紋。質韌,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白色,有黃白色木心。氣無,味微苦,帶粘性。

【顯微鑑別】本品莖橫切面:表皮細胞 1列。皮層寬廣,有葉跡維管束散在,表皮下方和中柱外側各有10~20餘列厚壁細胞,其間有3~5列細胞壁略增厚;內皮層不明顯。中柱鞘為數列薄壁細胞編織中柱,木質部束呈不規則的帶狀或分枝狀,韌皮部束交錯其間,有的細胞含黃棕色物。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5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揮乾,殘渣加無水乙醇1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伸筋草對照藥材 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

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

仿-甲醇(4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

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各家論述

⒈《本草拾遺》:“主人久患風痹,腳膝疼冷,皮膚不仁,氣力衰弱。”

2.《滇南本草》:“石松,其性走而不守,其用沉而不浮,得檳榔良。”

⒊《湖南藥物志》:舒筋活血,補氣通絡。治腰痛,關節痛,閉經。

⒋《植物名實圖考》:治筋骨,通關節。

⒌《江西中藥》:治腰痛及胯,腿等痛症。

⒍《江西中藥》:“味淡。”

⒎《湖南藥物志》:“甘,平。無毒。”入心,腎二經。

8.《滇南本草》:"下氣,消胸中痞滿橫格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去 年久腹中之堅積,消水腫。"

9.《生草藥性備要》:"消腫,除風濕。浸酒飲,舒筋活絡。其根治氣結疼痛,損傷,金瘡內傷,去痰止咳。"

選方配置

1、治風痹筋骨不舒:寬筋藤,每用三錢至一兩,煎服。(《嶺南採藥錄》)

2、治關節酸痛:石松三錢,虎杖根五錢,大血藤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3、治關節酸痛,手足麻痹:鳳尾伸筋草一兩,絲瓜絡五錢,爬山虎五錢,大活血三錢。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4、治小兒麻痹後遺症:鳳尾伸筋、南蛇藤根、松節、尋骨風各五錢,威靈仙三錢,茜草二錢,杜蘅五分。煎服。(江西《中草藥學》)

5、消水腫:過山龍五分(研細末),糠瓢一錢五分(火煅存性),檳榔一錢。 檳榔、糠瓢煨湯吃過山龍末,以瀉為度。氣實者用,虛者忌。(《滇南本草》)

6、治帶狀皰疹:石松(焙)研粉,青油或麻油調成糊狀,塗患處,一日數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現代研究

化學成分本品含石松鹼,棒石松寧鹼等生物鹼,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等萜類化合物,β-谷甾醇等甾醇,及香草酸,阿魏酸等。

降溫、降血壓作用 本品水浸劑對實驗家兔有降溫作用。30毫克/公斤靜脈注射石松鹼可使麻醉貓、兔血壓驟降,中毒劑量可增加動物呼吸振幅而減少頻率。

抑菌作用 試驗表明:體外對福氏痢疾桿菌、宋內氏痢疾桿菌高度敏感,對志賀氏痢疾桿菌中度敏感。

其他作用 石松鹼對蛙心收縮力有增強作用。對離體大鼠、豚鼠、家兔小腸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對兔、大鼠及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

臨床套用

伸筋草 伸筋草

1、風寒濕痹,肢軟麻木。本品辛散、苦燥、溫通,能袪風濕,入肝尤善通經絡。治風寒濕痹,關節酸痛,屈伸不利,可與羌活、獨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體軟弱,肌膚麻木,宜與松節、尋骨風、威靈仙等同用。

2、跌打損傷。本品辛能行散以舒筋活絡,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多配蘇木、土鱉蟲、紅花、桃仁等活血通絡藥,內服外洗均可。

3、治關節痛:牛尾菜25克,路邊荊50克,老鼠刺50克,豨薟草2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