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拉巴圖鹿豚

伯拉巴圖鹿豚

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這種屬於野豬科的動物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布魯島,體長可達1.1米,身高可達80厘米。這種奇形怪狀的動物主要以植物的根、葉以及果實等為食。

基本信息

概述

波拉巴圖鹿豚波拉巴圖鹿豚

伯拉巴圖鹿豚是金毛鹿豚的音譯,中文學名為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又名鹿豬、西里伯斯鹿豚或西里伯斯野,是印尼布魯島及蘇拉島一種像豬的動物。在傳統的分類上,鹿豚包含了其他鹿豚屬為其亞種,但由於形態上的不同,它們都被另外分類成獨立的物種。它們的體型較長及厚,而其他鹿豚屬所沒有的。

分布

鹿豚分布在印尼的布魯、蘇祿、托吉安、蘇拉威西等島嶼的熱帶雨林。出沒於河湖之畔。晨昏活躍,掘食植物根莖,能奔善泳。

形態特徵

體長85-105,尾長27-32厘米,體重90公斤。和其他的鹿豚種類不同,金毛鹿豚有著較長較密的毛髮,無面。腿長、皮厚,毛稀。鹿豚最特別的是雄性的相貌:上頜犬齒向上長穿過上吻後向眼部彎曲,面頰幾乎為獠牙布滿,牙長40厘米,鹿豚是因牙狀似鹿角而得名,但這中看不中用的牙,既非武器,也非工具,而是雄性的炫耀器官。

繁殖

懷孕時間125-150天,2月產仔,每產1-2仔,幼子身上無條紋。母獸乳頭1對。壽命約24年。

食物

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

鹿豚的食物包括樹葉、草、真菌等,但最鍾愛的還是馬來亞大風子。這種果子的種子裡含有大量氫氰酸,對許多動物來說都是有毒的。由於果實大小、形狀與足球相似,因此也被稱作“足球果”。成熟之後,果實便會落到地上。 它們借著高度發達的嗅覺尋找這種美味。不過,鹿豚為什麼不會受到果實毒素的傷害呢?人們曾經以為,鹿豚只吃毒性較弱的外層果肉;但最新的觀察表明,它們把種子也吞進了肚裡。更有意思的是,食用有毒果實與頻繁拜訪溫泉似乎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鹿豚總似乎在泥里找什麼吃的。事實上,讓它們胃口大開的就是泥漿。鹿豚居住地的泥漿含有來自溫泉的豐富礦物質。克雷頓博士認為,這些礦物質或許能夠對抗馬來亞大風子的毒素。鹿豚的腸胃系統非常複雜,對分解毒素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近親

與鹿豚關係最近的是一種歐洲豬,大約3500萬年前便已滅絕。基因研究顯示,鹿豚與河馬也有很近的親緣關係。但鹿豚的與眾不同卻在於它的獠牙。任何其他哺乳動物的頭上都沒有這樣的裝飾。這對獠牙一直向後彎曲,看上去就好像要鑽回頭骨裡面。

關於鹿豚的獠牙

鹿豚鹿豚

早年來到印尼的歐洲人不知鹿豚為何物,十七世紀的畫將它描繪得更像一隻。印度尼西亞人給它取了“鹿豚”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一個最不尋常的特徵:一副奇異彎曲的獠牙。直到今天,我們對鹿豚依然了解不多,更不知道如此有趣的獠牙有什麼作用。美國科學家琳·克雷頓博士投入14年心血,針對鹿豚展開了一項深入的野外研究。
克雷頓說:“很早的時候有一個故事,講得很離譜,說公鹿豚用它們的獠牙吊掛在樹上,這樣一來,就能看到從樹下經過的母鹿豚了。還有一種說法,說鹿豚用獠牙保護自己的眼睛。其實,關於鹿豚獠牙的功用,有很多不同的觀點。”
鹿豚與其他哺乳動物不同的是,公鹿豚頭上長有一對彎曲的獠牙。鹿豚的聽覺非常敏銳,嗅覺也十分發達,但它們的視力很差。公鹿豚個頭不小,身長有近一米,體重估計在100公斤左右。儘管它外表像,但關於它的祖先還存在一些疑問。母鹿豚和孩子們沒有威風的獠牙。作為一種豬科動物,它們的腿相當細長;難怪當地居民認為,這是豬和鹿雜交產下的後代。
對於年輕的公鹿豚,長牙想必是件痛苦的事;它們的犬齒要穿過面部皮膚才能長出來。大約18個月大的時候,它們開始長出獠牙;但要幾年之後,才能長得像父親的獠牙那樣長、那樣彎曲。
公鹿豚的下獠牙可以幫助它們在求偶時打敗其他對手,但上面的獠牙有什麼作用呢?鹿豚全年都可以繁殖。在選擇交配對象時,母鹿豚周圍有許多公鹿豚,尋找配偶往往要面對激烈的競爭。在這種時候,下面這對匕首一般的獠牙就能派上用場了。為了爭奪統治權,公鹿豚的激烈戰鬥可能持續很長時間。它們奮力扭打,都想把尖利的下獠牙插入對方的下頜下面;這就好比拿一把刀抵住了對手的咽喉,對手或早或晚總歸會投降。
但它們的上獠牙有什麼用呢?一眼看去,公鹿豚幾乎都是一個模樣;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它們的獠牙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有的獠牙看起來格外勻整、對稱。有的獠牙有大有小,或是彎向頭,或是在眼前交叉。形狀上的巨大差異似乎表明:如此特殊的頭飾並沒有實際的作用。
或許幾百萬年前,鹿豚祖先的獠牙比較直,是抵禦掠食動物的有力武器。但現在,獠牙可能朝各個方向生長。上面的獠牙雖然易碎,但有意思的是真正受損的並不多見。這些獠牙僅僅是過去留下的遺物?還是有其他的作用? 克雷頓認為,母鹿豚在挑選伴侶時,獠牙的狀態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克雷頓說:“下獠牙很鋒利,但上獠牙並不鋒利,由此我認為,它們可以起到某種裝飾作用,也就是說,幫助公鹿豚吸引異性。下獠牙和上獠牙都有可能受到損傷,從我的觀察來看,這種情況大都出現在年長的公鹿豚身上,所以我想,擁有一副完好無損的獠牙,這是身體狀態良好的一個標誌,說明這隻公鹿豚是異性青睞的對象。”
如此看來,在公鹿豚中爭得上風的策略,不只是用匕首刺向對方的喉嚨;若能損壞對方的上獠牙對自己也會是有利的。比起那些身經百戰、獠牙破損的前輩,年輕的公鹿豚憑藉漂亮、完好的獠牙,更容易贏得異性的好感。(引用自美國《國家地理頻道》)

生存狀況

伐木業正在摧毀它們的古老家園。大面積的森林已被砍伐一空,伐木工人在林中開闢了道路,由此也引來了當地的獵人。鹿豚只棲息在蘇拉威西島以及鄰近的兩座小島上,目前總共只剩下幾千隻。
母鹿豚在受孕5個月後產下後代,一窩通常只有一兩隻小鹿豚。在其他國家,野豬受到天敵的威脅,所以一次產下多個後代,其中多半會被捕殺,少數能夠存活。而蘇拉威西幾乎沒有掠食動物,沒有必要繁殖太多,免得餵養辛苦。小鹿豚長到8個月時才斷奶,但出生才3天,它們就已開始搜尋食物,在成長道路上邁出了第一步。 (來源:北京科技報)

瀕危等級

易危(VU)。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