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的美聯儲

伯南克的美聯儲

《伯南克的美聯儲》是由(美)哈里斯編寫,郭寧,汪濤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09年2月1日出版的書籍。本書詳細分析了美聯儲在應對不斷變化和擴張的經濟與金融市場環境時,如何運用聯邦基金利率調控經濟運行。

基本信息

伯南克的美聯儲

作者: (美)哈里斯 著,郭寧,汪濤 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2-1

版 次: 1
頁數: 232
開本: 16開
ISBN : 9787300101088
包裝: 平
所屬分類: 圖書 >> 經濟 >> 國際經濟

編輯推薦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巴曙松 撰序;太平洋研究院院長、《環球財經》總編輯 向松祚 作跋。
全球最具權力中央銀行如何狙擊金融危機?掌舵人伯南克如何扭轉美國經濟局勢?雷曼兄弟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權威解答!剖析美聯儲與伯南克最全面、最透徹的一本書!

內容簡介

美國次貸危機以及由此引起的金融海嘯,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其任期的最後兩年內,對美國整個巨觀經濟、房地產市場以及信貸市場採取了過於寬鬆的政策所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伯南克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他是誰?他是如何登上美聯儲主席寶座的?美聯儲如何運轉,怎樣管理和調控巨觀經濟?在格林斯潘曾被認為是整個美聯儲化身的時候,伯南克要怎樣做才能顯示出其與格林斯潘的不同之處?他又將帶領美聯儲以及美國經濟走向何方?
本書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本書詳細分析了美聯儲在應對不斷變化和擴張的經濟與金融市場環境時,如何運用聯邦基金利率調控經濟運行。在這個調控過程中,保持貨幣政策的相對獨立性是很有必要的,美聯儲不僅始終保持獨立,還在努力實現獨立性與透明性的相結合,向公眾傳遞更加明確的信息。當然這一切都離不開伯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的功勞。而伯南克則需要對格林斯潘實現繼承與超越,事實上他也是這么做的。在伯南克的領導下,美聯儲的行事風格和決策機制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美聯儲變得更加開放,更加注重與民眾的溝通;其內部運行機制也正在發生變革,更多地依賴傳統經濟分析工具,傾聽各方人士的建議。在吸取美國大蕭條和日本通貨緊縮教訓的基礎上,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在2008年突然轉變政策路線,開始以非常激進的降息措施應對經濟和金融市場危機。美聯儲的這些舉動會帶來怎樣的政策效果,有待於我們進一步觀察和期待。

作者簡介

伊森·哈里斯,現任巴克萊銀行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雷曼兄弟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前常務董事。曾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從事研究工作9年。在2002年《商業周刊》的經濟預測調查中,哈里斯的預測準確度排名第一。在2007年《華爾街日報》的經濟預測調查中,哈里斯仍名列前茅。《機構投資者》

伯南克的美聯儲伯南克的美聯儲
發起的有關“固定收益證券研究”民意調查顯示,哈里斯是最值得信賴的三名經濟學家之一。

目錄

引子 對美聯儲新主席的早期印象
第一部分 伯南克的戰場
第1章 事物的本質:巨觀經濟運行和貨幣政策簡介
第2章 美聯儲的秘密:揭開美聯儲的神秘面紗
第3章 獨立宣言:美聯儲的政治經濟學
第4章 煙霧彈:美聯儲溝通策略的演變
第二部分 伯南克的榜樣
第5章 令人羨慕的紀錄:格林斯潘取得的成就
第6章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格林斯潘任職期間的失誤
第三部分 伯南克的信念
第7章 戴著鐐銬的舞蹈:伯南克設立通貨膨脹指標
第8章 衰退迷思:大蕭條對伯南克的啟示
第9章 開放的中央銀行:美聯儲變得更加民主
第10章 貨幣政策的藝術:美聯儲的新溝通策略
第11章 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對資產市場泡沫的政策回應
第12章 激進的風險管理:美聯儲新的政策焦點
第四部分 伯南克任期的前半段
第13章 墨菲法則:新任主席剛上台時總會遭遇困境
第14章 高壓鍋中的決策:伯南克在任期頭兩年的表現
結束語 伯南克領導下的美聯儲前景展望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