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鰲

伏鰲

伏鰲兩個大字刻在這塊石碑上面,潮起潮落無盡時,伏鰲相伴數萬年。 “鰲”是指海龜。實際上,鰲是中國傳統說法中龍的一種。龍生九子,其中就有鰲,又稱“鼉(tuó)龍”。 這裡有一組形似一隻大鰲的岩體伏在岸邊,任憑驚濤拍岸,巋然不動。

基本信息

簡介

伏鰲伏鰲
傳說整座嶗山就是一隻巨鰲,雄踞於此;因有巨鰲保佑,這裡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金元時期,著名道士丘處機來到嶗山,更改“牢山”為“鰲山”,留下了“三圍大海一平田,下鎮金鰲上接天”、“牢山本即是鰲山”等傳世名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