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節

語出:《漢書·刑法志》:“於是師旅亟動,百姓罷敝,無伏節死難之誼。”《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 余 顛沛殞斃,殺身濟君。其下司徒,署 余 孫 倫 吏,使蒙伏節之報。” 唐 陳子昂 《為金吾將軍陳令英請免官表》:“﹝五人﹞皆伏節盡忠,身死王事。”

伏節
拼音:
解釋:1.猶言節。指為維護某種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