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特表

伏特表,在電壓表內,有一個磁鐵和一個導線線圈,通過電流後,會使線圈產生磁場,這樣線圈通電後在磁鐵的作用下會鏇轉,這就是電流表、電壓表的表頭部分。

伏特表
伏特表是測量電壓的一種儀器
1)常用電壓表——伏特表 符號:V
2)大部分電壓表都分為兩個量程。(0—3V)(0—15V)
3)正確使用:調零(把指針調到零刻度)並聯(只能與被測部分並聯)正進負出(使電流從正極接入流進,從負極接入流出)量程(被測電壓不能超過電壓表的量程,用“試觸”法選擇適當量程。
4)直流電壓表的符號要在V下加一個_,交流電壓表的符號要再V下加一個波浪線“~”
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一個負接線柱,兩個正接線柱
例如學生用電壓表一般正接線柱有3V,15V兩個,測量時根據電壓大小選擇量程為“15V”時,刻度盤上的每個大格表示5Ⅴ,每個小格表示0.5V(即最小分度值是0.5Ⅴ);量程為“3Ⅴ”時,刻度盤上的每個大格表示lV,每個小格表示0.lV(即最小分度值是0.lⅤ)。
我們可用電流表來測量電流的大小.電流表的符號是(A).
交流電壓表不分正負極,正確選擇量程,直接把電壓表並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交流電壓表測的電壓是交流電壓的有效值。
串.並聯電路的電壓特點
串聯電路兩端的電壓等於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U=U1+U2
並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U=U1=U2
伏特表的原理
首先,我們要知道在電壓表內,有一個磁鐵和一個導線線圈,通過電流後,會使線圈產生磁場(好象這個內容又超過你目前學的了,是初二下學期要學的,但你肯定知道電磁鐵吧),這樣線圈通電後在磁鐵的作用下會鏇轉,這就是電流表、電壓表的表頭部分。
這個表頭所能通過的電流很小,兩端所能承受的電壓也很小(肯定遠小於1V,可能只有零點零幾伏甚至更小),為了能測量我們實際電路中的電壓,我們需要給這個電壓表串聯一個比較大的電阻,做成電壓表。這樣,即使兩端加上比較大的電壓,可是大部分電壓都作用在我們加的那個大電阻上了,表頭上的電壓就會很小了。
可見,電壓表是一種內部電阻很大的儀器,一般應該大於幾千歐。
電流表是跟據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磁場力的作用而製成的。
電流表內部有一永磁體,在極間產生磁場,在磁場中有一個線圈,線圈兩端各有一個遊絲彈簧,彈簧各連線電流表的一個接線柱,在彈簧與線圈間由一個轉軸連線,在轉軸相對於電流表的前端,有一個指針。
當有電流通過時,電流沿彈簧、轉軸通過磁場,電流切磁感線,所以受磁場力的作用,使線圈發生偏轉,帶動轉軸、指針偏轉。
由於磁場力的大小隨電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過指針的偏轉程度來觀察電流的大小。
這叫磁電式電流表,就是我們平時實驗室里用的那種。
電流表串聯一個大電阻。測量時並聯到被測量的兩點之間,不會改變原有電路的特性,電流表顯示數值正比於被測量點的電壓:
電流表內阻 Ro 很小,可以忽略不計,外接電阻 R 很大,這樣根據歐姆定律得到:
理想狀態的電流表內阻為0;理想狀態的電壓表內阻為無限大
I = U/(R + Ro) ≈ U/R
DA30A 型真有效值電壓表
性能特點 :
真正有效值測量
可測量各種波形電壓和無規則噪聲電壓
熱電偶檢波方式,線性指示
測量頻率範圍:10 Hz — 10 MHz
大鏡面表頭指示,讀數清晰
直流放大器輸出,可驅動其它輔助設備
簡要介紹::
DA30A型真有效值電壓表主要用於對各種信號波形進行有效值測量,採用熱電偶檢波方式,儀器指示具有線性刻度,無需調零,並附有直流輸出裝置以驅動直流數字電壓表來提高測量精度。可廣泛用於工廠、實驗室、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等。
技術參數:
頻響範圍 10 Hz — 10 MHz
基本精度 ± 2%
輸入電阻, 電容, 過載電壓 1 mV — 300 mV: ≥8 MΩ,≤ 40 pF, ≤100 V
300 mV — 300 V: ≥8 MΩ,≤ 20 pF, ≤600 V
直流輸出電壓 -1 V(逢10量程)
一般技術指標
工作溫度, 濕度 0℃ — 40℃, ≤90% RH
電源要求 198 V — 242 V AC, 47.5 Hz — 52.5 Hz
功耗 ≤ 6 VA
尺寸(W×H×D) 240 mm×140 mm×280 mm
重量 約2.5 kg
電壓、電流、功率是表征電信號能量大小的三個基本參量。在電子電路中,只要測量出其中一個參量就可以根據電路的阻抗求出其它二個參量。考慮到測量的方便性、安全性、準確性等因素,幾乎都用測量電壓的方法來測定表征電信號能量大小的三個基本參量。此外,許多參數,例如頻率特性、諧波失真度、調製度等都可視為電壓的派生量。所以電壓的測量是其它許多電參量,也包括非電量測量的基礎。
電壓測量主要是採用電子電壓表對正弦電壓的穩態值及其它典型的周期性非正弦電壓參數進行測量。本章重點討論模擬和數字式兩種電壓表的結構、原理和使用方法。
(1)頻率範圍寬
被測信號電壓的頻率可以從0Hz到幾千兆赫茲範圍內變化,這就要求測量信號電壓儀表的頻帶要覆蓋較寬的率頻範圍。
(2)測量電壓範圍廣
通常,被測信號電壓小到微伏級,大到千伏以上。這就要求測量電壓儀表的量程相當寬。電壓表所能測量的下限值定義為電壓表的靈敏度,目前只有數字電壓表才能達到微伏級的靈敏度。
(3)輸入阻抗高
電壓測量儀表的輸入阻抗是被測電路的附加並聯負載。為了減小電壓表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就要求電壓表的輸入阻抗很高,即輸入電阻大,輸入電容小,使附加的並聯負載對被測電路影響很小。
(4)測量精度高
一般的工程測量,如市電的測量、電路電源電壓的測量等都不要求高的精度。但對一些特殊電壓的測量確要求有很高的測量精度。如對A/D變換器的基準電壓的測量,對穩壓電源的穩壓係數的測量都要求有很高的測量精度。
(5)抗干擾能力強
測量工作一般都在存在干擾的環境下進行,所以要求測量儀表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特別是高靈敏度、高精度的儀表都要具備很強的抗干擾能力,否則就會引入明顯的測量誤差,達不到測量精度的要求。對於數字電壓表來說,這個要求更為突出。
4.1.2 電子電壓表的分類
電壓表按其工作原理和讀數方式分為模擬式電壓表和數字式電壓表兩大類。
(1)模擬式電壓表
模擬式電壓表又叫指針式電壓表,一般都採用磁電式直流電流表頭作為被測電壓的指示器。測量直流電壓時,可直接或經放大或經衰減後變成一定量的直流電流驅動直流表頭的指針偏轉指示。測量交流電壓時,必需經過交流-直流變換器即檢波器,將被測交流電壓先轉換成與之成比例的直流電壓後,再進行直流電壓的測量。模擬式電壓表按不同得方式又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①按工作頻率分類:分為超低頻(1kHz以下)、低頻(1MHz以下)、視頻(30MHz以下)、高頻或射頻(300MHz以下)、超高頻(300MHz以上)電壓表。
②按測量電壓量級分類:分為電壓表(基本量程為V量級)和毫伏表(基本量程為mV量級)。
③按檢波方式分類:分為均值電壓表、有效值電壓表和峰值電壓表。
④按電路組成形式分類:分為檢波-放大式電壓表、放大-檢波式電壓表、外差式電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