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

伊春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

伊春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位於市中心水上公園西側,是黑龍江省重要的地市級博物館,也是全國重要的恐龍博物館之一。共展出生活在白堊紀和侏羅紀時期的大小恐龍化石骨架7具。

基本信息

概述

伊春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伊春小興安嶺恐龍博物館
始建於1998年,改建於2006年,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現有職工20人,接待了李瑞環、賈慶林、劉延東、張思卿、許嘉璐、蔣正華、韓啟德、周鐵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到館視察。結合形勢教育和重大紀念活動,舉辦各類臨時展覽70餘次,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內容

這些恐龍骨架大部分取自無嘉蔭縣龍骨山。嘉蔭縣龍骨山位於黑龍江中游右岸,因埋藏著大量的七千萬前古生物恐龍化石而得名,由此引起了各國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慕名考察觀光的中外學者、專家和遊客絡繹不絕。

榮譽記錄

先後榮獲了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全省十大優秀陳列展覽、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全市科普示範基地、全市環境教育基地、市級青年文明號、市級“三八”紅旗手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

擴建功能

2006年4月至10月,市政府投資對博物館重新改建布展,拓展了展示空間,最佳化了展示環境,增加了展示內容。由原來的5個基本陳列增加到8個。新增設了古生物化石展、地球與海洋生物科普展、第三、四紀古動物化石展。對原有的伊春歷史文物展、伊春抗日鬥爭史展、恐龍化石骨架展、恐龍科普知識展、機器模擬恐龍展,進行重新改建布展。展覽面積由1720平方米增加到2650平方米。新增設了自動語音講解系統、陳展內容導覽系統、與恐龍賽跑、恐龍知識問答、恐龍骨架拼圖多媒體設施、瀑布流水景觀、黑龍江兩岸風光景觀、東北最大寺廟明命寺微縮復原景觀、中共北滿省委密營復原景觀、抗戰老錢櫃復原景觀。這些設施通過與觀眾互動,使靜態的館藏展品,賦予了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動態語言,使觀眾的視覺、聽覺、觸覺得到全面感受。該館是一座科學性、藝術性和娛樂性相結合,集歷史文物、近現代革命文物與古生物化石於一體的綜合性地市級博物館,是向人民民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進行唯物史觀教育的生動課堂,是回顧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是發展先進文化,豐富民眾精神生活的藝術殿堂。[3]

地理位置

新興西大街1號。
公車1、3、5、7、8、10線水上公園站下車即到。[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