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

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

企業文化的三個同心圓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缺一不可,最關鍵的是做到三位一體。因為“魂文化”是根本,“法文化”是保證,“形文化”是基礎。有“魂”無“法”,“魂文化”不能實現,“形文化”沒有保證;有“法”無“魂”,“法文化”和“形文化”便沒有方向。只有“魂”“法”“形”相互結合,協調發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由加拿大學者佩格·紐豪熱、佩·本德和科可·斯特姆斯伯格提出,包括三個同心圓:內層圓、中層圓、外層圓。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構建了整個企業文化網路,把企業文化的觸角伸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流程和各個層級。

概念

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一切動力的源泉,其重要性已被絕大多數的現代企業認識到。中國企業掀起了一股企業文化建設熱,一些企業已經建立了專門的企業文化部,設立了企業大學、企業文化經理、企業文化專員等專門的組織和人員進行企業文化建設。但是,許多企業家和管理者對於本企業的文化建設及其成果並不滿意,中國企業文化建設最主要的痛點集中表現在:創意好,落地難;口號多,動作少;上面熱,底下冷;文化制度兩張皮等等,企業文化看起來很美、說起來很甜、做起來很難,最後往往成為紙上談兵,流於形式。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的內層圓是核心,它是以國家政治方針、行業政策企業價值觀為宗旨的理念文化層面,簡稱“魂文化”;中層圓是保證,它是以國際慣例、行業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規範為內容的承上啟下的制度文化層面,簡稱“法文化”;外層圓是基礎,它是以市場認同為目標的產品文化環境文化服務文化等看得見、摸得著的形象文化層面,簡稱“形文化”。

企業文化的三個同心圓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缺一不可,最關鍵的是做到三位一體。因為“魂文化”是根本,“法文化”是保證,“形文化”是基礎。有“魂”無“法”,“魂文化”不能實現,“形文化”沒有保證;有“法”無“魂”,“法文化”和“形文化”便沒有方向。只有“魂”“法”“形”相互結合,協調發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套用

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
同心圓模式沒有固定的內容,只有促進企業發展的才是最好的。不同性質和規模的企業應該賦予不同的內涵。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企業,我們就應創造什麼樣的企業文化。一般說來,法人結構的大中型企業應統一構建同心圓文化,特別是“魂文化”和“法文化”,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應著重構建“形文化”。如果一個分支機構規模較大,可以根據地域特點、人才情況和經營現狀,確定適合自己的同心圓模式。老字號的企業可以創新思維,新興的企業可以一步到位,小字號企業也有必要思考同心圓模式。無論什麼性質和規模的企業,總的思路是:

首先,圍繞內層圓“魂文化”,鑄造企業經營理念。理念是什麼?理念就是靈魂,就是一個企業的管理精髓。它是以國家政治方針、行業政策和企業價值觀為宗旨的理念文化層面,它兼容了國家的發展觀、企業的價值觀和員工的事業觀。企業理念體系是同心圓文化的核心內容,通常以企業精神、企業哲學、企業信條等來體現。比如,可將國有商業銀行的企業精神概括為:內求凝聚,外鑄品牌,人本經營,更優更強。內求凝聚即對內加強感情培育和精神激勵,提高凝聚力。外鑄品牌即對外統一規範,完善服務,鑄造精品形象。人本經營即抓住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重視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提高人的素質,以人為本管理銀行。更優更強即通過人本經營這個根本途徑,使服務質量更優,經濟實力更強。它是內在素質與外在形象的統一,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統一。

其次,圍繞中層圓“法文化”,構造企業制度體系。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場管理革命,這種變革既要正確的理念為先導,還須以“法文化”做保證。作為同心圓模式的關鍵環節,它是以國際慣例、行業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規範為內容的承上啟下的制度文化層面,對上體現著企業理念,對下制約著員工行為,對外平衡著企業與社會、與客戶的關係。為此,要建立與WTO接軌的經營機制、競爭機制、決策機制、人才機制、學習機制、淘汰機制等,以儘快形成現代企業制度。

第三,圍繞外層圓“形文化”,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猶如選擇雞蛋,無論蛋黃蛋清多么質好,人們總是通過觀察蛋殼衡量雞蛋的好壞。同理,無論“魂文化”“法文化”多么內涵豐富,客戶總是通過“形文化”評價企業的優劣。“形文化”是把精神變成物質、把制度變成行為,直接創造效益和財富的文化層面。但業務本身不是文化,貫穿業務之中的經營謀略、行銷策略、服務技巧等才是我們需要塑造的文化。麥當勞的成功啟示我們,客戶認可麥當勞的產品,首先是認可麥當勞的品牌。因此,兼有主導產品、優質服務、人才素質與企業實力等綜合功能的品牌形象,才是同心圓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同心圓模式的終極目的。

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構建了整個企業文化網路,把企業文化的觸角伸展到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流程和各個層級。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體系必須從企業中來到企業中去,經過企業管理經營的實踐檢驗,企業文化組織建設模型根據文化建設的經驗和創新的工作方法,使企業文化建設真正成為企業上下一致的行動,使企業精神、理念滲透落實到企業的各個層面,真正發揮企業文化的導向作用、凝聚作用、教化功能、輻射功能等作用,成為企業建立先進文化的基礎和保證。在此,建議在企業內部建立企業文化建設先導組,能夠更好地保證企業文化理念的貫徹和落實,使企業核心價值觀等理念快速地在企業員工中形成共識和認同。

經典案例

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
企業文化是研究企業生存、競爭、發展的人本管理科學。企業文化的同心圓模式,是企業走向現代化的產物,具有較強的指導性與操作性,可以為企業導入企業文化戰略提供一條捷徑。

2002年8月,工商銀行哈爾濱雷鋒儲蓄所曾運用同心圓模式進行創新,充分展示了品牌儲蓄所的鮮明特色。

第一、把雷鋒精神與工行理念結合起來,創新服務觀念。確定了“雷鋒形象永相伴,客戶需求記在心”的服務理念,叫響了“創雷鋒所、鑄雷鋒魂、走雷鋒路、做雷鋒人”的創業精神,唱響了“我們是雷鋒傳人”的雷鋒所之歌等。此為內層圓—“魂文化”。

第二、把傳統經驗與現代管理結合起來,創新服務機制。雷鋒所建立健全了集責任機制、培訓機制、考核機制和激勵機制為一體的管理體系。此為中層圓—“法文化”。

第三、把行銷產品與打造品牌結合起來,創新服務形象。在雷鋒所營業大廳,左邊設立了現金區、自助區和休息區,右邊設立了貴賓區、理財區和展覽區。6個專區互相聯繫,既不孤立地宣傳雷鋒,也不單純地行銷業務,而是通過“雷鋒文化”展現精品網點形象。此為外層圓—“形文化”。

雷鋒儲蓄所的同心圓文化創造了轟動效應,開業百餘天儲蓄存款猛增1.2億元,是去年同期的1.8倍,餘額突破12億人民幣,躍居全省工商銀行儲蓄所之首,中央電視台等20餘家媒體紛紛報導,引起轟動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