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外匯避險

ation ation ation

企業外匯避險

從事涉外業務的企業,還會面臨外匯風險。涉外企業對外匯風險的防範,越發重要。 外匯風險一般分為外匯交易風險外匯折算風險、經濟風險和國家風險。而外匯交易風險涉及的業務範圍廣泛,是企業應對比較頻繁的風險,也是涉外業務的企業主要防範的對象。它是指企業未了的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後,進行外匯交割清算時所出現的風險。這些債權、債務在匯率變動前已經發生,但在匯率變動後才清算。也就是說,企業在以外幣計價的交易中,由於交易發生日和結算日的匯率不一致,導致收入或支出發生變動的風險。

編輯本段Control Foreign Exchange Risk

Global corporates have exposure to the foreign exchange risk. A succesfull hedging strategy to control this risk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minimize its impact on the balance sheet. Thanks to a strong specific currency overlay know-how JW Partners supports corporates providing a disciplined dynamic approach which will neutralize such impact, preserving the profits of the industrial and/or commercial activity . INPUT DATA: Corporate governance policy and strategic targets Amounts and timing of the foreign currency cash flows and assets à trade and current account exposure Volatility of the Foreign Exchange rates

編輯本段風險的成因

匯率制度體系是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直接原因。固定匯率體制將風險給禁止掉了,而浮動匯率體制增加了未來貨幣走勢的不確定性,擴大了風險的敞口。我國當前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增加了收益與損失的不確定性,外匯交易風險敞口有所擴大。 外幣與本幣間的兌換,成為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先決條件。由於不同貨幣存在一定的價差,當貨幣間進行兌換時,資金將面臨收縮水的問題,增加了不可預測性,風險係數擴大。 時間因素是外匯交易風險產生的催化劑。企業賬款收付時間與最後清算日存在一定的跨度,時間跨度越大外匯風險波動的幅度越大,貨幣間的折算風險也就越大。俗話說得好,“夜長夢多”。因此,面對頻繁波動的外匯市場,企業最好縮短發生賬款的時間跨度,或事先鎖定匯率,以此來規避外匯風險。

編輯本段風險預警及防範

以下四個方面,可以為預測外匯交易風險引導方向。 一、貨幣走勢 假設,市場對美聯儲繼續實行緊縮貨幣政策的預期高漲,短期對美元走勢起到支撐作用。歐洲央行迫於全球通脹指標上升壓力,連續兩次提升基準利率。經濟的改善,增強了市場對歐洲央行進一步升息的預期,歐元存在潛在的上升壓力。日本定量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束,增加了市場對央行提升利率的預期。 針對當前的貨幣走勢,企業可以採取選擇有利的貨幣計價方式或提前收付款的形式,轉移因貨幣走勢而帶來的交易風險。提前收付匯包括提前付匯與提前收匯兩種,是一種資金轉移在時間上的再選擇。所謂提前付匯,是指企業本身持有未來將要貶值的貨幣資金,而將來要支付的債務卻是預期升值的貨幣資金,應儘早支付。所謂提前收匯,是指未來要收回的債務是預期將要貶值的貨幣資金,應儘早收回,以免因匯率的波動抵消應得的利潤。 雖然當前美元前景依然良好,但長期來看,上漲動能遠不如歐元。而日元將呈現被動的貨幣走勢,美元的強勢必將帶來日元的貶值。此時企業應儘可能以歐元作為結算幣種,適當減持美元資產,拋售日元資產。儘早收回日元債務,提前支付歐元資產。美國進口商與歐盟商人訂立了一個以日元計價,3個月後付款的貿易契約。假設在契約訂立後,歐元兌美元大幅升值,而且這種局面在半年之內不會得到改觀。這時,美國進口商就可以適當地提前用美元兌換成歐元付給歐盟商人。儘管這樣做,美國商人遭受些利息的損失,但和歐元大幅升值所要蒙受的損失相比,還是比較划算的。相反,對於美國出口商來說,他應該儘可能、合理地推遲收回歐元的時間,以便等待歐元升值帶來可觀的利潤。 二、企業自身 儘管外匯交易風險對企業來說並不陌生,但其應對風險的意識、能力大不相同。不恰當的避險措施,進一步擴大了風險係數。廣州一家玩具製造企業,去年2月向美國出口一批玩具。雙方協定以美元計價結算,6個月後收款。當時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基本維持在1∶8.21左右,出口100萬美元的貨物,能得到821萬元人民幣,預計淨盈利將達到10萬元人民幣。而7月21日央行進行人民幣匯率改革後,人民幣呈現升值狀態。該企業並未對此提高警惕,提前採取避險措施。結果到收款日時,美元兌人民幣變成了1∶8.04,此時100萬美元的貨物,只能換得804萬元的人民幣,淨損失17萬元。由原來盈利10萬元,變成虧損7萬元。 還有一些企業,則採取謹慎保守的態度,寧可多花成本,也不願多冒一點風險,將資金只局限於保值,錯過了很好的增值機會。義烏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提前預知了風險的存在,採取了簽短單、提高售價等自然規避風險的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外匯交易風險,但卻失去了簽長單、擴大銷售量而帶來的好處。 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豐厚的收益背後,隱藏著潛在的風險。深圳一家服裝公司,長期從事進出口貿易,有著很強的外匯風險規避意識。在規避外匯風險方面,往往採取激進的措施,大量資金投機於高風險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規避了外匯交易風險,但高收益背後隱藏的高風險,還是能令企業管理者睡不著覺的,一旦交易不成功,將面臨難以想像的損失。企業正確的做法是:採取主動規避風險的辦法,積極採取有效的措施,將風險和收益進行有效的組合,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最大化的收益。 三、國家的政策制度 人民幣未來波動區間以及可能政策上的調整,是企業關注的焦點。例如,央行官員表示,來年人民幣將基本持穩,不會有太大的波動。人民幣短期內將不會有太大的調整空間,企業可以將風險基本鎖定在當前水平上。但不應放鬆警惕,應隨時關注政府言論,提前做好防範風險的措施。 四、金融市場 匯率改革之後,銀行為了能幫助市場規避匯率風險,推出了一系列的外匯避險產品。但外匯交易風險的無界限、國際化,使企業在運用當前的避險工具上,還有些力不從心。

編輯本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交易風險

一、遠期外匯交易的合理利用 遠期外匯交易是指外匯買賣雙方簽訂契約,約定在將來一定的日期內,按預先約定匯率、幣種、金額、日期進行交割的外匯業務活動。這種契約是不可撤銷的,它是保障收益和現金流量的工具。 我國一家企業從英國購買了一套機械設備,該交易以英鎊計價,付款期是30天。如果在此期間英鎊相對於人民幣升值了,該中國企業就會遭受損失。然而,如果在進行交易談判時,我國企業同中國銀行簽訂一份遠期契約,根據確定的匯率在30天后購買這筆英鎊。這樣一來,就有效地鎖定了英鎊應付款的人民幣未來價值,從而消除了外匯風險。英鎊應付款的任何損失都會被遠期契約的相同收益所抵消。假定英國企業的交貨期為9月17日,遠期契約到期,這家中國企業根據事先確定的遠期匯率,從銀行購買100萬英鎊。我們通過以下的對比能清楚地看到,採用遠期保值後,購買100萬英鎊的人民幣實際成本和預計成本總是一致的。 雖然遠期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外匯交易風險,但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採用此方式進行交易之前,必須對未來匯率的走勢作出正確的判斷預期,否則實際的套期保值成本支出,可能高於不進行套期保值的成本,這對於進出口企業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避免這一弊端,可利用擇期外匯交易來迴避匯率風險。 二、擇期外匯交易的合理利用 擇期交易是指在成交後,客戶根據某一時間段任意選擇日期,按預定的匯率和金額進行交割的遠期外匯交易,它是一種可選擇交割日的遠期外匯買賣。由於銀行考慮到外匯的交割,可能是在最不利的情況下進行的,相應會提高企業的交易費用,因此,進出口公司在做擇期外匯交易時,應儘可能地縮短未來不確定時間,以減少成本,獲得更有利的遠期匯率。 擇期契約交易的便利,增加了企業的選擇餘地,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某日辦理交割。浙江一家鞋帽有限公司,2001年初同德國某公司簽訂了一份價值10萬歐元的鞋帽出口契約,以歐元作為計價貨幣。結算日為2001年6月10日,考慮到當時歐元走勢疲軟,這家企業在中國銀行做了一筆10萬歐元的遠期外匯交易,進行了匯率鎖定。在交易日與結算日之間的這段時期歐元一路下挫,公司挽回了幾十萬元人民幣的外匯損失。 三、互換交易的合理利用 互換交易是降低長期資金籌措成本,防範利率和匯率風險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主要分為貨幣互換與利率互換兩類。貨幣互換是運用最多的工具。貨幣互換是處在不同國家的兩家公司進行即期貨幣兌換,並在將來的某個日期再進行反方向的兌換,相當於一個即期外匯交易和一個遠期外匯交易的組合。貨幣交換的原理是充分利用比較優勢實現預期的目標,即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目前我國銀行已經開展了這項業務。 日本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有一筆日元貸款,金額為10億日元,期限為7年,利率為固定利率3.25%,付息日為每年的6月20日和12月20日。2003年12月20日提款,2010年12月20日到期歸還。公司提款之後,將日元換成美元,用於採購生產設備。產品出口得到的收入是美元收入,而沒有日元收入。2010年12月30日時,公司需要將美元兌換成日元還款,如果到時日元升值,美元貶值(相對於期初匯率而言),公司就要用更多的美元來買日元還款。由於生態科技公司的日元貸款在借、用、還上存在著不統一,就存在著匯率風險。為了控制匯率風險,公司決定與銀行做一筆貨幣調期交易。雙方規定,調期交易將於2003年12月29日生效,2010年12月30日到期,使用的匯率為USD1=JPY117,美元相應的利率為USD 6MLIBOR+0.85%。由於在期初與期末,生態科技公司與銀行均按照預先規定的匯率(USD1=JPY117)互換本金,並且在貸款期間只支付美元利息,而收入的日元利息正好用於還原日元貸款利息,從而完全避免了未來的匯率風險

編輯本段慎選避險工具

各種避險措施都存在著利弊,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的需要,慎重選擇避險工具。 首先,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則。規避外匯交易風險要付出相應的管理成本,成本的增加間接地擴大了由於風險而帶來的損失。因此,要精確核算管理成本、風險報酬、風險損失之間的關係。 其次,採取綜合考慮的原則。對於大多數涉外企業,在外匯交易、國際信貸、國際投資以及國際結算等許多經濟活動中,都面臨著外匯交易風險。企業應綜合全面考慮,儘可能通過抵消不同項目下暴露的貨幣資金,降低或消除外匯交易風險。 最後,採取策略多樣化的原則。防範外匯交易風險的方法多種多樣,達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企業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理的避險方案。時刻關注周圍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方法策略,使避險工具的運用達到最優的效果。 面對逐漸開放的外匯市場,企業在打理好自身的業務同時,還應時刻警惕市場潛伏的風險,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全面衡量在業務經營的各個環節中面臨的風險因素,合理規避外匯交易風險,以順應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的趨勢。

編輯本段企業避險的挫折

以前,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等眾多西方銀行與中國大陸企業達成了大筆的交易。這些企業希望管理它們因大宗商品價格、利率和匯率波動而產生的風險。 在兩起引發轟動後果的交易案例中,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因對賭澳元在去年虧損19億美元,中國旗艦航空公司中國國航(air china)因石油衍生品交易虧損11億美元。中信泰富是中國最大投資集團中信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 市場人士表示,在中國,有數以百計的公司像這兩家公司一樣,參與了與其對沖需求嚴重不匹配的交易。 與西方交易商簽訂的量身定做的交易開始讓中國公司出現巨額虧損。此後出現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到了2009年夏天,中國監管機構和本土銀行發出了強烈的反彈。 與歐美衍生品市場緩慢的改革步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監管機構在2009年,關閉了外資銀行從離岸部門向中國出售衍生品的主要通道,清理了投機性交易。這些措施不但對中國公司和外國銀行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及人民幣的國際化之路也同樣如此。

編輯本段企業外匯避險的參考資料

1. 卜繁聖,1992,運用外匯期貨對新台幣作交叉避險──ARIMA的實證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歷年中華民國台灣地區金融統計月報,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編印。 3. 王呈晃,1999,台股指數期貨避險績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4. 王惠中,1991,台灣股市弱式效率檢定與異質變異數模型之套用,淡江大學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5. 王儷容,1999,期貨學原理—個體策略與總體政策,民國88年,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 向碧盈,1995,外匯交易風險的避險策略-針對遠期外匯及期貨交叉避險之比較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7. 江文強,1996,股價指數期貨避險效果之研究,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8. 何憲章,2001,國際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印民國90年四版,新陸總經銷。 9. 吳玟儀,2002,外匯期貨之最適避險比率與避險效益分析,逢甲大學財務金融學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0. 吳青松,1996,多國籍企業管理:理論與實務,民國85年,二版,智勝總經銷。 11. 吳福財,2002,國軍外匯風險管理-外匯期貨及遠期外匯契約交叉避險策略分析,國防管理學院國防財務資源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2. 李子建,1994,以外幣及商品期貨交叉規避台幣/美元匯率風險之研究,輔仁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3. 李玉珍主編,外匯投資,民國83年6月出版,金錢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14. 李麗,外匯投資理財及風險─外匯操作的理論與實務,民國82年8月三版,三民書局。 15. 周志隆,1991,股票風險波動之研究—異質條件變異數分析法,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6. 周姿吟,2003,外匯期貨對亞洲匯市之動態避險分析,逢甲大學財務金融學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 林義祥,1998,基金避險與台股指數期貨-比較各計量模型之避險績效,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18. 林群雅,1996,台灣匯率風險規避策略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19. 林靖文,2001,最適公債期貨避險策略之實證研究,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財務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20. 洪皓凱,1998,台灣進口玉米價格與匯率之避險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1. 紀妤瑩,2001,多國籍企業外匯曝露之研究-台灣多國籍企業外匯曝露決定因素及外匯曝露不對稱性之實證,逢甲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2. 康信鴻、繆俊華,1998,“外匯期貨最適避險比例之實證研究”,管理學報,第15 卷第3 期,pp.419-453。 23. 張志鵬,2002,商業銀行外匯風險管理與外匯風險曝露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4. 張峻銘,1998,台股指數期貨避險之研究-時間數列模型與技術分析之套用,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5. 張峻銘,1998,台股指數期貨避險之研究—時間數列模型與技術分析之套用,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 張淑芳,1999,金融業與非金融業外匯風險管理及其策略差異性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27. 許廷儀,1996,企業廠商外匯避險之研究,成功大學企管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 陳信助,1997,摩根台股期貨避險效果之研究,台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 陳思穎,2000,中油公司進口原油價格與匯率之選擇性避險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0. 陳政德,1998,利用國外台股指數期貨避險最適避險比率及其績效之探討,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1. 陳麗如,1996,外匯期貨與期權避險績效評估,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2. 彭寅昌,1990,企業因應外匯風險風險策略之研究,中山大學企管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3. 曾榮健,2002,動態交叉避險之研究-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為例,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4. 黃景明,2003,台灣股價指數期貨最適避險策略之研究,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5. 黃麗蓉,1997,我國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策略之研究-個案公司之探索性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6. 楊珊蓉,2001,平均數-擴展吉尼係數架構下玉米期貨避險比率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37. 溫曜志,1999,以SIMEX 台股指數期貨規避台灣股價指數風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8. 董夢雲著,1997,外匯市場:衍生工具與風險管理,民國86,初版,華泰文化總經銷。 39. 路透社編著,施建明譯,外匯交易與貨幣市場入門,民國90年三刷,財訊出版社。 40. 劉孟宜,2001,新台幣匯率風險管理-外匯期貨及遠期外匯契約交叉避險效益分析,逢甲大學保險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41. 蔡永發,1995,台灣廠商外匯風險管理方式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2. 蔡佩玲,2001,黃豆進口及加工業者避險策略之選擇—GARCH模型之套用,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3. 鄭守傑,2000,外匯避險策略之評估,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44. 鄭秉穆,1998,股價指數期貨市場上的動態避險策略研究,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5. 盧惠盈,2002,期貨避險比率及績效分析-以外匯期貨為例,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46. 蕭勝全,2000,台灣上市公司外匯風險暴露因素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47. 賴昌作,1999,股價指數期貨之避險比率與避險效益,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未出版論文。 48. 繆俊華,1998,外匯期貨與外匯選擇權之最適避險比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49. 鍾柏婷,2003,動態變動相關係數下的外匯期貨之避險比例與績效,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50. 蘇雅芬,2003,台灣商業本票及美國國庫券利率期貨之動態避險分析,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 Adler, M. and B. Dumas, (1984) “Exposure to currency risk: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Financial Management, Vol.13, pp. 41-50. 2. Aggarwal, R. and A. L. DeMaskey, (1997) “Cross-Hedging Currency Risks in Asian Emerging Markets Using Derivatives in Major Currencies,” The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Vol.23, pp. 88-95. 3. Anderson, R. W. and J. P. Danthine, (1981) “Cross Hedg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89, No.6, pp. 1182-1196. 4. Bodnar, G.M., and W. M. Gentry, (1993) “Exchange Rate Exposure and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Evidence form Canada, Japan, and the US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Vol.12, pp. 29-45. 5. Bollerslev, T., (1986)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iticity,”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 31, pp. 307-327. 6. Bollerslev, T., (1988) “On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for the 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 Process,” Journal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Vol.9, pp. 121-131. 7. Bond, G. E., S. R. Thompson, and B. M. S. Lee, (1985) “Application of A Simplified Hedging Rule,”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7, pp. 65-72. 8. Brown, S. L., (1985) “A Reformulation of the Portfolio Model of Hedging,”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 67, pp. 508-512. 9. Chaoshin C., H. Ken, and I. N. Gladson, (2001) “The Impact of Market Liberalization on Firms' Exchange Rate Exposure,” Competitiveness Review, Indiana, Vol.11, pp. 40-52. 10. Chou, W. L., K. K. Fan, and F. L. Cheng, (1994) “Conventional Versus Error Correction Models in the Estimation of Hedge R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Convention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Taipei, Taiwan. 11. Diebold, F. X. and M. Nerlove, (1989) “The Dynamics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A Multivariate Latent Factor ARCH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trics, Vol. 4, pp. 1-21. 12. Dominguez, K. M. E. and L. L. Tesar, (2001) “A Re-examination of Exchange Rate Expos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May, pp. 1-9. 13. Eaker, M. R. and D. M. Grant, (1987) “Cross Hedging Foreign Currency Risk,” Journal of Internation Money and Finance, Vol.7, No.1, pp. 85-105. 14. Ederington, L. H., (1979) “The Hedging Performance of the New Futures Market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34, No.1, pp. 157-170. 15. Engle, R. F., (1982)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with Estimates of the Variance of U.K. Inflation,” Econometrica, Vol.50, pp. 987-1008. 16. Granger, C. W. J. and P. Newbold, (1974) “spurious Regressions in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2, pp. 111-120 17. Gray, R. W. and D. J. S. Rutledge, (1971) “The Economics of Commodity Futures Markets: A Survey,” Review of Marketing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39, No.4, pp. 57-108. 18. He, J. and L. Ng, (1998) “The Foreign Exchange Exposure of Japanes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53, No.2, pp. 733-753. 19. Heifner, R. G., (1972) “Optimal Hedging Levels and Hedging Effectiveness in Cattle Feeding,”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search, Vol. 24, pp. 25-35. 20. Hill, J. and T. Schneeweis, (1981) “A Note on the Hedg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Journal of Future Markets, Vol.1, No.4, pp. 659-664. 21. Howard, C. T. and L. J. D’Antonio, (1984) “A Risk Return Measure of Hedg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19, No.1, pp. 101-112.22. Hull,J, (2003)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 5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3. Hsin, C. W., J. Kuo., and C. F. Lee., (1994)“A New Measure to Compare the Hedging Effectiveness of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Versus Option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4, No.6, pp. 685-707. 24. Johnson, L. L., (1960) “The Theory of Hedging and Speculation in Commodity Futur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27, pp. 139-151. 25. Jorion, P., (1990) “The Exchange-Rate Exposure of U.S. Multinationals,” Journal of Business, Vol.63, pp. 331-345. 26. Junkus, J. C. and C. F. Lee, (1985) “Use of Three Stock Index Futures in Hedg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 5 No.2, pp. 231-237. 27. Kahl, K. H., (1983) “Determination of the Recommended Hedging Ratio,”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65, pp. 603-605. 28. Kolb, R. W., and J. Okunev, (1992)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xtended Mean-Gini Coefficient for Futures Hedging,”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2, No.2, pp. 177-186. 29. Koutmos, G. and A. Pericli, (1999) “Hedging GNMA Mortage-Backed Securities with T-Note Futures: Dynamic Versus Static Hedging,” Real Estate Economics, Vol.27, No.2, pp. 335-363. 30. Kroner, K. F., and J. Sultan,. (1993) “Time Varying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 Hedging with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28, pp. 535-551 31. Lindahl M., (1992) “Minimum Variance Hedge Ratios for Stock Index Futures: Duration and Expiration Effect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2, No.1, pp. 33-51. 32. Malliaris, A. G., and J. Urrutia, (1991) “The Impact of the Lengths of Estimation Periods and Hedging Horizon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Hedge: Evidence from Foreign Currency Future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1, pp. 271-289. 33. McNees, S. S., (1979) “The Forecasting Record for the 1970’s,”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pp. 33-53. 34. Myers, R. J.and S. R., Thompson (1989) “Generalized Optimal Hedge Ratio Esti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1, pp. 858-868. 35. Park, T. H, and L. N. Switzer, (1995) “Bivariate GARCH Estimation of the Optimal Hedge Ratios for Stock Index Futures: A Not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5, No.1, pp. 61-67. 36. Park, T. H. and L. H. Switzer, (1995) “Time-Varying Distributions and the Optimal Hedge Ratios for Stock Index Futures,”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Vol.5, No.3, pp. 131-137. 37. Schwert G. W., (1989) “Why Does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Change Over Time?” Journal of Finance, Vol.44, pp. 1115-1153. 38. Schwert, G. W., (1990) “Stock Volatility and the Crash of '87,”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Vol.3, pp. 77-102. 39. Sephton, P. S., (1993) “Hedging Wheat and Canola at the Winnipeg Commodity Exchange,”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 pp. 67-72. 40. Shalit, H. (1995), “Mean-Gini Hedging in Futures Market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5, No.6, pp. 617-635. 41. Stein, J. L., (1961)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pot and Futures Pric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 pp.1012-1025.42. Stoll, Hans R. and R. E. Whaley (1993) “Futures and Options Theory and Application,” South-Western. 43. Working, H., (1953) “Futures Trading and Hedg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43, pp. 314-343. 44. Working, H., (1962) “New Concepts Concerning Futures Markets and Pr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2, pp. 431-4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