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謙

任謙

任謙(1906-1985),甘肅渭源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他還為爭取蔣雲台、王治歧、魯大昌等原國民黨將領的起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是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簡歷

任謙,生於1906年,甘肅省渭源縣人。任謙同志自青年時期就有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遠在1926年至1928年他在愛國將領馮玉祥部受訓任職時,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響,成為北伐戰爭的積極參加者,隨部隊從河南一直打到山東。抗戰前夕,他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消極政策表示反對,曾積極聯合進步人士,支持中共領導的反蔣民主運動。1935年冬,任謙率部駐防渭源。紅軍長征進入甘肅途經該縣時,任謙部一個團主動撤出渭源,使紅軍得以順利通過。1938年冬,為防止日軍進犯大西北,任謙又協助中共甘肅工委以組織在鄉軍人進行抗日活動為名,在西蘭公路兩側建立了地下武裝力量。任謙又於1940年在家鄉渭源募兵3000人,組編為“抗日誌願兵團”,自任團長,開赴蘭州華林坪訓練,準備抗戰。這使駐蘭州的國民黨八戰區司令朱紹良和甘肅省政府主席谷正倫大為驚慌。他們害怕地方武裝危及自已的統治,更害怕象任謙這樣極有正義感,且在軍隊中很有影響的人拉起部隊和他們抗衡,便採用不給編制、不發軍餉的手段,以促其志願兵團動搖瓦解。為了弄清形勢,尋求出路,任謙與王教五、楊景周商定,派楊景周到西安求助於杜斌丞先生。

杜先生給他們指出:“要走共產黨的路,聯絡各方面人士”。在杜先生指導下,任兼積極開展了聯絡各方人士,進行民主宣傳等活動。此後抗日誌願兵團雖被解散,但其大多數成員以後都參加了甘南農民起義,一些骨幹成了這次農民起義的領導人,其中不少人在解放戰爭中先後入黨。

1941年和1942年,西北民主政團策劃在甘肅南部地區發動抗日反蔣武裝起義。任謙積極參與這一活動,協助西北民主政團負責人史鼎新、王教五、楊景周、劉餘生及以後的起義軍司令王仲甲進行了人員發動和籌集經費、槍彈等工作。甘南農民起義爆發前夕,為聯絡各方力量及籌集經費,任謙自甘肅趕赴四川重慶,並於1943年4月19日經民主政團同盟總部之章伯鈞、楊子恆聯絡在重慶小龍坎會見了中共中央的周恩來副主席。任謙同志詳細地向周恩來同志匯報了甘南農民起義的情況,並聆聽了周恩來同志的指示。任謙從重慶返回蘭州後,即向西北民主政團負責人王教五等傳達了周恩來同志的指示,並由王教五分派專人向起義軍領導人王德一、馬福善等作了傳達。

1944年秋,任謙同志被國民黨甘肅省政府委任為平涼保全副司令。周恩來副主席得知這一情況後,即寫信給中共中央社會部,將任謙同志的情況作了介紹,並要求轉告中共甘肅工委與任謙建立工作關係。1945年,經楊子恆等人介紹,任謙又由農工黨(第三黨)轉入中國民主同盟。在這一時期,任謙同志利用自己的公開身份,掩護肖煥章、吳建威、毛得功等一大批中共黨員和參加過甘南農民起義的民主進步人士。

1946年1月,中共甘肅工委派王效忠同志赴平涼與任謙同志取得了聯繫。隨後,甘肅工委又派高健君同志赴平涼,向任謙同志轉達了中共西北局對任謙同志的三點要求,即:一、儘可能地掩護中共在平涼的地下工作人員;二、向地下黨提供軍事情報;三、必要時可配合解放軍和中共游擊隊的軍事行動。高健君返回邊區時,任謙讓高鍵君帶他的兒子任釋海去延安學習。不久,甘肅工委又派陳超群到達平涼,以給任謙當秘書為掩護,進行聯絡工作。此後,在中共黨員的幫助下,任謙同志多次密謀舉行起義。

1946年秋,王震同志率三五九旅自中原突圍,可能經由平涼進入陝甘寧邊區。任謙聞訊後即擬於平涼四十里舖一帶相機舉行起義,帶一部分部隊隨三五九旅進入邊區。後因三五九旅未經過平涼,該計畫未能實現。1947年1月,任謙又在中共地下黨員王效忠、陳超然、劉餘生等人的幫助下,並經與肖煥章、高嵩山等磋商。制定了一個於l947年4月實行兵變起義,並在隴東隴南建立一支名叫“甘肅民主自衛軍”或叫“西北民主聯軍”的部隊的行動計畫,還決定由任謙同志任司令,中共隴東遊擊隊負責人高嵩山任副司令,組建六至十個縱隊。這一行動計畫曾由中共甘肅工委以電報轉告中共西北局,後西北局因考慮這一計畫過於龐犬,不易實現,且不符合中央當時的工作方針,未予批准。但由於此時民盟盟員周祥初(任謙的外甥)已調任平涼專員兼保全司令,對任謙的革命活動加以保護,中共地下組織乃在周祥初、任謙的掩護和協助下加強了在保全司令部和保全團隊中的工作,在中下層官兵中發展了一批黨員,如保全團的兩個中隊長楊松年劉良玉和任的副官胡漢三等,使平涼的保全司令部和保全團基本上為中共地下黨所控制。1947年8月,鑒於平涼城內只住著兩個保全分隊,城內倉庫中卻存有彈藥二百多噸,機、步槍可裝備兩個師,經與周祥初同志商議,任謙遂要求解放軍攻城,或派軍隊援助,他與周祥初組織起義部隊進入邊區。在準備工作緊張進行之際,因中共中央正著力進行華北、華中解放戰爭,馬步芳又令其子馬繼援率部隊一個師進駐平涼,該項起義計畫即告中止。

1948年5月初,人民解放軍於西府戰役後經崇信、靈台返回邊區,任謙又派人與解放軍接頭,並約定攻城計畫。後因解放軍未到平涼,未能實現。此後不久,任謙經中共甘肅工委負責人葛曼、張可夫、張友三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下旬,由於甘肅工委一幹部叛變,任謙同志身份暴露。6月8日,國民黨八十二師參謀長突然率領營防部隊包圍了平涼專員公署搜捕任謙。幸得周祥初同志從容鎮定,一面與敵巧妙周鏇,一面派通訊兵朱養鰲向任謙同志暗通訊息,任謙才得以化裝隱蔽。至6月12日,形勢稍有緩和,周祥初即派任謙同志的副官、地下黨員胡漢三暗送任謙出城,由地下黨在預定地點接應送往邊區。任謙同志到達延安後,協助楊明軒同志、進行了重建民盟西北總支部的工作,並擔任了民盟西北總支部工商部部長。

1949年8月,任謙隨人民解放軍西進大軍返回甘肅。1949年8月26日,蘭州獲得解放,任謙同志擔任了蘭州市軍管會副主任。其後,他又受彭德懷同志的委派前往岷縣,協助周祥初率所部約七千餘人成功地舉行了起義。與此同時,他還為爭取蔣雲台、王治歧、魯大昌等原國民黨將領的起義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全國解放以後,任謙同志又先後擔任過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西北大區民政部副部長,甘肅省副省長和民盟中央委員、民盟甘肅省委員會副主委等職務。1964年,任謙同志受到錯誤的處理,被撤銷甘肅省副省長和民盟中央委員、民盟甘肅省委員會副主委等職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於1979年撤銷了對任謙同志的錯誤處理,恢復了他的政治名譽,隨後任謙擔任了甘肅省政協副主席、陝西省副省長和陝西省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其民盟中央委員等職務亦同時恢復。任謙同志還曾任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85年6月19日,任謙同志因冠心病突然發作,搶救無效,不幸逝世,終年79歲。其後,中共陝西省委為任謙同志舉行了隆重的追悼犬會。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民盟中央、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統戰部等送了花圈,習仲勛、楊靜仁、汪鋒、楚圖南、費孝通等人發唁電唁函表示沉痛哀悼。中共陝西省委的悼詞高度評價了任謙同志從一名舊軍人到民主革命戰士,最後成為忠誠的共產主義者的一生。習仲勛、孫作賓同志專門寫了懷念任謙同志的文章,回憶並介紹了他一生的光輝歷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